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具准备 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茶丸、挂图、烧杯、热水等。 新课引入 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 学生们思考、讨论。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升华 1.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24,启发学生思考: 下列的生活现象同学们观察过没有? (1)放入衣箱里的樟脑球会慢慢变小 (2)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3)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4)冬天窗户上有冰花 思考一下,它们都到哪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出做实验验证猜想。 2.进行试验 让各小组按照教材图1-25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玻璃瓶与烧杯密封要严,由于碘蒸气有毒性,碘蒸气溢出来,会对学生造成一定伤害。 引导学生观察:(1)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 学生回答: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有紫色的气体.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 教师总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并重新解释教材图1-24的现象。 知识点二 凝华 1.完成上面的试验后,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和交流。 2.学生小组总结:紫色的气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态.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 3.仿照升华的定义,让学生自己说出凝华的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并解释教材图1-26所示的现象。 5.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我们知道熔化和汽化需要吸热,凝固和液化要放热,那么升华和凝华呢? 各小组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后回答: 升华需要吸热,因为做实验时我们加热了,凝华是放热,因为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出现了固态碘。 知识点三 六种物态变化 本节课最后可利用方框图(如图所示),让学生总结六种物态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并从中体会六种物态变化的美妙与和谐。 板书设计 1.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注意了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训练。另外,还通过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关心环境的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