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1 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必须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能利用灭火的原理,处理一些突发的燃烧失控情况。
(3)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燃烧为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燃烧失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辨证的认识燃烧,激发只有深入了解燃烧,才能使其为人类造福的意识。
(2)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教学难点: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播放一段录像:(1)神州五号飞船的发射升空放几幅画面
【提 问】看完短片和图片后,你对火有了怎样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提 问】怎样才能让火更好的为人类造福呢?引入新课。
【提 问】火是怎样产生的?
请你将知道的燃烧事例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物质的燃烧有何特征?
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




燃烧反应的特征:
【提 问】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请根据自己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交流与实验】交流以下问题(课本P89的交流与讨论的3个问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仪器和物品进行实验。
【提 问】针对问题3进行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点燃方式?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点燃方式不一样?
不同的点燃方式有同样的目的吗?(介绍着火点)
【师生整理】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的温度需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提 问】以上条件是否需同时满足,还是只需部分满足。
【演示实验】红磷和白磷燃烧的比较(可通过具体实验或实验录象来完成观察。)
【学生小结】必需同时具备。
【观察与思考】烧不坏的手帕
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原来浸透酒精的手帕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布置任务】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灭火的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成功的灭火?
【创设情景】播放四个片段,请同学们判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学生讨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灭火的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小 结】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
(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2)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将大量的冷却剂(如水、二氧化碳气体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学生阅读】灭火与自救
在不同的火灾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
应采取的措施
火势较小
火势较大
被困在火灾区时
【教师介绍】投影几种灭火器,并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课后小节与反思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同时具备)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需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2、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