资源简介 第二框 敬畏生命INCLUDEPICTURE"学习目标.TIF"INCLUDEPICTURE"F:\\2020秋上PDF\\6.5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学习目标.TIF"\MERGEFORMATINET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2.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INCLUDEPICTURE"教学重点.TIF"INCLUDEPICTURE"F:\\2020秋上PDF\\6.5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重点.TIF"\MERGEFORMATINET生命至上。INCLUDEPICTURE"教学难点.TIF"INCLUDEPICTURE"F:\\2020秋上PDF\\6.5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难点.TIF"\MERGEFORMATINET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INCLUDEPICTURE"教学方法.TIF"INCLUDEPICTURE"F:\\2020秋上PDF\\6.5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方法.TIF"\MERGEFORMATINET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INCLUDEPICTURE"F:\\2020秋上PDF\\6.5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过程.TIF"\MERGEFORMATINET(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图片和材料:INCLUDEPICTURE"F:\\2020秋上PDF\\6.5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Y7.TIF"\MERGEFORMATINET每年4月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每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人们庄重地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人们沉重地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提示:人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敬畏生命》。(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有时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__崇高__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__敬畏__的情怀。2.在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__高于一切__。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__同样重要__。4.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__尊重__、__关注__、__关怀__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5.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__内心的自愿选择__。(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一)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活动一:探究与分享(教材P94)思考:这场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二)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94~95)思考:1.查阅上面照片中人物的资料,分享他们的故事。2.国家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医师节”?3.这个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意义?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讨论。教师总结: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三)珍爱他人的生命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95)思考: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讨论。教师总结: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活动四:阅读感悟(教材P96)思考:你有何感想?学生:交流、讨论、谈感悟。教师总结: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活动五:探究与分享(教材P97)思考:1.上述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学生:交流、讨论、谈感受。教师总结: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活动六:相关链接(教材P97)引领学生阅读相关链接内容。学生:交流、讨论、谈感悟。教师总结: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活动七:拓展空间(教材P98)思考:请与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提示: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因此,是否有对生命的敬畏,会让我们有极大的不同。敬畏生命,才会珍视生命。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漠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教师总结:心存敬畏,会让我们珍惜、尊重、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只有对生命存有敬畏的情怀,才会勇敢地面对人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INCLUDEPICTURE"教学反思.TIF"INCLUDEPICTURE"F:\\2020秋上PDF\\6.5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反思.TIF"\MERGEFORMATINET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强调的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要求,教学设计上力求把教材精练、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生活化。整堂课设计以活动教学和讨论教学为主,强调让学生在活动和讨论中去探寻、体验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并且树立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活动设计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