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学 习 目 标 1.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学会运用类比、想象等方法获取的信息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有关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教法 选择 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3课时 教学 时数 第3课时 主备人 李春红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1、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不带电的原因 2、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质量关系如何? [引入新课]:原子很小但它是真实存在的,那它有没有质量呢?应该如何表示呢? [学习新课]:(投影)各种原子的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氢 1.670*10-27 氧 2.657*10-26 碳 1.993*10-26 铁 9.288*10-26 讲述: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使用都不方便,故采用相对原子质量。那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呢?一、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阅读课本p56内容,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讲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含义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投影各原子的质量 通过列举数字,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子质量书写、使用时的不便,从而更能理解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学生回答 温故知新 学生观察表格, 了解原子的质量非常小,使用都不方便,不用原子的真实质量的 学生看书,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教师讲解相对原子质量质量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 一个某原子的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Ar)= —————————— 一个碳原子质量(Kg)÷12 学生练习:运用这个式子,我们不妨来算上表中四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1)是原子的相对质量 (2)是一个比值 (3)单位是“1” 讲述:原子的质量由原子核决定,那么相对原子量的计算还有什么方法呢? (投影) 原子 质子子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 铁 26 30 26 56 归纳: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二、介绍课本62页和153查找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三、 课堂练习:课后练习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概念,推理出计算公式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对概念内涵解释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中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分析,找出规律,拓展思维,便于运用 讲解公式的推理过程 教会学生查找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通过计算公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学生分组根据氧,氢,碳,铁的原子质量计算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观察规律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第二种计算方法 学生学会查找 学生练习 作 业设 置 课本p58 第5、6题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