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渝中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渝中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和Ⅱ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上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在总结过渡时期经济建设经验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周恩来提出“既要重工业,又要人民”,工农业要“两条腿走路”。这些认识()
A. 加快了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和分配结构调整
B. 推动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C. 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
D. 防止了“左”倾错误干扰经济建设
二战后的一些国际会议及其通过的文件
会议
通过的文件
内容节选
1955年万隆会议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1957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
《国家间和平与善邻关系》
互相尊重,互利,互不侵犯,尊重彼此之主权、平等、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彼此内政……
1974年5月1日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
《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各国主权平等,所有人民自决,不得使用武力夺取领土,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
据上表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得到了世界主要大国的普遍认同 B. 直接推动中国制定了不结盟政策
C. 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促进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提出,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该规定旨在
A. 巩固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 B.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地位
C.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962年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大力压缩重工业战线。这一措施意在
1960年
1962年
基本建设投资
388.69亿元
71.26亿元
大中型工业项目
1500个
1000个
工业总产值
950亿
880亿
A. 改善国民经济结构 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D. 改变所有制的结构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70年来,我们秉持求同存异精神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两岸关系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政治基础是( )
A. “和平统一”的方针 B. “求同存异”的精神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一个中国”的原则
有学者把1992年前的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78年到1984年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从1984到1989年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和从1989年到1991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纵观三个阶段的改革开放进程,探讨的关键性问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包产到户是否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
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 从学习模仿走别人的路到开辟自己的路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有直接逻辑关系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
伟大构想
中国恢复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
B.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已经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D.
2003年, 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A. A B. B C. C D. D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作为全球经济合作重要平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共赢。这表明()
①当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②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已经动摇
③第三世界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有学者在谈到雅典民主制时指出,当古罗马发展到罗马帝国后,民主制就为元首制、帝制所取代,而近代西方大国则创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意在强调雅典民主()
A. 开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 B. 适用于小国寡民式城邦制度
C. 是狭隘的男性公民的民主 D. 对后世西方政治的影响有限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 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 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 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的、小亚细亚的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A. 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
B. 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
C. 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
D. 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厨师。这种现象会导致()
A. 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 B. 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
C. 罗马的法治得到完善 D. 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93年,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随后,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废止奥运会;426年,狄奥多西二世以基督教的名义,放火烧毁了奥林匹克的部分建筑。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体育竞争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B. 奥运理念与基督教教旨相悖
C. 社会矛盾尖锐致使难以举办 D.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政治冲击
西欧城市兴起后,为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选择了支持封建王权,而封建王权则赐给城市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城市与封建王权的这一关系明显地体现了双方()
A. 共同镇压无产阶级 B. 合作复兴古典文化
C. 互相支持,反对教会 D. 共同反对君主专制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A.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 庄园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除了规定伊斯兰教的教义外,《古兰经》还对虔诚徒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风俗和卫生、结婚和离婚、商业和政治、犯罪及惩罚、和平与战争予以指导。因此()
A. 伊斯兰教国家的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有严格区分
B. 伊斯兰教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社会法规
C. 穆罕默德是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最高统治者
D. 所有阿拉伯人都要接受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的指导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
A. 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B. 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 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 D. 王室积极谋求中日国家对等关系
一位周游过廷巴克图的历史学家写道“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医生、法官、教士和其它有学问的人,这种储备是靠国王慷慨地支付种种费用来维持。在这里,潜水员捞上来的巴巴里(埃及以西的北非伊斯兰教地区)的手稿和书籍,能卖出比其他任何商品都高的价钱”。这一记载表明()
①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②帝国的行政管理井然有序
③西非国家对外贸易比较发达??? ????④统治者鼓励文化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废黜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A. 目的在于军事征服 B. 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C. 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D. 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在1500前后,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它以西方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布局。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就成了世界的牵引机,“西方中心论”从那个时候开始,“普世”之说也由此而来。引发这个巨大变化的事件是()
A. 西罗马帝国灭亡 B. 新航路开辟
C. 西欧庄园制形成 D. 希腊化时代出现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欧洲人有专门技术,有经济实力,有丰富的思想,还有相对抗的君主国之间的竞争,他们的追求必定成功……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过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这表明()
A. 只有欧洲人才拥有控制海洋的技术和财力
B. 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行无足轻重
C. 欧洲人对于海外探险事业具有丰富的经验
D. 欧洲人的海外冒险和扩张是必然的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视角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视角/侵犯
B. 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视角/侵犯
C. 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视角/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视角/文明相遇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A. 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 D. 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威尼斯、热那亚等地的商业中心地位先是被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取而代之,而伦敦、阿姆斯特丹更是后来居上,成为新的海上贸易中心。这一现象被称之为()
A. 价格革命 B. 商业革命 C. 三角贸易 D. 世界市场形成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第25题18分,第26题14分,第27题20分,共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卡上做答。
人口流动折射出许多历史的信息,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解放后,大批的军人就地复员。大规模的建设开始后,很多农民就到城市做了工人。当时北方建了很多大规模的棉纺厂,很多农民、女工就进了城做了工人。还有很多人支援东北重工业,所以也有大批的流动。……北京成为首都以后,文化名人、服务业都到北京去了。
材料二从 1958年开始中国人口逐步就基本没有自由迁移了。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大三线在陕西南部秦岭那里,四川、贵州、云南,现在汶川地震我们知道好多大的厂都是那个时候陆续迁过去的,国家把建设重点或者是国防建设重点放在大三线。各地有小三线,小三线在皖南。文化大革命又出现了人口大规模流动,一方面(城市党政机关干部)继续精简下放,上海支援新疆,另一方面是上千万的知青,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到边疆去,往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各个地方迁。
材料三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的内地农村人口。还有一个潮流是移居海外,出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1)从1949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什么?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从1958年开始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中的人口迁移有何影响。(8分)
(3)改革开放以后,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改革开放前后的人口迁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6分)
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多元发展格局,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材料一? 公元前431年,底比斯军队入侵普拉提亚。关于此事发生的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为:征服优波亚后缔结“三十年和约”的第15年,即阿尔哥斯的克里西斯担任女祭司的第48年,斯巴达的埃尼希亚斯担任监察官之年,雅典的执政官皮托多鲁斯的执政任期内……
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子四十五年等。
材料二?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古代纪年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6分)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摘编自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摘编自[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6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6分)




重庆市渝中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B
C
D
A
D
A
D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B
A
B
C
C
B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D
D
B
D
D
A
B

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
25.(18分)(1)主要方向:从农村到城市。(2分)
原因:国家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或“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工业化开始起步等)。(2分)
(2)特点: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到工业化程度低的陕、川、云、贵等地区;从城市迁移到农村。(4分)
影响:有利于中西部人口的增长;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和改善工业布局;推进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4分)
(3)特点: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中国迁移到国外。(4分)
不同:前三十年由政府主导,后三十年由市场主导。(2分)
26. (14分)(1)特点:没有通行、统一的纪年方式。(2分)历史状况:当时各区域政治分裂,邦国林立;经济交流范围相对狭小;文化发展相对多元社会缺乏对统一纪年的需求。(6分)
???????(2)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6分)
27.(20分)(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4分)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4分)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6分)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