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等效电路 节数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进一步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了解等效电路的电阻。 经历等效电阻和等效电路的探究过程,学习等效的物理方法。 3、体验探究的快乐及科学方法的魅力。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理解等效电路。 难点: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猜想和推导。 教学过程(通案) 教学过程(个案) 复习旧知: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情景导入: 我的电脑有一个10欧的电阻坏了,可手头只有两个5欧的电阻,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探究新知: 一、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R=R1+R2 二、理性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指导学生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自己推导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台展示。 R=U/I=U1/I+U2/I=R1+R2 归纳小结: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个串联电阻之和。 R=R1+R2 看图思考: 能从图中直观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于各串联电阻吗?为什么? 相当于延长了导体的长度。 请同学参照下图对并联电路的电阻提出猜想: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提出猜想: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小于每一个电阻。(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三、理性推导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教师讲解: I=I1+I2 U/R=U/R1+U/R2 1/R=1/R1+1/R2 师生小结: 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 四、等效电路 学生阅读,教师讲解。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种方法。 巩固新知: 例题: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0欧,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伏。如果我们只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我们需要串联还是并联一个电阻?电阻为多大? 解:要串联一个电阻。 串联电阻分去的电压为: U2=U-U1=6V-2.5V=3.5V 电路中的电流为: I=U1/R1=2.5V/10=0.25A 要串联的电阻为: R2=U2/I=3.5V/0.25A=14 当堂检测:同步练习1——5 课 后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