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守护生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守护生命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一框 守护生命
INCLUDEPICTURE"学习目标.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学习目标.TIF"
\
MERGEFORMATINET
1.知识目标: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
2.能力目标: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INCLUDEPICTURE"教学重点.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重点.TIF"
\
MERGEFORMATINET
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INCLUDEPICTURE"教学难点.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难点.TIF"
\
MERGEFORMATINET
守护生命更需要对精神的关注和养护。
INCLUDEPICTURE"教学方法.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方法.TIF"
\
MERGEFORMATINET
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过程.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小活动:请同学们将下列内容进行排序。
金钱、权力、名誉、地位、智慧、美丽、生命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导入课题——《守护生命》。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__自己的身体__。
2.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__负责任__的态度。
3.我们需要增强__安全__意识、__自我保护__意识,提高__安全防范__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4.__精神风貌__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__精神__。
5.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__物质生活条件__和__外部环境__的制约。
6.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__优秀的民族文化__,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__民族精神__。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教材P100)
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学生:交流、讨论。
提示:看法: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建议:我们的兴趣爱好不能影响身体的健康,应该在保证正常休息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总结: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二)守护生命要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101~102)
思考:
1.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
2.结合上面的方法,进行一次灾害或灾难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模拟演练。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讨论、展示。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P102~103)
思考:
1.在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提示: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纯真、善良和美好的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她想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提示:因为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她坚持让这些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虽然身体被囚禁,但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103~104)
思考:你参加过这些或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活动五:拓展空间(教材P104)
思考:
1.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你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
2.听听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建议。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1)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③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①要守住自己的心灵,弘扬真、善、美。②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③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INCLUDEPICTURE"教学反思.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反思.TIF"
\
MERGEFORMATINET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的需要和感知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生命能有所感悟,懂得爱护生命。教学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纵观这节课,不足之处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精练,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还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体验还可以更深入,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领悟到生命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自觉做到守护生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