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学前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教学难点】物质间量的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图片导入]:(“神舟六号”升空图)火箭发射时,若火箭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尝试解答]: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假如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讨论]:(教师引导)说出解题思路,思维过程[教师点拨][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1、表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2、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试一试]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学生试着计算?(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学生讨论]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说出解题过程。课件展示解题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课件展示]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学生与老师一起完成。[强调格式]课件演示。[总结步骤]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5、列出比例式;6、解比例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简明地写出答语。[课件展示]随堂练习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中,表示了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展示][发现小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三个关键”。[作业]:1、6.2g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2、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要制得3.2g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板书设计】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理论依据:学方程解题步骤:[解](1)设未知量(2)写出方程式并配平(3)标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