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与社会课件(33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2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我与社会课件(33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2个)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
1.1我与社会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树立参与社会生活、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能力目标:明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与能力。3.知识目标: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重点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难点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自主预习题目: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
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5.
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几种请同学们自主预习,在课本上找出课件问题的相应答案,并在相应位置做好笔记。二、课件播放视频“中国24小时”,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感想,你觉得社会生活是怎样的呢?你的暑假生活是怎样度过的?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自主预习,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课件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笔记。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本课主题,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通过视频展示社会生活百态,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
一、感受社会生活课件展示不同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图片,教师讲解什么是社会。课件展示时事图片,教师讲解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课件展示李铭的生活片段,请同学们说说李铭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教师引导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教师讲解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课件播放视频“接种疫苗,共筑免疫长城”,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全民接种共同抗疫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教师讲解个人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课件展示马克思和亚里士多德的名人名言,教师提问两句名言说明了什么,教师讲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离不开社会。课件展示社会关系网络图,教师提问: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请同学们绘制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图。教师讲解几种不同的社会关系。课件展示不同关系,请同学们判断他们的社会关系是什么。请同学们进行课堂分享:(1)
简要阐述你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2)
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堂分享进行课堂探究及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教师讲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教师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观看课件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小练习课堂分享与课堂探究
帮助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认识社会的通过时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生能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离不开社会。
板书
1.1我与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1我与社会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
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
5.
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几种
新知导入
自主预习
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感想,你觉得社会生活是怎样的呢?你的暑假生活是怎样度过的?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感受社会生活
01
多彩的社会生活
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多彩的社会生活
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多彩的社会生活
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多彩的社会生活
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社会,即是由人与人形成的关系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运用你的经验
(1)李铭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
晨练观察
进入市场
参与活动
了解交流
(2)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社区活动
阅读报纸
互联网查询
1.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
①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新知讲解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02
观看视频,说说全民接种共同抗疫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思考:两句名言共同说明了什么?
点拨: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离不开社会。
我与社会
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
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老师
同学
妈妈
外婆
外公
社会关系网络图
血缘关系
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地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事、同学等。
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
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1.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1.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从北京回来陪爷爷奶奶一起过节。
2.中秋夜,小区里的老乡、邻居们共同举办赏月活动,庆祝中秋佳节。
3.工厂给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准备了月饼等礼物。
判断下列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课堂分享:
(1)
简要阐述你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2)
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合作探究
探究及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是子女;在老师的眼中,我们是学生;
在商场超市,我们是消费者: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
在景区里,我们是游客;……



司机
老师
医生
外公
外婆
同事
售票人员
客服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1 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下列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不恰当的是(
)
A.去农村体验劳动的艰辛
B.关在家里凭空想象
C.上网看新闻
D.参加夏令营活动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了解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式,依教材得知,B.关在家里凭空想象不是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B
课堂练习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依教材得知,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故①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2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
)
①不再关心国家发展
②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③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3 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眼中的小邻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
A.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B.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
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D.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地缘关系
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依教材得知,血缘关系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
、邻居等;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故正确答案为D。
材料:暑假期间,不少高校的校园广告栏上都贴出了五花八门的招工信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甚至是中学生参与到了暑期工的队伍里。与此同时,学生暑期兼职被骗的消息也时常见诸报端。对于学生参与暑期实践,大家观点不一,小明认为:“社会关系很复杂,我们要远离社会。”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
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假期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又要学会明辨是非,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1我与社会
一、感受社会生活
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课后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练习
选择题
1.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俄罗斯发现一位7岁“鸟孩”,他在家中被母亲当鸟儿一样饲养,母亲从不与他说话,使得这位男孩和小鸟一样只会唧唧喳喳地说话。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②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③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④“鸟孩”只会说鸟语,人可以脱离社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

A.“网眼”
B.“结点”
C.“障碍”
D.“中心点”
3.生活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朋友的知己;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

A.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很简单明了
B.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C.血缘关系比业缘关系更为重要
D.社会进步与个人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
4.小刚是爷爷奶奶的孙子,爸爸妈妈的儿子,某中学八一班的学生,班上的体育委员,小丽的同桌。小刚的多种身份表明


①人的身份通过社会关系确定
②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社会可以为个人提供物质支持
③社会关系复杂多变,个人可以远离社会生活
④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学习《我与社会》一框时,八年级(1)班的同学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该小组中观点正确的同学是(  )
A.小明:鲁滨逊的故事说明个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社会
B.小华:“狼孩”的故事说明人在狼群中也能完成社会化
C.小芳:宇航员在太空中独立生存,说明个人也能离开社会
D.小林:我喜欢独处,感觉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没什么关系
6.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中有许多“90后”和“00后”的身影。穿上防护服,
他们便扛起了医护的重担;走出医院,他们也还只是父母的孩子……这表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C.每个人都没有身份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具有不同的身份
7.八年级学生小明将自己的社会关系按建立的基础进行了归类,其中建立基础不一致的是(

A.我与爷爷是祖孙关系,我与小莉是同桌关系
B.我与妈妈是母子关系,我与哥哥是兄弟关系
C.我与小军是邻居关系,我与李阿姨是同乡关系
D.我与小红是同学关系,我和张老师是师生关系
8.“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下列观点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A.
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B.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应积极融入社会
C.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
我们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丰富的感受
9.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你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这说明了
①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生活在社会这张“大网”上。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②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③我们学生只有一个身份
④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简答题
1.情境一:2020年5月上午,鲁宁和妈妈在家通过电视观看了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直播。了解了2018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知晓了2021年我国总体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
情境二:今年署假期间小明参加夏令营,到济宁某知名农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声场经营情况。
(1)鲁宁和小明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除了以上方式,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
(2)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即可)
2.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护林员发现了一个吃狼奶长大的女孩劳拉。这个8岁的女孩用四肢爬行,用狼的语言在狼群里尽情“交谈”。小劳拉后来被送到美国心理改造中心。经过18个年头的艰苦训练和学习,劳拉才逐步恢复人性,最终还上了大学。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BBBA
6-10
DABBC
简答题
1.(1)鲁宁是通过看电视新闻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小明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还可以通过看报纸、上网、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链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