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电磁感应现象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现象 课时 1 时间 教材 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学的初步知识和电流能够产生磁场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电与磁的重点,同时也是电磁学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加深对电能生磁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对电磁学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以后有关电磁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电磁感应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情 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 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前提条件从知识角度看是: (1)知道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 (2)了解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分布; (3)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 从能力角度看是: (1)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主要的先决条件), (3)具有一定的识图、连接实物电路的技能。。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②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及磁场的方向有关。 ③知道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如何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探究“磁生电”的过程,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生平,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 重点 磁如何产生电。 电磁感应实验的设计方案。 难点 电磁感应实验的设计方案。 环节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一、引入 (2分钟) 放幻灯片,自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生磁”之后,有很多科学家和学者采用逆向思维,电能生磁,反过来磁能否生电呢?历经10年的艰辛探索后,终于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概括出了“磁生电”的条件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法拉第的历程,看看哪些同学们有法拉第一样的坚强的毅力和聪明的头脑。 学生观看,思索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25分钟) 讨论 交流 合作 探究 探究活动一:磁如何生电? 请同学们说一说磁生电需要哪些器材? 学生回答 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灵敏电流计的使用方法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相似,双量程,红色接线柱为正接线柱,黑色接线柱为负接线柱,接线时请接G0量程 学生观察电流计 提醒学生正确连接电表 下面请同学们尝试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磁怎样生电” 请几个小组汇报实验器材的组装及看到的现象,说明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放映课件,让学生按步骤记录实验现象: 磁体 导体 电流计的偏转 不动 静止 不偏转 竖放运动 不偏转 平放运动 偏转 斜放运动 偏转 上下运动 不偏转 前后运动 不偏转 左右运动 偏转 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展示成果 体会科学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动脑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磁生电的条件: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2.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结论 体会科学探究环节,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在得出结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两个对比实验: 1.将电路中的开关断开,让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将磁体拿开,让导体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运动。(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回答 加深学生对产生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理解。 电磁感应及感应电流的定义 师生共同说 学生回答 加深学生印象、便于记忆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看幻灯片演示,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的结论。 生总结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现象发现规律的能力 若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的方向同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将如何?(不变) 学生回答 继续设疑把这部分知识深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磁感应现象中能的转化: 消耗了 得到了 机械能———— 电能 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专门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发电机,是由法拉第发明的。 发电机的结构是有定子和转子组成 原理:电磁感应 放映幻灯片解说发电机的工作过程 描述交变电流和频率的概念 学生观看幻灯片 认识、了解发电机 我国电网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思考:我国电网的交流电的周期是_____s. 每1个周期电流方向变化 ________次。 1s内电流方向变化_______次。 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2分钟) 播放幻灯片 学生观看 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达标检测 (3分钟) PPT展示习题,当堂训练 学生思考回答 检测教学效果 十、自我反思与评价 《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反思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感应学习的第一节课,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上一堂好课真的不容易,由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限,留下了不少遗憾。先反思如下: 1、在整堂课中充分调动了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沟通,在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发现、讨论、交流、评价的学习活动中,能使学生体验探索自然界的艰辛与喜悦,能使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勇于修整错误。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法拉第进行实验探究的艰辛历程的介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学生获取知识比较分散、参差不齐,须通过教师的导向、点评、规范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4、对于这堂课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这方面还不够理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争取更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