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

资源简介

学科
化学
年级/册
九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目标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原子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核外电子的排布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课题2原子的结构》中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难点。
由于教材内容从前两个单元的宏观物质直接过渡到第三单元的微观世界,内容较为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性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难点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非常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结构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性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微观模拟动画,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创设探知微观世界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依托“激发一探究一创新”的教学模式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面,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原子是怎样构成的?
答: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有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新课引入】
探究一: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观看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的模拟动画。
【讲解】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样的区域称为电子云(或电子层)。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分层排布(高速运动)
电子层数
:一






K
L
M
N
O
P
Q
电子能量
:低

离核距离
:近

【思考】能否用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
:(以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1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学生练习]
画出氧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个。
(2)电子先排满第一层,然后再往第二层上排,以此类推。(能量最低原理)

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只有一层最多不超过2个电子)
原子也不例外,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结构呢?
分析:氦、氖、氩原子结构示意图
3、【稳定结构】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这样的结构叫8电子稳定结构。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2电子也是稳定结构(如:
He)。
练习:请同学上黑板画出以下三组原子结构示意图(1)氦、氖、氩(2)氢氧氯(3)锂镁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寻找规律:
【合作与交流】
(1)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的特点?
(2)化学反应中,它们怎样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3)归纳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哪一部分?
4、原子的分类及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原子:最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思考: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小结: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即结构决定性质。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结
1、通过动画模拟知道了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通过同学们自己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掌握了原子结构示意图
3、归纳总结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