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09 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一、选择题(2021·金华)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身在海外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国内科学家一起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据此回答问题。1.成就彪炳史册。下列科技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③籼形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2.品质润泽人心。我们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汲取的精神养分有( )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②国家利益至上的坚定信念③扶危济困、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④不计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C2.B【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取得的科技成就的相关史实。(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1973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C项①④②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我们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汲取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国家利益至上的坚定信念,不计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①②④正确。③扶危济困、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不能体现,排除。B项①②④是我们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汲取的精神养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2021·绍兴)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他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 )A.西欧国家的联合 B.冷战政策的推行C.多极格局的出现 D.殖民体系的瓦解【答案】B【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他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冷战政策的推行。二战后美苏两国实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表现为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经济上,冷战政策表现为1947年7月推行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一方面防止西欧爆发革命,控制西欧;另一方面遏制苏联,企图称霸世界,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军事上冷战政策表现为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1949年美国等西欧北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针锋相对,1955年发起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目的都是反苏反共以遏制共产主义,都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政策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的是北约成立。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冷战政策的推行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冷战的相关知识。4.(2021·宁波)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A.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A【知识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美建交的史实。熟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5.(2021·宁波)口号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口号按照提出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④“打倒列强,除军阀”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①②【答案】D【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析】【分析】①“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反映的是1949年4月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反映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映的是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④“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正确的顺序是④③①②。D项④③①②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不同时期的口号产生的时间。解题关键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知道与口号有关的史实和时间,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即可。6.(2021·宁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的,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都在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③④符合题意。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是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D项②③④是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7.(2021·杭州)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下列革命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答案】A【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析】【分析】《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1953年,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④②。A项③①④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8.(2021·嘉兴)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对外开放 B.推广包干到户C.实施科教兴国 D.加入世贸组织【答案】A【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仔细观察题干图表,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联系所学知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实行对外开放是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外开放的影响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图表信息。二、非选择题9.(2021·衢州)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辽宁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我们祖祖辈輩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金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材料二:“一五”计划前后部分行业产量变化情况(1)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改革名称,找出材料二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两个行业。(2)综合上述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答案】(1)土地改革;钢(或钢铁)、电力、石油。(2)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实行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实施“一五”计划,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想着有一天在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土地改革。行业,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52年钢产量是135万吨,到1957年是535万吨,增长幅度较大;电力产量在1952年是72.6万吨,1957年是193.4万吨,增长幅度较大;石油产量在1952年是44万吨,1957年是146万吨,增长幅度较大。(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建立新中国,推翻长期压迫各民族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主权的独立国家,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解决人民土地问题,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1957年,实行“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为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故答案为:(1)土地改革;钢(或钢铁)、电力、石油。(2)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实行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实施“一五”计划,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等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10.(2021·温州)“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农民·革命主力]材料一:(革命)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 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农村坚实阵地]材料二: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400余次 4.1万余人 1785处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次 5.9万余人 1265处——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农业·发展基础]材料三:——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1)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2)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3)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 本侵略者的态势。(3)解放了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依据材料二“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抗日根据地作战统计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进行运动战和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抗日根据地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到主导作用,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并且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3)依据材料三“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文件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中共中央文件及时的解决了当时农民对农业发展的困惑,解放了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3)解放了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史实。11.(2021·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界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民族的“里程碑”]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人民的“丰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余名。……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先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日报》2021年4月3日载(1)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2)材料所指的是哪三大历史性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历史性事件说明其成为“里程碑”的理由。(3)人民英雄留给我们哪些精神财富?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向英雄致敬?【答案】(1)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3)爱国主义精神,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等精神。致敬英雄的行动,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给分。【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政府的腐败,最终中国失败,1842年清王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彻底终结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以“三大里程碑”是指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3)爱国主义精神,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等精神。致敬英雄的行动,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给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及学生的认识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2021·台州)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政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为全国性政权,踏上社会主义新征程。某学习小组对共产党政权的发展历程进行主题学习。[红色政权的诞生]学习感悟1城市暴动失败后,毛泽东等改向农村进军。查阅了地图等资料,我明白了红色政权在这里诞生,是考虑了各种实际情况。如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①。[红色政权的成长]地点 政权 相关史实 学习感悟瑞金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 当时②思想在党中央居于主导地位,这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中央政府撤离瑞金,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感悟2:两次撒离,不同原因,不同结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延安 陕甘宁边区政府 边区政府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担负着③的抗战,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1947年3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主动撒离延安,转战陕北,后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78年,人们的思想严重僵化,党和政府决定打破精神枷锁,作出了伟大的战略决策,使人们思想大解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困难和压力,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1992年,党和政府明确了改革目标,解放了思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 感悟3: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看来,解放思想真的太重要了。(1)请在学习感悟1中的空格处写出适当的内容。(2)请将表格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指出感悟2的道理。(3)根据材料,戴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如何通过解放思想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答案】(1)①地势险峻;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2)②左倾;③敌后战场;道理: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3)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深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召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做为根据地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原因是地势险峻,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物产丰富。(2)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的原因是当时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居于主导地位;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担负着敌后战场的抗战,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两次撤离,不同原因,不同结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3)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深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召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故答案为:(1)①地势险峻;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2)②左倾;③敌后战场;道理: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3)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深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召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长征、抗日战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13.(2021·绍兴)从世界看中国,从屈辱到平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以利于英国的商品畅销世界。而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炮舰政策分不开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943年,美英取消1901 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2002年至201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0年间,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中国共产党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中叶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的影响。(2)材料二中1901年签订的“议定书”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美英放弃部分在华特权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答案】(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全球寻求商品市场。(2 分)影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丑条约》(1分)背景:中国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中国与美英等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标志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利于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抗日战争【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的“英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以利于英国的商品畅销世界。”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是:在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全球寻求商品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依据题干“1943年,美英取消1901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中国与美英等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些都是美英放弃部分在华特权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可以概括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是:标志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利于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根据材料三的“从2002年至2011年加入世界贸易銀织的10年间,中国货物貿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可以概括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故答案为:(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全球寻求商品市场。影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丑条约》。背景:中国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中国与美英等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标志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利于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史料考查鸦片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加入WTO等史实。通过鸦片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加入WTO等史实,认识从世界看中国,从屈辱到平视。14.(2021·绍兴)勋章,是英雄的赞歌,是人民的褒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上述勋章依次是授予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功人员的。杜润生:毕生为农民权利鼓与呼。20世纪80年代初,主持起草多个关于农村问题的中央文件,是农村改革的推动者。袁庚:冲破僵化思想,创办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一一深圳蛇口工业区,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黄旭华:他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隐姓埋名30年,主持导弹核潜艇的研制,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作出重大贡献。钟南山: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他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敢医敢言,挽救了无数生命,为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作出重大贡献。(1)刘伯承是上述勋章的获得者。请任选一枚勋章,列举一个史实为他获此殊荣提供佐证。(2)请简要说明以杜润生.袁庚为代表的先锋人物开拓创业的时代背景。(3)百年党史群英谱。上述五位勋章获得者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请选用他们的事迹,结合所学,阐释你对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答案】(1)任选一枚勋章作答即可。例如:解放勋章: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2)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思想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仅依据一个事迹就直接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例如,钟南山在抗疫中为维护人民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为重。依据二到三个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依据相关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二到三方面认识。依据三个及以上事迹,归纳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且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依据相关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三方面及以上认识,且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知识点】解放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本题答案不唯一,任选一枚勋章作答即可。例如:选择解放勋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2)依据题干信息“杜润生:20世纪80年代初,主持起草多个关于农村问题的中央文件,是农村改革的推动者。袁庭:冲破僵化思想,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思想東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本题答案不唯--。刘伯承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钟南山在抗疫中为维护人民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为中国的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黄旭华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作出重要贡献。在这些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体现出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先进性。故答案为:(1)任选一枚勋章作答即可。例如:解放勋章: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2)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思想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仅依据一个事迹就直接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例如,钟南山在抗疫中为维护人民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为重。依据二到三个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依据相关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二到三方面认识。依据三个及以上事迹,归纳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且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依据相关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三方面及以上认识,且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勋章,是英雄的赞歌,是人民的褒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南昌起义、新中国的成立、与解放战争、杜润生、袁庚为代表的先锋人物开拓创业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认识等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新中国的成立、与解放战争、杜润生、袁庚为代表的先锋人物开拓创业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认识等知识。1 / 1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09 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一、选择题(2021·金华)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身在海外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国内科学家一起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据此回答问题。1.成就彪炳史册。下列科技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③籼形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2.品质润泽人心。我们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汲取的精神养分有( )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②国家利益至上的坚定信念③扶危济困、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④不计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1·绍兴)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他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 )A.西欧国家的联合 B.冷战政策的推行C.多极格局的出现 D.殖民体系的瓦解4.(2021·宁波)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A.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5.(2021·宁波)口号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口号按照提出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④“打倒列强,除军阀”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①②6.(2021·宁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1·杭州)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下列革命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8.(2021·嘉兴)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对外开放 B.推广包干到户C.实施科教兴国 D.加入世贸组织二、非选择题9.(2021·衢州)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辽宁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我们祖祖辈輩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金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材料二:“一五”计划前后部分行业产量变化情况(1)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改革名称,找出材料二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两个行业。(2)综合上述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10.(2021·温州)“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农民·革命主力]材料一:(革命)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 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农村坚实阵地]材料二: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400余次 4.1万余人 1785处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次 5.9万余人 1265处——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农业·发展基础]材料三:——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1)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2)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3)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11.(2021·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界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民族的“里程碑”]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人民的“丰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余名。……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牺牲的先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日报》2021年4月3日载(1)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2)材料所指的是哪三大历史性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历史性事件说明其成为“里程碑”的理由。(3)人民英雄留给我们哪些精神财富?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向英雄致敬?12.(2021·台州)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政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为全国性政权,踏上社会主义新征程。某学习小组对共产党政权的发展历程进行主题学习。[红色政权的诞生]学习感悟1城市暴动失败后,毛泽东等改向农村进军。查阅了地图等资料,我明白了红色政权在这里诞生,是考虑了各种实际情况。如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①。[红色政权的成长]地点 政权 相关史实 学习感悟瑞金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 当时②思想在党中央居于主导地位,这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中央政府撤离瑞金,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感悟2:两次撒离,不同原因,不同结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延安 陕甘宁边区政府 边区政府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担负着③的抗战,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1947年3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主动撒离延安,转战陕北,后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78年,人们的思想严重僵化,党和政府决定打破精神枷锁,作出了伟大的战略决策,使人们思想大解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困难和压力,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1992年,党和政府明确了改革目标,解放了思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 感悟3: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看来,解放思想真的太重要了。(1)请在学习感悟1中的空格处写出适当的内容。(2)请将表格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指出感悟2的道理。(3)根据材料,戴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如何通过解放思想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13.(2021·绍兴)从世界看中国,从屈辱到平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以利于英国的商品畅销世界。而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炮舰政策分不开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943年,美英取消1901 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2002年至201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0年间,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中国共产党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中叶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的影响。(2)材料二中1901年签订的“议定书”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美英放弃部分在华特权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14.(2021·绍兴)勋章,是英雄的赞歌,是人民的褒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上述勋章依次是授予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功人员的。杜润生:毕生为农民权利鼓与呼。20世纪80年代初,主持起草多个关于农村问题的中央文件,是农村改革的推动者。袁庚:冲破僵化思想,创办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一一深圳蛇口工业区,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黄旭华:他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隐姓埋名30年,主持导弹核潜艇的研制,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作出重大贡献。钟南山: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他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敢医敢言,挽救了无数生命,为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作出重大贡献。(1)刘伯承是上述勋章的获得者。请任选一枚勋章,列举一个史实为他获此殊荣提供佐证。(2)请简要说明以杜润生.袁庚为代表的先锋人物开拓创业的时代背景。(3)百年党史群英谱。上述五位勋章获得者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请选用他们的事迹,结合所学,阐释你对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事理结合,逻辑严密)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B【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取得的科技成就的相关史实。(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1973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C项①④②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我们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汲取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国家利益至上的坚定信念,不计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①②④正确。③扶危济困、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不能体现,排除。B项①②④是我们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汲取的精神养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答案】B【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他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冷战政策的推行。二战后美苏两国实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表现为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经济上,冷战政策表现为1947年7月推行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一方面防止西欧爆发革命,控制西欧;另一方面遏制苏联,企图称霸世界,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军事上冷战政策表现为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1949年美国等西欧北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针锋相对,1955年发起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目的都是反苏反共以遏制共产主义,都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政策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的是北约成立。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冷战政策的推行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冷战的相关知识。4.【答案】A【知识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美建交的史实。熟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5.【答案】D【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析】【分析】①“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反映的是1949年4月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反映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映的是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④“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的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正确的顺序是④③①②。D项④③①②排序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不同时期的口号产生的时间。解题关键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知道与口号有关的史实和时间,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即可。6.【答案】D【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的,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都在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②③④符合题意。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是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D项②③④是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7.【答案】A【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析】【分析】《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1953年,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④②。A项③①④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8.【答案】A【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仔细观察题干图表,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增长,联系所学知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实行对外开放是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外开放的影响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图表信息。9.【答案】(1)土地改革;钢(或钢铁)、电力、石油。(2)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实行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实施“一五”计划,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想着有一天在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土地改革。行业,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52年钢产量是135万吨,到1957年是535万吨,增长幅度较大;电力产量在1952年是72.6万吨,1957年是193.4万吨,增长幅度较大;石油产量在1952年是44万吨,1957年是146万吨,增长幅度较大。(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建立新中国,推翻长期压迫各民族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主权的独立国家,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解决人民土地问题,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1957年,实行“一五”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为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故答案为:(1)土地改革;钢(或钢铁)、电力、石油。(2)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实行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实施“一五”计划,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等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10.【答案】(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 本侵略者的态势。(3)解放了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依据材料二“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抗日根据地作战统计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进行运动战和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抗日根据地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到主导作用,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并且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3)依据材料三“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文件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中共中央文件及时的解决了当时农民对农业发展的困惑,解放了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3)解放了思想,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史实。11.【答案】(1)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3)爱国主义精神,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等精神。致敬英雄的行动,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给分。【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政府的腐败,最终中国失败,1842年清王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彻底终结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改革开放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以“三大里程碑”是指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由:中国共产党建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3)爱国主义精神,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等精神。致敬英雄的行动,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给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及学生的认识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答案】(1)①地势险峻;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2)②左倾;③敌后战场;道理: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3)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深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召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做为根据地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原因是地势险峻,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物产丰富。(2)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的原因是当时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居于主导地位;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担负着敌后战场的抗战,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两次撤离,不同原因,不同结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3)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深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召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故答案为:(1)①地势险峻;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2)②左倾;③敌后战场;道理: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3)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深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召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长征、抗日战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出答案。13.【答案】(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全球寻求商品市场。(2 分)影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丑条约》(1分)背景:中国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中国与美英等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标志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利于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抗日战争【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的“英国在19世纪中叶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以利于英国的商品畅销世界。”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原因是:在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全球寻求商品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依据题干“1943年,美英取消1901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中国与美英等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些都是美英放弃部分在华特权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可以概括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是:标志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利于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根据材料三的“从2002年至2011年加入世界贸易銀织的10年间,中国货物貿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可以概括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故答案为:(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全球寻求商品市场。影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丑条约》。背景:中国坚持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中国与美英等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标志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有利于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史料考查鸦片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加入WTO等史实。通过鸦片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加入WTO等史实,认识从世界看中国,从屈辱到平视。14.【答案】(1)任选一枚勋章作答即可。例如:解放勋章: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2)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思想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仅依据一个事迹就直接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例如,钟南山在抗疫中为维护人民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为重。依据二到三个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依据相关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二到三方面认识。依据三个及以上事迹,归纳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且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依据相关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三方面及以上认识,且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知识点】解放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本题答案不唯一,任选一枚勋章作答即可。例如:选择解放勋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2)依据题干信息“杜润生:20世纪80年代初,主持起草多个关于农村问题的中央文件,是农村改革的推动者。袁庭:冲破僵化思想,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思想東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本题答案不唯--。刘伯承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钟南山在抗疫中为维护人民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为中国的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黄旭华服从党和国家的需要,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作出重要贡献。在这些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体现出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先进性。故答案为:(1)任选一枚勋章作答即可。例如:解放勋章: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2)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思想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3)仅依据一个事迹就直接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例如,钟南山在抗疫中为维护人民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利益为重。依据二到三个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依据相关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二到三方面认识。依据三个及以上事迹,归纳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某方面认识,且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依据相关事迹,得出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三方面及以上认识,且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勋章,是英雄的赞歌,是人民的褒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南昌起义、新中国的成立、与解放战争、杜润生、袁庚为代表的先锋人物开拓创业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认识等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昌起义、新中国的成立、与解放战争、杜润生、袁庚为代表的先锋人物开拓创业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认识等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09 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学生版).docx 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09 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