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过透镜看世界 【教学目标】 (1)知道望远镜、显微镜是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的。 (2)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利用凸透镜自行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两个动手操作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并正确指导学生完成这两个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凹透镜、凸透镜、光具座、食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故事导入。 嫦娥深居广寒宫,她的美丽与孤独总令我们羡慕和同情,但这始终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因为科学家已经利用某种仪器把月亮看得清清楚楚,上面尽是些石头,根本没有任何生命,更没有嫦娥与广寒宫。那同学们知道科学家用的是什么仪器吗? 回答:望远镜。 二、小实验。 1608年,两个孩子无意中将两个透镜组合在一起,发现看远处的东西非常清楚,谁知这竟然是一个伟大发明的开始,接下来同学们利用课桌上的器材,想方设法看清我手掌上写着什么秘密(“恭喜你,自制望远镜成功”)。 学生动手。(加以指导:光轴共线) 三、望远镜。 (一)主要针对以下问题: 1.一个凸透镜放大效果如何? 2.两个凸透镜叠加放大效果是否更好? 3.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的搭配放大效果如何? 4.透镜间的距离改变,效果是否会变? 5.多个透镜组合效果如何? 注意:望远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看,为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动手做”活动。 四、展望遥远的宇宙空间。 展示宇宙空间图片及不同种类的望远镜,在学生看完众多不可思议的图片之后,只需思考一个简单问题:望远镜的“望远”功能其实就是透镜的_______功能。 回答:放大。 五、显微镜。 让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器材,看看一粒食盐的形状。 提问: 1.此时你组成的仪器与生物实验室的哪种仪器类似? 2.显微镜的“显微”功能其实就是透镜的_______功能。 回答:正方体。 学生回答: 显微镜; 放大。 六、奇异的微观世界。 展示微观世界图片。 提问:有些东西用肉眼根本看不见,是因为它们太_____了。而在显微镜下却显露无遗,那是因为显微镜具有_____功能。 回答:小;放大。 七、随堂练习。 (一)显微镜与望远镜有什么不同用途? (二)显微镜与望远镜有什么共同特点? 等等。 八、课堂小结。 (一)显微镜与望远镜的用途。 (二)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共同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