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3919001252220000《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学习目标】: 1.会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习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会应用比热容的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会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习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会应用比热容的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 物体吸收热量得多少,不仅与物体的 和 有关,还与物体的 有关。为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学中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做 。 2. 水的比热容是 ,其物理意义 。 3. 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季处在同一纬度的内陆气温比沿海高” (二)课堂导学 1.若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C 表示物体的比热容,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t和to分别表示初温和末温,单位是摄氏度(°c)。 则Q放=Cm(to-t), Q吸=Cm(t-to)。 2.请导出计算其他物理量的公式: (1)C= (2)m= (3) (t-to)= 若有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其中一种物质放热,另一种物质吸热,则Q放= Q吸 377190038100时间/min 温度/℃ a b 0 00时间/min 温度/℃ a b 0 (三)课堂达标 1.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B.水的性质很稳定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 D.水的凝固点较低 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15-6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 5486400-688340图15-6 00图15-6 A.a的比热大,是水 B.a的比热大,是酒精 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 3.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A.水比较便宜 B.水的密度小 C.水的比热大 D.水的沸点高 4.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9∶2 B.2∶9 C.1∶2 D.2∶1 5.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6.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四)能力提升 1.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C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kg.OC) 2.一锅炉每天把3 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少℃? 3.质量为500g的铝锅中装有2kg的水,把他们从15 OC加热到95 OC,一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 知c水=4.2×10 3 J/(kg·OC ),c 铝=0.88×10 3 J/(kg·OC). 4.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60 OC的水吸收2.52×105 J热量后,其温度升高多少 OC?,末温是多少OC? 5.将500g温度为75℃的热水加入温度为15℃的冷水中,热平衡后的水的温度是250℃,问原来冷水的质量是多少kg?(假定没有热量损失,且在热平衡时水的温度相等)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