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选择题1.(2021·台州)读鳖虾稻种养模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体现绿色发展理念B.会引起食物链的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全面推广此类模式,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D.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但会降低经济效益2.(2021·金华)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口素质有所提高②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③男女性别比趋向正常④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减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1·衢州)某校学生开展历史与社会项目化学习,项目主要涉及“FSC标志”、“林下木耳栽培”等。据此推断该项目化学习的主题是( )A.小兴安岭种植红松原因 B.认识伊春市的地理位置C.红松之乡的可持续发展 D.了解东北地区生活方式4.(2021·绍兴)读下图可知,绍兴市( )①人口总数不断增长②人口素质稳步提升③教育事业取得成效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湖州)下表是湖州市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及年龄构成表。由表可知,湖州市( )人口普查 常住人口数(人) 年龄构成(%)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第五次(2000年) 2625789 18.51 67.81 13.68第六次(2010年) 2893542 11.67 72.12 16.21第七次(2020年) 3367579 11.94 66.72 21.34数据来源:湖州市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①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②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③“全面二孩”政策渐显成效④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由升转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1·嘉兴)下表为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项目 人口年均增长率(%)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人) 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比重(%)第六次(2010年) 0.57 8.87 8930 49.68第七次(2020年) 0.53 13.5 15467 63.89①已进入了人口负增长时代②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③已实现人才强国这一目标④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温州)针对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1·宁波)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人口年龄结构更趋合理②少儿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后略有回升③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④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1·杭州)读“浙江、安徽两省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回答问题。省份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各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浙江 6456.8 13.45 73.28 13.27安徽 61.02.7 19.24 65.75 15.019.与安徽省相比,浙江省( )①常住人口数量多②人口出生率高③劳动适龄人口比例高④老龄化程度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近年来,安徽等省的人口大量流入浙江,给浙江带来的影响有( )①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②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③改变了人口年龄结构 ④促进了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2021·温州)铺展戈壁通衢,奏响发展凯歌。材料一:2021年5月20日,随着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垒段最后一车沥青铺设到位,这条总里程约2768公里的进出新疆的大通道全线贯通。材料二:在梧桐大泉到木垒段施工中,为不影响沿线地区野生动物迁徙,施工方修筑了30余座动物通道: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在沿线地区繁育植被,实现“复绿”。材料三白疙瘩到明水段的通车,改变了甘肃马鬃山镇交通不便的局面。该镇围绕公路吸引投资,利用独特的环境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彻底撕掉了遍地荒凉的贫困标签。(1)京新高速公路横跨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和 地区。(2)京新高速公路因沿途自然景观多样,被称为“绝色景观大道”。据图、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成因。(3)京新高速公路的修建与通车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请结合材料予以阐释。12.(2021·杭州)弘扬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会师歌》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转战的历史。材料二:甘肃省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多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同时在光伏板下建农业大棚、养殖圈舍、育苗基地等,实践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的“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甘肃通渭县光伏产业示范园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仅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就带动金县1.8万贫困户实现增收。图2为甘肃省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月变化图,图3为通渭县某“光伏+农业”示范点。(1)歌词中“伟大的会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两则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史实。(2)“铁的意志”“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3)描述甘肃省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征。(4)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简述甘肃实践"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的好处。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水稻中的害虫被鳖和虾吃掉,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但不会降低经济效益 。全面推广此类模式,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说法错误,一是不易全面推广,二是不能彻底解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虾稻生态种养模式是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利用稻田湿地资源开展适当的水产养殖,形成季节性的农渔种养结合栽培模式,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2.【答案】D【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②符合题意。15-59岁人群虽然占63.3%,但较之前下降了6.79个百分点,说明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减少,④符合题意。①人口素质有所提高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③男女性别比趋向正常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逐个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3.【答案】C【知识点】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 项目化学习围绕一个驱动或引发性的问题展开,通常称之为“项目”。它是指实际生活中真实而具体的问题。 根据题意,该校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的项目涉及“FSC标志”,林下木耳栽培,据此推断该项目的主题是红松之乡的可持续发展。其他主要注重的是平常地理学习,还是传统学习方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集中关注学科或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题,设计驱动性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或合作进行基于项目任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学习和自主建构,生成知识和培养素养的一种教学。4.【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绍兴市小学、初中的人数在降低,高中、大学的人数在增加,说明人口素质稳步提升,教育事业取得成效。②③符合题意。①人口总数不断增长,在图中没有体现。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在图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5.【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1)分析湖州市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及年龄构成表。由表可知 60岁及以上年龄的人数逐年增加, 0~14岁年龄有所增加, 这说明 湖州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全面二孩”政策渐显成效。 15~59岁的人由升转降,说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由升转降, 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②错误,从表格数据看,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没有减弱。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格数据 ,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6.【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大增加,这说明我国人口 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比重(%)提高,这说明我国人口素质提高,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②④符合题意,正确。①错误,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年均增长率(%) 下降,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但没有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③错误,我国还没有实现人才强国目标。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近年来,我国人口状况出现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新的特点。7.【答案】B【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世界部分矿产资源将在不远的将来出现资源枯竭,针对该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尽量节约利用资源,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积极研究替代品。 ①③ ,正确。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解决不了资源短缺问题。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短缺关系不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为了缓解区域资源短缺问题,除了进行跨区域调配工程外,还可以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采取有效措施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的等。8.【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0-14岁的人口比例从1982年开始持续下降,2015年-2020年开始略有回升 ,故②符合题意。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从1982年至2020年不断提升,故③符合题意。①人口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在图中没有体现;④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在图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答案】9.B10.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人口老龄化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9.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知,与安徽省相比,浙江省:①常住人口数量多,③劳动适龄人口比例高,①③正确。②人口出生率高,④老龄化程度高,②④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0.近年来,安徽等省的人口大量流入浙江,给浙江带来的影响有:①提供了大量劳动力,③改变了人口年龄结构,④促进了经济发展,①③④ 正确。②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错误,会导致更加拥堵。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1.【答案】(1)西北;北方(2)沿线地区地形种类多样.地势起伏大:沿线地区降水量变化明显,对地貌和植被有较大影响。(3)京新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京新高速公路的通车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践行了共享发展理念。【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京新高速公路横跨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地形种类多样.地势起伏大:沿线地区降水量变化明显,对地貌和植被有较大影响。因此,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多样,被称为“绝色景观大道”。(3)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京新高速公路修建,沿线地区繁育植被,实现了夏绿。因此,京新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根据材料提示,京新高速公路利用独特的环境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撕掉了荒凉贫困的标签。因此,京新高速公路的通车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践行了共享发展理念。故答案为:(1)西北;北方(2)沿线地区地形种类多样.地势起伏大:沿线地区降水量变化明显,对地貌和植被有较大影响。(3)京新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京新高速公路的通车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践行了共享发展理念。【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我们往往从经济因素:带动交通沿线经济发展;社会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政治因素: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战略因素:巩固国防;科技因素:交通建设的必要条件等方面分析。12.【答案】(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2)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3)日照时数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4)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保护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析】【分析】(1)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都是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2)“铁的意志” 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等。(3)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根据图2也能看出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4) 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故答案为:(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2)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3)日照时数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4)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保护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及甘肃的气候、资源、环境特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1 / 1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一、选择题1.(2021·台州)读鳖虾稻种养模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体现绿色发展理念B.会引起食物链的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全面推广此类模式,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D.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但会降低经济效益【答案】A【知识点】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水稻中的害虫被鳖和虾吃掉,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但不会降低经济效益 。全面推广此类模式,能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说法错误,一是不易全面推广,二是不能彻底解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虾稻生态种养模式是在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利用稻田湿地资源开展适当的水产养殖,形成季节性的农渔种养结合栽培模式,是提高稻田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2.(2021·金华)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口素质有所提高②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③男女性别比趋向正常④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减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②符合题意。15-59岁人群虽然占63.3%,但较之前下降了6.79个百分点,说明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减少,④符合题意。①人口素质有所提高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③男女性别比趋向正常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逐个分析题肢选项,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3.(2021·衢州)某校学生开展历史与社会项目化学习,项目主要涉及“FSC标志”、“林下木耳栽培”等。据此推断该项目化学习的主题是( )A.小兴安岭种植红松原因 B.认识伊春市的地理位置C.红松之乡的可持续发展 D.了解东北地区生活方式【答案】C【知识点】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 项目化学习围绕一个驱动或引发性的问题展开,通常称之为“项目”。它是指实际生活中真实而具体的问题。 根据题意,该校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的项目涉及“FSC标志”,林下木耳栽培,据此推断该项目的主题是红松之乡的可持续发展。其他主要注重的是平常地理学习,还是传统学习方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集中关注学科或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主题,设计驱动性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或合作进行基于项目任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学习和自主建构,生成知识和培养素养的一种教学。4.(2021·绍兴)读下图可知,绍兴市( )①人口总数不断增长②人口素质稳步提升③教育事业取得成效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绍兴市小学、初中的人数在降低,高中、大学的人数在增加,说明人口素质稳步提升,教育事业取得成效。②③符合题意。①人口总数不断增长,在图中没有体现。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在图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5.(2021·湖州)下表是湖州市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及年龄构成表。由表可知,湖州市( )人口普查 常住人口数(人) 年龄构成(%)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第五次(2000年) 2625789 18.51 67.81 13.68第六次(2010年) 2893542 11.67 72.12 16.21第七次(2020年) 3367579 11.94 66.72 21.34数据来源:湖州市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①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②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③“全面二孩”政策渐显成效④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由升转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1)分析湖州市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及年龄构成表。由表可知 60岁及以上年龄的人数逐年增加, 0~14岁年龄有所增加, 这说明 湖州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全面二孩”政策渐显成效。 15~59岁的人由升转降,说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由升转降, 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②错误,从表格数据看,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没有减弱。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格数据 ,结合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6.(2021·嘉兴)下表为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项目 人口年均增长率(%)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人) 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比重(%)第六次(2010年) 0.57 8.87 8930 49.68第七次(2020年) 0.53 13.5 15467 63.89①已进入了人口负增长时代②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③已实现人才强国这一目标④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大增加,这说明我国人口 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比重(%)提高,这说明我国人口素质提高,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②④符合题意,正确。①错误,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 人口年均增长率(%) 下降,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但没有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③错误,我国还没有实现人才强国目标。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近年来,我国人口状况出现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新的特点。7.(2021·温州)针对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世界部分矿产资源将在不远的将来出现资源枯竭,针对该图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①降低生产对资源的消耗,尽量节约利用资源,③扩展自然资源开发范围,积极研究替代品。 ①③ ,正确。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解决不了资源短缺问题。④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短缺关系不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为了缓解区域资源短缺问题,除了进行跨区域调配工程外,还可以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采取有效措施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的等。8.(2021·宁波)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人口年龄结构更趋合理②少儿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后略有回升③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④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0-14岁的人口比例从1982年开始持续下降,2015年-2020年开始略有回升 ,故②符合题意。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从1982年至2020年不断提升,故③符合题意。①人口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在图中没有体现;④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在图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2021·杭州)读“浙江、安徽两省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回答问题。省份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各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浙江 6456.8 13.45 73.28 13.27安徽 61.02.7 19.24 65.75 15.019.与安徽省相比,浙江省( )①常住人口数量多②人口出生率高③劳动适龄人口比例高④老龄化程度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近年来,安徽等省的人口大量流入浙江,给浙江带来的影响有( )①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②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③改变了人口年龄结构 ④促进了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9.B10.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人口老龄化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9.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知,与安徽省相比,浙江省:①常住人口数量多,③劳动适龄人口比例高,①③正确。②人口出生率高,④老龄化程度高,②④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0.近年来,安徽等省的人口大量流入浙江,给浙江带来的影响有:①提供了大量劳动力,③改变了人口年龄结构,④促进了经济发展,①③④ 正确。②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错误,会导致更加拥堵。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11.(2021·温州)铺展戈壁通衢,奏响发展凯歌。材料一:2021年5月20日,随着京新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垒段最后一车沥青铺设到位,这条总里程约2768公里的进出新疆的大通道全线贯通。材料二:在梧桐大泉到木垒段施工中,为不影响沿线地区野生动物迁徙,施工方修筑了30余座动物通道: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在沿线地区繁育植被,实现“复绿”。材料三白疙瘩到明水段的通车,改变了甘肃马鬃山镇交通不便的局面。该镇围绕公路吸引投资,利用独特的环境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彻底撕掉了遍地荒凉的贫困标签。(1)京新高速公路横跨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和 地区。(2)京新高速公路因沿途自然景观多样,被称为“绝色景观大道”。据图、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成因。(3)京新高速公路的修建与通车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请结合材料予以阐释。【答案】(1)西北;北方(2)沿线地区地形种类多样.地势起伏大:沿线地区降水量变化明显,对地貌和植被有较大影响。(3)京新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京新高速公路的通车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践行了共享发展理念。【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京新高速公路横跨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地形种类多样.地势起伏大:沿线地区降水量变化明显,对地貌和植被有较大影响。因此,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多样,被称为“绝色景观大道”。(3)根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京新高速公路修建,沿线地区繁育植被,实现了夏绿。因此,京新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根据材料提示,京新高速公路利用独特的环境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撕掉了荒凉贫困的标签。因此,京新高速公路的通车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践行了共享发展理念。故答案为:(1)西北;北方(2)沿线地区地形种类多样.地势起伏大:沿线地区降水量变化明显,对地貌和植被有较大影响。(3)京新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京新高速公路的通车改善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践行了共享发展理念。【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我们往往从经济因素:带动交通沿线经济发展;社会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政治因素: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战略因素:巩固国防;科技因素:交通建设的必要条件等方面分析。12.(2021·杭州)弘扬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会师歌》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转战的历史。材料二:甘肃省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多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同时在光伏板下建农业大棚、养殖圈舍、育苗基地等,实践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的“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甘肃通渭县光伏产业示范园为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仅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就带动金县1.8万贫困户实现增收。图2为甘肃省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月变化图,图3为通渭县某“光伏+农业”示范点。(1)歌词中“伟大的会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两则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史实。(2)“铁的意志”“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3)描述甘肃省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征。(4)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简述甘肃实践"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的好处。【答案】(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2)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3)日照时数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4)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保护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解析】【分析】(1)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都是红军在长征中凭借“铁的意志"战胜艰难险阻的战斗。(2)“铁的意志” 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血的牺牲”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等。(3)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根据图2也能看出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4) 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故答案为:(1)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等。(2)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3)日照时数季节变化不均,春夏长,秋冬短(夏长冬短)。(4)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利于保护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红军长征及甘肃的气候、资源、环境特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学生版).docx 2021年浙江社会法治中考真题汇编:专题10 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