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 电功——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电功 课时 课型 活动、探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功的含义,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与U、I、t有关。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及常见的做功形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用电能表来测量。理解焦耳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电功电流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学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严谨的学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de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知道电功及其单位,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理解焦耳定律。 难点 理解焦耳定律。 “学、导、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个性教学设计 引入: 学生复习:什么叫机械做功?机械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电流作功(电动机做功)。 学生对比这两种做功方式的共同点: 二.新课: 1.学生自学教材P90页。 2.导:让学生说出电功的定义,分析电功的实质 。举出各种电流作功的形式。 3.让学生猜想电流做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电流做功的大小与U、I、t 的关系 ①实验方法: ②实验设计:A .W与U的关系;B.W与I的关系;C.W与t的关系 ③演示实验: A.W与U的关系;B.W与I的关系;C.W与t的关系。 5.导:让学生得出电功的公式:W=UIt 和单位 6.展示例1:已知灯泡的电阻为10欧,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伏。求1分钟内电流对灯泡所作的功。学生练习,交流。 7.引 :电流做功的多少可否用仪器测量?让学生自学教材91页。 8.教师演示电能表,让学生说出它的作用,使用方法。 9.教师点评,归纳电功的单位。 三、课内练习 1.学生课内练习发展空间1、2题; 2.学生交流展示; 3.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外作业:练习题(第一课时完)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什么叫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2.什么叫电流的热效应? 3..电流的热效应是最普遍的电现象。 二. 新课: 1.导: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生讨论:Q可能与I、R、t有关。 3.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方案:A.Q与R的关系;B.Q与I的关系;C.Q与t的关系。最后归纳出一种方案。 4.演示实验:A.Q与R的关系;B.Q与I的关系;C.Q与t的关系 5.导: ①让学生得出焦耳定律。 ②理解焦耳定律的意义: ③学生练习:R1=10欧,R2=30欧,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4伏的电路中,通电1分钟。求电流通过R1和R2分别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如果将R1和R2并联接入原电路通电1分钟。求电流通过R1和R2分别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④教师归纳焦耳定律的意义。 6.引:电流的热效应有利还是有害?学生自学教材93页,讨论电热的利与害。 7.导:电热的利用 ①电热器的结构:电热器的主要结构是发热体。 ②原理:它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并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体上构成。 ③说出生活中各种电热器应用。 8.导:电热的防止 ①从焦耳定律的原理分析:减小导体的电阻。 ②使用散热器,散热孔,散热风扇。增大散热面积等。 9.本节小结。 三.学生练习:(见后) 四.学生作业:练习册 教 学 流 程 复习铺垫→引入→学生活动→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评→┑ 学生讨论→学生展示→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归纳总结关于密度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学生课内练习巩固→教师讲评强化结论→学生课外练习。 教板学书技设 术计 第七章 第一节电功 1电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 3电功的大小与UIt的关系 ①方法 ②方案 ③实验 7电热的多少与IRt的关系 ④结论 8焦耳定律 4电功的公式 9电热的利用 5单位 10电热的防止 6电流的热效应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