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5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选题(2021·广东)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河道流量超过15000m /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由图1可知,当流量从14278m /s降至6888m /s时,该河段(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2.根据图2,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答案】1.A2.A【知识点】河流地貌【解析】【点评】河流对地貌的影响1.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由1.0m/s降到0.1m/s,大幅度减少,而深槽区流速大致由1.4m/s降到1.0m/s左右,降幅较小,且降后流速仍然较快。因此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后,该河段在深槽区仍以侵蚀作用为主,而边滩体则由以侵蚀作用为主,变为以堆积作用为主,边滩体面积扩大,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根据上题的分析,导致边滩体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汛期的侵蚀作用和枯水期的堆积作用。侵蚀作用加强是长江中游边滩体萎缩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应该从堆积作用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后,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2020·浙江选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 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1)D(2)C【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块构造学说;外力作用【解析】【分析】(1)雅鲁藏布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亚欧板块抬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②④正确。D正确。位于板块挤压处,不是板块张裂处,此地风力侵蚀较弱,不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①③错误。故答案为:D。(2)印度低压中心位置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甲山地南坡1100米以下不是印度低压,A错误。大陆西岸40°-60°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B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遇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此地位于热带地区,因此形成了热带季雨林,C正确。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流水作用于地貌(2019·全国Ⅰ卷)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涞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4.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5.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景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案】4.D5.C6.C【知识点】河流地貌【解析】【点评】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4.由图可知,图中是黄河的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黄河含沙量大,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季节变化大。D符合题意。5.由图可知,图中河段的中段上游有汾河注入,河流水量较大,侵蚀作用较强,中段摆动范围应该较大,因此其影响因素不是①②,目前其摆动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两岸地貌和岩性的影响造成的(如峡谷地貌约束,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C符合题意。6.由题可知,流量和含沙量均增大,所以导致黄河小北干流水位上升,对上游的顶托作用增强,淤积增强。C符合题意。7.(2018·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小题。(1)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答案】(1)D(2)A【知识点】内力作用【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综合应用。通过图例读出地貌岩石的差异,图示显示出河流阶地的特征和组成物的不同,推知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的,根据地貌形态结合所学分析出图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解答关键。(1)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选D。(2)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C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1)D (2)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岩石性质不同地表形态的差异,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8.(2018·全国Ⅲ卷)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答案】(1)A(2)C(3)D【知识点】内力作用【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贝加尔湖的成因。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属构造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故选A。(2)本题考查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加大的原因。根据贝加尔湖面没有变化,说明湖盆在加深。关系C。(3)本题考查贝加尔湖水更新缓慢的原因。由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大,纬度高,水温低,湖面面积小,蒸发量小。故选D。故答案为:(1)A (2)C (3)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难度较大。二、综合题9.(2020·北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莱州湾蕴藏着石油资源。原油可选择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2)在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中任选其一,评价该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答案】(1)湾口宽度不断变窄。众多河流尤其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泥沙堆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海水变浅,湾口宽度不断变窄(2)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损耗小等。但投资大,灵活性差等。 或水路运输投资少,成本低等。但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莱州湾周边有众多河流注入,且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众多河流以及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所以该区域泥沙沉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海水逐渐变浅,莱州湾宽度不断变窄。(2)本题主要考查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①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运输来运输原油,运输途中损耗小,且连续性强,但需要铺设管道设施,投资大,且运输的灵活性差。②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运费相对较低,投资相对较小,成本较低,但受航道水文状况以及区域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连续性较差。【点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铁路造价高,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长途运输的货物。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大量流体货物。10.(2020·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290 5800(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案】(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2)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3)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4)地形为低平原,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外力作用;非洲【解析】【分析】(1)“水塔”一是水量大,为尼日尔河提供的补给水源多,二是地势高。读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且该区域尼日尔河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为尼日尔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补给;其次,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地势高,是尼日尔河的发源地,所以被称为尼日尔河的“水塔”。(2)读表可知,根据马西纳和迪雷水文站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数据的变化可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内陆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有利于泥沙的沉积;同时,河湖较多,内陆三角洲面积较大,年降水量相对减少,蒸发量增加,且由于流速减慢,下渗增多,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减少。另外,由于河湖多,内陆三角洲对河流的调节能力强,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3)根据表1信息可知,自迪雷~洛科贾,河流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4)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为低平原(地形);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的分布可知,河口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区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气候、植被);该区域河网密布,径流量大,含沙量大(根据奥尼查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水文)。【点评】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从三个方面把握河流的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2)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3)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词),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流水作用与地貌11.(2017·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发展的异同【解析】【分析】(1)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角度分析。据图可知,匈牙利境内大半范围为东部的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西部为山脉和巴兰尼亚丘陵;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据图和图例可知,巴拉顿湖周边为断块山,所以该湖泊的形成应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即地壳下沉雨水汇集而成湖泊。(3)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合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4)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即匈牙利的西北部。据材料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由此推断,该地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同时据图可知,汽车工业分布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国内外市场广阔。1 / 1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5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选题(2021·广东)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河道流量超过15000m /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由图1可知,当流量从14278m /s降至6888m /s时,该河段(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2.根据图2,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3.(2020·浙江选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 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019·全国Ⅰ卷)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涞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4.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5.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景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7.(2018·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小题。(1)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8.(2018·全国Ⅲ卷)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二、综合题9.(2020·北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莱州湾蕴藏着石油资源。原油可选择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2)在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中任选其一,评价该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10.(2020·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材料二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290 5800(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1.(2017·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A【知识点】河流地貌【解析】【点评】河流对地貌的影响1.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由1.0m/s降到0.1m/s,大幅度减少,而深槽区流速大致由1.4m/s降到1.0m/s左右,降幅较小,且降后流速仍然较快。因此当流量从14278m3/s降至6888m3/s后,该河段在深槽区仍以侵蚀作用为主,而边滩体则由以侵蚀作用为主,变为以堆积作用为主,边滩体面积扩大,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根据上题的分析,导致边滩体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汛期的侵蚀作用和枯水期的堆积作用。侵蚀作用加强是长江中游边滩体萎缩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应该从堆积作用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后,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答案】(1)D(2)C【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板块构造学说;外力作用【解析】【分析】(1)雅鲁藏布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亚欧板块抬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②④正确。D正确。位于板块挤压处,不是板块张裂处,此地风力侵蚀较弱,不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①③错误。故答案为:D。(2)印度低压中心位置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甲山地南坡1100米以下不是印度低压,A错误。大陆西岸40°-60°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B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遇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此地位于热带地区,因此形成了热带季雨林,C正确。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流水作用于地貌【答案】4.D5.C6.C【知识点】河流地貌【解析】【点评】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4.由图可知,图中是黄河的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黄河含沙量大,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季节变化大。D符合题意。5.由图可知,图中河段的中段上游有汾河注入,河流水量较大,侵蚀作用较强,中段摆动范围应该较大,因此其影响因素不是①②,目前其摆动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两岸地貌和岩性的影响造成的(如峡谷地貌约束,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C符合题意。6.由题可知,流量和含沙量均增大,所以导致黄河小北干流水位上升,对上游的顶托作用增强,淤积增强。C符合题意。7.【答案】(1)D(2)A【知识点】内力作用【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综合应用。通过图例读出地貌岩石的差异,图示显示出河流阶地的特征和组成物的不同,推知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的,根据地貌形态结合所学分析出图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解答关键。(1)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选D。(2)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C错误,A正确。故答案为:(1)D (2)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岩石性质不同地表形态的差异,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8.【答案】(1)A(2)C(3)D【知识点】内力作用【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贝加尔湖的成因。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属构造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故选A。(2)本题考查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加大的原因。根据贝加尔湖面没有变化,说明湖盆在加深。关系C。(3)本题考查贝加尔湖水更新缓慢的原因。由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大,纬度高,水温低,湖面面积小,蒸发量小。故选D。故答案为:(1)A (2)C (3)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难度较大。9.【答案】(1)湾口宽度不断变窄。众多河流尤其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泥沙堆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海水变浅,湾口宽度不断变窄(2)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损耗小等。但投资大,灵活性差等。 或水路运输投资少,成本低等。但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莱州湾周边有众多河流注入,且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众多河流以及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所以该区域泥沙沉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海水逐渐变浅,莱州湾宽度不断变窄。(2)本题主要考查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①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运输来运输原油,运输途中损耗小,且连续性强,但需要铺设管道设施,投资大,且运输的灵活性差。②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运费相对较低,投资相对较小,成本较低,但受航道水文状况以及区域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连续性较差。【点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铁路造价高,占地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长途运输的货物。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管道运输: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大量流体货物。10.【答案】(1)年降水量大;地势高;流域面积较大(2)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3)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4)地形为低平原,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径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外力作用;非洲【解析】【分析】(1)“水塔”一是水量大,为尼日尔河提供的补给水源多,二是地势高。读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且该区域尼日尔河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为尼日尔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补给;其次,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地势高,是尼日尔河的发源地,所以被称为尼日尔河的“水塔”。(2)读表可知,根据马西纳和迪雷水文站年径流量以及年输沙量数据的变化可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内陆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有利于泥沙的沉积;同时,河湖较多,内陆三角洲面积较大,年降水量相对减少,蒸发量增加,且由于流速减慢,下渗增多,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减少。另外,由于河湖多,内陆三角洲对河流的调节能力强,所以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后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3)根据表1信息可知,自迪雷~洛科贾,河流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4)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为低平原(地形);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的分布可知,河口三角洲地区降水丰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区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气候、植被);该区域河网密布,径流量大,含沙量大(根据奥尼查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水文)。【点评】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从三个方面把握河流的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2)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3)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2.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词),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流水作用与地貌11.【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发展的异同【解析】【分析】(1)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角度分析。据图可知,匈牙利境内大半范围为东部的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西部为山脉和巴兰尼亚丘陵;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据图和图例可知,巴拉顿湖周边为断块山,所以该湖泊的形成应从内力作用角度分析,即地壳下沉雨水汇集而成湖泊。(3)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合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而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4)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以杰尔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即匈牙利的西北部。据材料可知,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且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由此推断,该地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工业集聚效应好,规模效益大。同时据图可知,汽车工业分布城市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通过,便于运输,国内外市场广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5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生版).docx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15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