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四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四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
1.如图所示,车厢里悬挂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的球比下面的球质量大,当车厢向右
作匀加速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时,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2. 某电场的分布如图所示,带箭头的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A、B、C三点的电场度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关于这三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EAEB,>
C.EA>EB,< D.EA=EC,=
3.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另一直流发电机发出的电接到了他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导致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方面的一个瓶颈.此项发明是(  )
A.新型直流发电机   B.直流电动机 C.交流电动机 D.交流发电机
4.如下图所示,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5.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出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下面的几个图中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
6.如下图所示,一轻弹簧与质量为m的物体组成弹簧振子,物体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C为AO的中点,已知CO=h,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某时刻物体恰好以大小为v的速度经过C点并向上运动.则以此时刻开始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对质量为m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回复力做功为2mgh
C.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2v D.通过A点时回复力的大小为kh
7.如上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a、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 )
A.Mg+mg B.Mg+2mg C.Mg+mg(sinα+sinβ) D.Mg+mg(cosα+cosβ)
8.如图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板上,地板上方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一水平恒力F拉乙物块,使甲.乙无相滑动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
A.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C.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D.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9.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足够远处沿x轴负方向移近Q2(位于坐标原点O)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Ep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点电势为零,N点场强为零
B.M点场强为零,N点电势为零
C.Q1带负电,Q2带正电,且Q2电荷量较小
D.Q1带正电,Q2带负电,且Q2电荷量较小
10.a、b、c三个α粒子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
B.b和c同时飞离电场
C.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D.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小,a和b的一样大
11.如图所示,一根光滑的绝缘斜槽连接一个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0.50m的圆形绝缘光滑槽轨。槽轨处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0T。有一个质量m=0.10g,带电量为q=+1.6×10-3C的小球在斜轨道上某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若小球恰
好能通过最高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取10m/s2)( )
A.小球在最高点只受到洛伦兹力和重力的作用
B.小球从初始静止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若小球到最高点的线速度为v,小球在最高点时的
关系式成立
D.小球滑下初位置离轨道最低点为m
12.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A,C为AB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从A出发到返回A的过程中,位移为零,外力做功为零
B.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减少的动能相等
C.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小球从A到C过程与从C到B过程,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二.实验设计(本题共2小题,13题6分,14题8分,共14分)
13.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竖直拉着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kg)的圆柱棒,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0mm,44.0mm,68.0mm,92.0mm,116.0mm,140.0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乙中的______端是圆柱体的悬挂端(填“左”或“右”);
②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________m/s; 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14.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 V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G(滿偏电流10 mA,内阻为10 Ω)
B.电流表A(0 ~ 0.6 A ~ 3 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0 ~ 100 Ω,1 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 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1)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
(2)丙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 - 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阻r =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15题10分,16题14分,17题14分。共38分)
15.在某中学举办的智力竞赛中,有一个叫做“保护鸡蛋”的竞赛项目。要求制作一个装置,让鸡蛋从两层楼的高度落到地面且不被摔坏。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1 m的高度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A夹板和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摩擦力均为鸡蛋重力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4 m的高处落下,装置着地时间短且保持竖直不被弹起。g取10 m/s2,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1)如果没有保护,鸡蛋直接撞击地面而不被摔坏,其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使用该装置,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距离x至少为多少?
16.如图甲所示,加速电场的加速电压为U0 = 50 V,在它的右侧有水平正对放置的平行金属
板a、b构成的偏转电场,且此区间内还存在着垂直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B0.已知金属板的
板长L = 0.1 m,板间距离d = 0.1 m,两板间的电势差ua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紧
贴金属板a、b的右侧存在半圆形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 0.01 T,方向垂直纸面
向里,磁场的直径MN = 2R = 0.2 m即为其左边界,并与中线OO′垂直,且与金属板a的
右边缘重合于M点.两个比荷相同、均为q/m = 1×108 C/kg的带正电的粒子甲、乙先后由静
止开始经过加速电场后,再沿两金属板间的中线OO′ 方向射入平行板a、b所在的区域.不
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忽略偏转电场两板间电场的边缘效应,在每个粒
子通过偏转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偏转电场可视作恒定不变.
(1)若粒子甲由t = 0.05 s时飞入,恰能沿中线OO′ 方向通过平行金属板a、b正对的区域,试分析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和方向;
(2)若撤去平行金属板a、b正对区域的磁场,粒子乙恰能以最大动能飞入半圆形的磁场区域,试分析该粒子在该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17.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宽为L的足够长“U”形框架,其ab部分电阻为R,框架其他部分的电阻不计.垂直框架两边放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cd,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棒通过细线跨过一定滑轮与劲度系数为k.另一端固定的轻弹簧相连.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框架和棒均静止.现在让框架在大小为2 μmg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引起棒的运动可看成是缓慢的.水平桌面位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问:
(1)框架和棒刚开始运动的瞬间,框架的加速度为多大
(2)框架最后做匀速运动(棒处于静止状态)时的速度多大
(3)若框架通过位移s后开始匀速运动,已知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x为弹簧的形变量),则在框架通过位移s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电热为多少
四校理科零班第三次月考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B B CD B AC A B AC ACD ABD BD
13. 答 左 1.60 9.60
14.(1)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
(2)电动势E =  9.0 V,内阻r = 10 Ω.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1)自由落体运动:v2=2gh,解得v=m/s
(2)由功能关系,得
mg(x+H)-2fx=mv2 解得x=m
(2)设框架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
则感应电动势 ③
回路中的电流 ④
对框架由力的平衡得 ⑤
联立上式解得
在框架匀速运动后,对棒由力的平衡得

另有 ⑨
联立以上各式得
A
B
C一、选择题(50分)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东南流向西北 D.西北流向东南
2.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2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右图中直线a为经线,b为晨昏线,P、Q分别是晨线、昏线和北半球纬线的交点。P、Q之间的经度差是120°,P、Q两点一年中有重合的现象,且重合于O点。据此回答3-4题。
3.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A.23.5° B.47° C.66.5° D.90°
4.P地该日的昼长为( )
A.8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16小时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读理想大陆分布图,回答5-6题。
5.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A.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6.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下列有关M气候类型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季节变化大 B.径流年际变化大
C.河流含沙量大 D.河流无结冰现象
读图(坐标箭头方向表示增大方向),回答7-8题
7.若X、Y、Z分别代表交通、科技和环境对某城市工业区布局的影响程度,则C工业区最可能位于(  )
A.沈阳 B.纽约 C.阿伯丁 D.班加罗尔
8.若X、Y、Z分别代表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则a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可能是(  )
A.英国 B.美国 C.印度 D.中国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的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城乡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  )
①GPS ②GIS ③R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该市规划将b2开发为与b1相同的功能区,b2的优势条件是(  )
A.接近工业区,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农副产品丰富
C.靠近景点,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地区,日照多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数字为经纬度数值。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国界线上 B.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C.丙处地壳稳定 D.丁位于我国地形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
12.四山脉中,山脉两侧地形类型相同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回答13-14题
13.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14.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
下图为沿85°E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以荒漠植被为主
C.以流水地貌为主 D.以内流河为主
16.甲、乙两国区域均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主要能源输出方式应采用(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运输 D.管道运输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7题。
17.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19. 该河流最有可能(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下图为沿某纬线自然环境变化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b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1.导致图中由c到a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土壤条件 D.人类生产方式
读我国某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表(单位:千公顷),回答22-23题。
年份 2003年 2007年
播种总面积 5193.1 4815.4
作物种类 粮食作物 3128.6 2386.5
油料作物 353.5 318.0
糖料作物 163.5 747.6
蔬菜作物 1123.8 1211.8
22. 该省区可能是( )
A.西藏 B.安徽 C.广东 D.山东
23.该省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春小麦 C.玉米 D.高粱
读某区域略图(其中E、F两地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28°30′和27°34′,且E地当日物体影子最短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时54分),回答第24-25题。
24、图示地区范围内的著名工业区是( )
A.辽中南工业区 B.韩国釜山工业区
25、该工业区发展的不利区位条件主要有( )
A.铁路交通不便 B.矿产资源缺乏
C.水源不足 D.工业基础差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7分)南非人口近5000万,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开放程度较高,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我国在该大洲的最大贸易对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非地区图
材料二 a、b两城市的气候统计资料表
城市 气温(℃) 降水量(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a 20.1 14.7 1 5 37
b 24.1 16.5 134 39 1009
(1)据图描述南非的地形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a、b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3)简析南非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有利条件。(6分)
27、(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位于美国本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大峡谷全长446公里,平均宽度16公里,最大深度1740米,平均谷深1600米,“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故有此名。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材料二 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富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综合性开发、全方位开发的时期,其中农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加;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1)从成因上说出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岩石类型,简要分析大峡谷的形成过程。(4分)
(2)列举M地区的历史开发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简述对土壤的影响。(6分)
(3)分析科罗拉多河上游地区的水文特征。(5分)
28.读下图,回答问题。(18分)
(1)A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试从地理位置和地形方面分析A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在右图中画出夜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据此解释A地该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8分)
(2)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较高的含水量,赋予了其口感上的清脆感。比较A、B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6分)
(3)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左)和平面排列示意图(右)。读图分析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4分)
四校高二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B A A D D C B C C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D B C D C B C A A C
26、(17分)
(1)以高原为主,东南部为山地,沿海平原面积狭窄。(3分)
(2)(共8分)a城市全年高温,降水稀少,b城市全年高温,年降水量丰富,干湿季分明。(4分)
27、(15分)
(1)(共4分)沉积岩,(1分)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先是外力沉积,后经地壳抬升,最后受流水侵蚀作用。(3分)
(3)上游支流较多,水量较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较大;河流泥沙含量高;干支流多峡谷,富水力资源;无结冰期。(5分)
(2)(共6分)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位于内陆高原;(2分)A地夏季降水比B地多,光照比B地弱,昼夜温差比B地小;(2分)A地土层比B地薄。(2分)
(3)(共4分)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增加植被;(2分)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 (  )
A. (2,0) B.(0,2) C.(1,0) D.(0,1)
2.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它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的值为 (  )
A.0 B. C.T D.-
3.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a的值为 ( )
A. B. C. D.
4.若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下图所示,则此多面体的体积是( )
A.cm3 B.cm3
C.cm3 D.cm3
5.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对任意,且都有,则正确的是( )
A. B.
C. D.
6.某人进行驾驶理论测试,每做完一道题,计算机会自动显示已做题的正确率,则下列关系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B.
C. D.
7.命题“函数是偶函数”的否定是 ( )
A. B.
C. D.
8.若不等式对一切都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9.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则的函数图像可能是( )
(10).已知α、β是三次函数f(x)=x3+ax2+2bx的两个极值点,且
α∈(0,1),β∈(1,2),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正确答案填写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1.设函数若,则 .
12.设函数,集合,则集合为________.
13.当,不等式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4. 已知F1、F2是双曲线的两焦点,以线段F1F2为边作正三角形MF1F2,若边MF1的中点在双曲线上,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15如果存在实数使不等式成立,则实数取值范围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75分)
16. (本题满分12分)如图,一个圆形游戏转盘被分成6个均匀的扇形区域.用力旋转转盘,转盘停止转动时,箭头A所指区域的数字就是每次游戏所得的分数(箭头指向两个区域的边界时重新转动),且箭头A指向每个区域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在一次家庭抽奖的活动中,要求每个家庭派一位儿童和一位成人先后各转动一次游戏转盘,得分记为(假设儿童和成人的得分互不影响,且每个家庭只能参加一次活动).
(Ⅰ)请列出一个家庭得分的所有情况;
(Ⅱ)若游戏规定:一个家庭的总得分为参与游戏的两人所得分数之和,且总得分为偶数的家庭可以获得一份奖品.请问一个家庭获奖的概率为多少?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正方形与直角梯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1)求证:平面;
 (2)求四面体的体积.
18.(本小题12分)
已知函数,,是的导函数.
(I)若,求的值;(Ⅱ)求的单调减区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中,
(I)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II)求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三次函数的导函数,,,为实数。
(1)若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12,求的值;
(2)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和1,且,求函数的解析式。
(21)(本小题共14分)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点是椭圆的一个顶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过点分别作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设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且,证明:直线过定点().
高三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D (2)A (3)B (4)D (5)B
(6)D (7)A (8)C (9)B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7. (1)证明:设,取中点,连结,
所以,. 因为,,所以,
从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即平面.………………6分
(2)解: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
所以的面积为,
所以四面体的体积. ……12分
(2)由(1)知:.
令得:
∴的单调减区间为 …………12分
。。。。12分
20.解析:(Ⅰ)由导数的几何意义=12 ……………1分
∴ ∴ ∴ …………………4分
当(0,1]时,,递减。……………9分
∴ 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
∵ ,∴ =1 ……………………11分
∵ ,
∴ ∴ 是函数的最小值,
∴ ∴
∴ = ………………13分
(21)(共14分)解:(Ⅰ)由已知可得 ,
所求椭圆方程为. ………5分
则. ………8分
由已知,所以,
即. ………10分
所以,整理得 .
故直线的方程为,即().
所以直线过定点(). ………12分
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设方程为,
设,, 由已知,
得.此时方程为,显然过点().
综上,直线过定点(). ………14分
A
B
C
D
F
E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讳法,自周以前无之,至周公立制。人生既冠,以字易明。及有爵者,死而定谥,则固以弥文矣。后世遵之,其法愈严。……汉吕后讳雉,改雉名野鸡。”由此推断,“周公”立“讳法”的真正目的是( )
A.维护皇权的不可僭越 B.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
C.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 D.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
2.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称:传统中国基层(尤其是乡村)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导致差序格局形成的制度根源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3.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 )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D.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4.史学家托尼 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说:“战后经济复苏的成功策略应该防止回到经济停滞、萧条、贸易保护主义,而且首要问题是防止失业。创建现代欧洲福利国家就是基于这些考虑。……若要恢复民主制度,就必须解决‘人民的状况’问题。”他强调的观点是( )
A.欧洲恢复民主制度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法西斯主义
B.建立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完善的表现
C.防止社会革命是战后欧洲国家复苏的首要问题
D.战后初期需要协调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以缓和矛盾与冲突
5. “中国同盟会领导和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然而同盟会在执政的3个月中出现了缺乏严格的组织,漠视民众,争夺权势,腐化堕落,丧失革命理想等现象。”这些现象中能够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的是( )
A.执政的社会基础薄弱 B.同盟会失去革命领导核心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同盟会丧失革命的先进性
6.1931年6月19日,日本陆军省与参谋本部出台的《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指出 “务使关东军首脑善体中央之方针,在今后一年里,隐忍持重,避免因排日行动引起纠纷,万一发生纠纷时,应作局部处理,努力不使范围扩大。”但9月19日,陆军中央部却接到关东军司令官的报告称:“我军正在出动主力,扫荡满铁沿线之中国军,并使之扩大化。”此材料反映出( )
A.九一八事变爆发是由于中国排日活动引起的 B.日本存在政府和军事集团二元化政治倾向
C.日本军部并未掌握政府实权 D.关东军与日本政府存在尖锐矛盾
7.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16日颁布法令,规定把“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同时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这项措施( )
①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②反映了尊重与保护私有财产的传统观念③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④说明巴黎公社普遍地实行了公有制⑤中国过渡时期的赎买政策与此有类似之处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8.据《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该现象①反映了养牛成本较高 ②反映了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③加剧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 ④不利于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③④ D.①③④
9.《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 )
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 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
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 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
10.结合所学和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①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 ②中国人口在隋唐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
③伴随新航路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 ④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在谈到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恩格斯说道:“奴隶制已不再有利,因此也就灭亡了,在这里罗马世界就陷入了绝境:奴隶制在经济上已经不可能了,而自由民的劳动却在道德上受鄙视。前者是已经不能再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后者是还不能成为这种形式。只有一次彻底的革命才能摆脱这种绝境。”这里“彻底革命”的含义是( )
A.新兴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 B.波澜壮阔的奴隶和平民起义
C.外族日耳曼人的入侵打击 D.罗马法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2.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该政策能引起百姓就业、私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一轮又一轮的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也必然会出现高通胀……。与“该政策”体现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
A.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B.奥巴马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C.里根政府控制货币发行量 D.罗斯福新政
13. 2010年1月,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民众以2∶1的比例投票赞成保留英王。而且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 英国国王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C. 英国的渐进式发展特征 D. 英国国王是民族国家的象征
14.下图是中国近现代较长时段经济发展曲线图,对两个高峰期出现的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
A.有利的国际环境
B.中国政府的支持
C.社会制度的改变
D.“实业救国”的推动
1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主要表明( )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进展缓慢
16.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挑战正统、强调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使思想界出现了活跃的局面。以下是关于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①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促使一些士大夫反思明朝灭亡的教训并著书立说
②王朝更替而出现的权力真空,使得当时的思想自由具备了适宜的政治环境
③“西学东渐”局面出现,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④启蒙思想的传入,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反封建专制、要求个性解放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17.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而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加以运用,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以下各项是对康德此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启蒙运动就是要启发民智,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
B.启蒙运动要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人
C.启蒙运动号召人们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
D.启蒙运动号召人们和宗教神学做最彻底的决裂,走上成熟理智的道路
1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19.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一解释表明《人权宣言》的颁布( )
A.从君权神授走向了民权神授 B.彻底否定绝对的君主制
C.按卢梭的理想实行直接民主 D.推动革命迅速走向高潮
20.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 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
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
21.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的代表作是( )
A. B. C. D.
22.16世纪后期,许多欧洲罗马公教的教士远赴海外,如利玛窦到中国、沙勿略到日本。他们除了传教,也促进文化交流。这群教士前往海外传教的动机是( )
A.要打击路德教派、英国国教教派及加尔文教派的海外传教活动
B.为联络海外的罗马公教信徒,对抗日益扩张的伊斯兰教活动
C.教宗要扩张海外贸易活动,增加教会财富以继续与新教对抗
D.罗马公教欲扩大海外教区,弥补欧洲宗教改革后信徒的流失
23.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洋务运动之后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24.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B.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D.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二、材料分析题
26.(2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6分)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说明秦汉两朝法律制度依据的思想基础和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独立之初美国面临什么问题?(2分)结合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说明美国是一个“新型的共和国”。(2分)简述中国古代的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本质区别。(4分)
然而,家庭工艺技术的单子继承模式都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格局。技术的神秘性使得丧失了外来的刺激和竞争。因而,也就越来越变得保守僵化,因循守旧,不求革新和提高。同时,与世隔绝的传授,也使其得不到外来的信息,无法吸收别人的技术……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就同这种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文化传播网》
材料二 15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英国1624年制订的《垄断法 规》规定:“当任何人利用他自己的费用和企业,或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和发明,确实把任何新技术引进王国或把任何过去从未应用的发明引入,促进了贸易,有利于王国,可以授予他在合理的时期内以专利权,直到国民们学会这件事为止”,在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给予发明专利以肯定。
250年前,英国对知识产权的包会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晚年的瓦特,依靠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生活非常富庶。 ----《大国崛起》
请回答: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指出在对发明者专利权的保护方面,中西方在保护方式和目的方面有何差异?(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分析,中英两国不同的保护方式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四校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B A B C D B B A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D A B C C D D B C
26.(20分)
(1)原因: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4分)。
(4)共同之处: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6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酌情给分。)
(2)政治上软弱无力。(2分)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中国古代法律为 封建君主专制服务,体现了君主的意志;西方近代法律为资产阶级服务,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体现。(4分)
28.(14分)
(1)方式:中国通过家庭单子继承模式在家庭内部传承技术工艺;西方通过立法形式维护发明者的利益。(2分)
目的:中国维持个体手工业者对技术的独占;西方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力,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2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共50题,非选择题共5题。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1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15元,该年度货币流通次数为3 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国政府多投入2500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A.20% 25% B.20% 20% C.80% 75% D.25% 25%
2.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德兴铜矿精尾厂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依靠信息技术以强化设备管理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材料体现了
①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善于抓主要矛盾 ④善于抓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十二五”规划强调实现“两个同步”的目标,即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对“两个同步”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②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 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实现“两个同步”的目标,政府应该
①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③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④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漫画《自我陶醉》警示我们
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判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随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在距离地球343公里的太空完美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19年来,我们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顺利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次次重大跨越,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的成功对接,从哲学上说符合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 2011年我国l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陆续上市,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回落,商品房新开楼盘减少。图(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新上市商品房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8. 2012年2月,公安部作出开展打击“地沟油”犯罪“回头看”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要求把握新情况新动向新变化,突出重点,加强有针对性的排查,实施精准打击。这是政府
①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
③坚持依法执政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④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这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和则两利,分则俱伤。这说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
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弥足珍贵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法、英、德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及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该草案的一些内容有违《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叙利亚局势走向缓和。因此,中国投了反对票。中国投反对票的行为表明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和法国、英国、美国不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④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安理会成员国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1.当下城市建设中征用土地、拆迁房屋过程中的矛盾频发,抗拒拆迁的“钉子户”频现。有人指出:“如果干部把群众视为钉子,就把自己当成了锤子,用锤子去砸钉子,钉子永远是钉子;如果把群众看成亲人,付出真情去温暖,再坚硬的冰也会融化,再不配合的群众也不会变成钉子户。”这说明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③观念的转变决定了矛盾性质的转化 ④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都是人为臆造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国家环保部经过20多次修改完成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向各部委、地方环保部门等215家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并通过网站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
①体现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④能够保证公民通过网络渠道有序参与民主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 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孔子像的塑立
①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全面继承和发展
②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文化复古能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说:“儿童文学应该引领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要教会孩子感动。”她主张用优秀的儿童文学缔造快乐的“童心王国”。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优秀文化能够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感动中国人物闪耀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利于
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17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 《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提出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该文件的出台,是对我国软实力经济的加速提升,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一次重拳出击。国家出台此《决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18..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2011年8月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①文艺作品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②认识依赖于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③文艺作品源于创造者文风的转变 ④文艺创作具有自觉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11年上半年互网十大热词,包括微博打拐、福岛核危机、谣盐、个税起征点、药家鑫,塑化剂、建党伟业、京沪高铁、压力山大、咆哮体。这些词语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人的认识随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责任。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西南地区人民的“渴”望成为希望;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矿井下生命存活的渺茫变成生还的奇迹。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蕴涵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 近一段时期以来,公共舆论出现了“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等“被”现象。所谓“被增长”,就是说实际没有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却增长了,使我们都被统计数字“幸福”地笼罩着。越来越多的“被”现象的出现对政府的启示是
A.政府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B.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C.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2、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在加入一些国际刑事公约之后,愈来愈感觉到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不适应海内外形势的需要,2012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始就《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新增逼供获得言词证据一律排除,证人强制出庭直系亲属除外等一系列条款。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23.反腐问题一直是网友关注焦点。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也渐为反腐倡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公民在通过新兴媒体反腐的过程中,应
①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②是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③可以公开自由发表意见 ④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4.小李是某企业的会计,他经常面对“产品制造成本”“工人工资”“税款”“市场批发价”等词。这些“词”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环节分别是
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B.生产、分配、分配、交换
C.分配、交换、分配、消费 D.生产、分配、分配、消费
25. 进入2012年,最让人期待的无疑是《宫2》,可是随着热播的进行,却激起了很多网民的不满。很多网民认为:《宫1》大红的基础上,快马加鞭的成果《宫2》完全是为了吸引目光搞出一堆没什么真实感内容感的东西,只是变着法拍的偶像剧,剧情极其老套狗血,一部剧里面可以看到n部剧的影子。这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③立足实践,面向大众 ④文化创新
A.①④ B.③④ C.③④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50分)
材料二、2011年 5月24日,国务院六大部委领导齐聚北京,直面食品安全问题。针对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问题,强调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重点整治严厉打击的措施,既严格的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又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监管执法责任,共同来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国务院六大部委领导直面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依据。(9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我国政府如何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发生?(12分)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税费负担重、用工成本高、融资成本高、原材料价格高、欧美国家经济低迷等因素使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从2011年9月起,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
材料一:
表一:2010年一家生物化学技术公司一年的税费账单(单位:万元)
所得税 增值税 营业税 流转税附加 印花税契税 社会保险费 原料检测费
200 300 50 35 15 330 2
注:该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前六项总和占公司税前利润的48%。
表二: 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纳税人和纳税额的影响
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提高营业税起征点
受益个体工 商 户 占 原征收户 减少税收 占 原征收额 受益个体工 商 户 占 原征收户 减少税收 占 原征收额
443万户 54% 171亿元 33.4% 481万户 75% 119亿元 18%
注:表格数据以2010年为基期静态测算。去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增值税由按销售货物月销售额2000~5000元起征调整为5000~20000元;营业税由按月营业额1000~5000元起征调整为5000~20000元。
(1)表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解决小型企业发展困难,提高小型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13分)
28.德兴一中高二(12)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发现,节约1度电就当于节省了0.5千克煤;如果全国10%的打印纸是双面打印、复印,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相当于节能6.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4万吨。对此,同学们纷纷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看法。
假设你也有微博,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试着在你的微博上,围绕“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及其理由”发布一段文字。(12分)
四校月考试卷高二政治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C C B D D B D D A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C A C B A C C D B C
26.(1)(9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家六大部委领导直面食品安全问题是基于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3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发现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严厉整顿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3分)(学生回答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给分)
(2)(12分)①政府要履行维护人民的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
②政府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
⑤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发生。2分⑥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发生。(2分)
(2)政府:政府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为中小企业服务,拓宽小型企业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财政部门要提高小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减轻小企业负担(3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企业只需答5点就可)
28.(12分)(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全社会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3分)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3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3分)
(4)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分)第I卷 (满分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Andy
A. A student. B. A parent. C. A school teacher.
2. Where was the man last weekend
A. In his sister’s. B. At home. C. On 4th Street.
3. What will the boy most probably be in the future
A. A lawyer. B. A professor. C. A businessman.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bout Tom is true
A. He is working in Canada now. B. He has come back from Canada.
C. He went to Japan a few months ago.
5. What did the man tell the woman
A. There is another cat like his. B. She has mistaken it for his dog.
C. He never loosens his dog at al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8题。
6. Who are the speakers
A. A passer-by and a driver. B. A passer-by and a policeman.
C. A passenger and a taxi driver.
7. What is the woman’s destination
A. 1323 Wilson. B. 3023 Wilson. C. 4023 Wilson.
8. Why can’t the man make a U-turn
A. It is rush hour. B. The street is narrow. C. It is a one-way street.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ere did the man go this morning
A. His own garden. B. A playground. C. A park.
10. What time did the man go to the park this morning?
A. 5:30. B. 6:30. C. 7;30.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 a Chinese. B. He is a foreigner. C. He is from another city in China.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in the coming new year
A. To save money. B. To work harder. C. To lose weight.
13. What did Henry do last year
A. He got a good job. B. He stopped smoking. C. He joined a health club.
14. Who wants to have a nice vacation
A. Henry. B. Alice. C. Jeff.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is NOT true about the man
A. Water is running down his leg. B. He cannot breathe well after a walk.
C. He hasn’t been sleeping well because of the pain.
16. What has caused the trouble
A. The man doesn’t know yet. B. He was burnt by boiling water.
C. He has been losing sleep.
17. What’s the woman speaker’s name
A. Doctor Cook. B. Doctor Martin. C. Not told.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o do you think the listeners might be
A. Nurses. B. Doctors. C. Patients.
19. Which is Not allowed in the wards
A. Having soft drinks. B. No visiting in the morning. C. Smoking.
20. What program will follow this radio talk
A. A music program. B. A medical report. C. Hospital rule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number of Japanese companies increasing their investments in China is on the rise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 country is important consumption market.
A. A, an B. A, the C. The, an D. The, /
22. - May I borrow your car
- ! There is too much chance for a person to have an accident without a driving license
A. Go ahead B. No way C. Of course D. It depends
23.Off the east, the sky looked pale enough to the storm would be passing quickly.
A. suggest B. report C. prove D. explain
24. she was standing and waiting for a bus that she caught sight of the former president.
A. It was while B. As soon as C. While D. During the time when
25. - How much is for a schoolbag
- Experts say students should carry 10 or 15 percent.
A. far more, no more than B. very much, not more than
C. too much, not more than D. many more, much
26. - I didn’t find John attending the meeting.
- No one him about a meeting the following day.
A. told, there to be B. had told, there to be
C. told, there was D. had told, there being
27. Quantities of precious jewel found burned in the earth.
A. was, deeply B. were, deeply C. was, deep D. were, deep
28. Who if you find the product recommended by a famous star in an ad unsatisfactory
A. do you think is to be blamed B. do you think is to blame
C. you think is to blame D. you think is to be blamed
29. If he keeps doing it, he have the bonus this month I have promised.
A. won’t B. mustn’t C. shan’t D. can’t
30. The tradition idea is, though some people don’t believe, we sleep because our brain is programmed to make us do so.
A. when B. why C. how D. that
31. Snow white, though written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still children all around the world.
A. appeals to B. adapts to C. attends to D. adjusts to
32. At the back of the yard eight huge bronze statues together wit some small trees.
A. does stand B. stand C. standing D. stands
33. The millions of calculations involved, had they been done by hand, all practical value by the time they were finished.
A. could lose B. might have lost C. would have lost D. might lose
34. Nearly a month had gone by they showed some sign of going up the price for which they had held out.
A. until B. while C. before D. so that
35. - May I help you
- Yes, I’d like to try some sports jackets just like I’m wearing.
A. it B. the one C. the ones D. tha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1—5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When he was 16 years old, Josef Valentino left the Catholic school. Later he 36 in an arts focused sixth form (大学预科). At that time his mum was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which 37 him to put on a charity fashion show at his school to 38 Breast Cancer Research. It was a small project, 39 it enjoyed good reputation and it was attended by some famous 40 designers. The world-famous magazine Teen Vogue 41 the whole show.
In the same year, Josef 42 a creative company called Pollocks, which started out as an online blog. There, artists were encouraged to submit their 43 in order to get the 44 of being exhibited at Pollocks. Org. Soon the site was getting a big 45 . Realizing it was a good opportunity to 46 his company, Valentino dropped out of school to pursue his growing career as a 47 , while studying for his art A-level from home.
48 seventeen, Valentino put on his first exhibition: Blank Canvas(画布). At a gallery in London’s Carnaby Street, the public were invited to 49 whatever they wanted on a huge canvas. The show as another success, and his next, Worthless, was supported by Red Bull. Visitors were invited to the holding place in central London, bringing 50 any item they no longer 51 ; over the course of the day, artists on the site would spend the day 52 the item into something useful.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Valentino continued to help the company while building up his 53 projects. His projects have included giving a talk at the Serpentine Gallery 54 lecturing at the Festival in Galway, Ireland. In his 55 time, Valentino stops working and writes blogs to amuse himself.
36. A. practiced B. taught C. studied D. stayed
37. A. disturbed B. confused C. astonished D. inspired
38. A. help B. show C. found D. build
39. A. otherwise B. but C. because D. if
40. A. building B. dress C. hair D. wedding
41. A. refused B. accepted C. covered D. observed
42. A. set up B. put up C. gave up D. made up
43. A. shows B. books C. dresses D. works
44. A. choice B. step C. chance D. measure
45. A. blow B. failure C. degree D. success
46. A. establish B. develop C. form D. dismiss
47. A. manager B. assistant C. student D. teacher
48. A. Arranged B. totaled C. Called D. Aged
49. A. paint B. photo C. sing D. dance
50. A. out B. along C. over D. alone
51. A. ate B. drank C. used D. took
52. A. transforming B. sought C. exchanged D. contributed
53. A. public B. personal C. national D. meaningless
54. A. as long as B. as far as C. as many as D. as well as
55. A. challenging B. special C. spare D. har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Then on a late March day, one of the boys excitedly reported a robin (知更鸟) in the schoolyard. We flocked to the window to see it. “Spring’s here!” the children cried. “Let’s make a flower border for the room!”
Why not I thought. Anything to lift our spirits. This time the papers we selected were beautiful pastel (颜料) colors, with brown strips to weave into baskets. I showed the children how to weave the baskets and how to fashion all the flowers we welcome in early spring. I placed the beautifully colored papers on her desk and encouraged her to try. Then I left the children to do their own creating, and I spent the next half-hour sorting strips of paper at the back of the room.
Suddenly, Kristie came hurrying to me, her face red. “Come and see Mary’s basket,” she cried. “It’s so pretty! You’ll never believe it!” I caught my breath at its beauty. “Mary,” I said. “This is beautiful. How did you ever manage ” She looked at me with the shining eyes of any normal little girl. “My mother loved flowers,” she said simply. “She had all of these growing in our garden.”
We fastened her basket in the very center of the border at the front of the room. It remained there until school ended in June. On the last day, Mary held it carefully as she carried it out the door. Then she came running back, pulled a paper crocus (番红花) from her basket and handed it to me. “This is for you,” she said, and she gave me a hug.
I’ve kept the crocus in my desk ever since-just to remind me of Mary and of the enduring power of love and faith.
56.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writer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 She didn’t want to get close to Mary.
B. She thought Mary should leave the school.
C. She considered that she had tried her best.
D. She was concerned about Mary.
57. The writer had the children weave baskets to .
A. make them help Mary B. develop their creativity
C. have a coffee break D. talk to Mary about her condition
58. From Kristie’s red face, we know she was .
A. angry B. frightened C. depressed D. excited
59.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A. Mary was seriously sick. B. Mary wanted to please the writer.
C. Mary recovered from illness. D. Mary was treated badly.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 miracle has occurred B. How lonely a girl will be
C. Why such a lovely girl is sick with autism D. A great teacher and her students
B
We lived on the banks of the Tennessee River, and we owned the summers when we were girls. We ran here and there wildly through wet summer days that never ended. We floated down rivers of weekdays with no school, no rules, no parents, and no ideals except our fantasies. We were good girls, my sister and I. We had nothing to rebel against. This was just life as we knew it, and we knew the summers to be long and to be ours.
One day a thunderstorm blew up along the Tennessee River. It was one of so many crazy storms in such a season that make the day go dark and the humidity (湿气) disappear. First it was still and quiet. There was electricity in the air and then a heavy rain poured down as the winds rushed in. We threw open all the doors and windows.
We found the classical radio station from two towns away and turned up the bass and turned up the speakers. We let the wind blow in and churn (搅动;搅拌) our summer day around. We let the music with the roaring wind through the house. And we turned around in the wind and in the music, imagining that we were poets and dancers and scientists.
We imagined that if we could let everything-the thunder, the storm, the wind, the world into that house in the banks of the Tennessee River, we cou1d live in our summer dreams forever.
61.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writer and her sister from the underlined phrase “good girls”
A. They obeyed the rules at any time. B. They obeyed their parents only at home.
C. They obeyed the rules at school. D. They challenged the rules at school.
62. What did the writer think of her walking in her bare feet
A. Frightening. B. Delighting. C. Disappointing. D. Boring.
63.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A. The thunderstorm came from the Tennessee River.
B. There were a number of heavy storms in summer along the Tennessee river.
C. The heavy storms brought so much humidity.
D. There were strong winds during all storms.
64. Which column may the article appear in
A. Science fiction. B. Sports news. C. Literature. D. Weather report.
65. Where was the radio station
A. Two towns away. B. Three towns away.
C. Four towns away. D. Five towns away.
C
You know that I like a book if I read the whole thing in less than one day. That’s what I did with Hold Smokes, the fourth and last book in Katie MacAlister’s Aisling Grey Guardian series. I’m sometimes a bit worried about the last book in a book series because I’m scared that it might not live up to the previous books. I’m happy to say that I was not disappointed with Holy Smokes although I’m quite sad that such an enjoyable series has to come to an end.
If you haven’t read the three previous books in the Aisling Grey Guardian series, I recommend that you do before you start reading Holy Smokes. Reading it without knowing the back stories of each character will just confuse you, as MacAlister doesn’t do a lot of catch up for new readers. Also, you won’t be able to appreciate how much Aisling’s character has grown. In the first book she was a clueless thief bumbling around and getting conveniently saved by her friends.
If you’re new to the series and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events of the previous three books in the Aisling Grey Guardian series, you’ll still 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situational humor in Holy Smokes. I’m a huge fan of the series and I really regret that it had to come to an end.
66. How many books did Katie MacAlister plan to write in her Aisling Guardian series
A. Three books. B. Four books. C. Five books. D. Six books.
67. We can infer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
A. the writer likes to read short story books
B. the writer is always satisfied with the last book in a book series
C. the writer was not at all annoyed about Holy Smokes
D. the writer thinks Aisling Grey Guardian series should be ended
68. What happens in Aisling’s wedding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A. Drake tells Aisling he won’t love her.
B. Drake leaves Aisling without a word.
C. Drake decides to kill another dragon first.
D. Drake decides to find his friend first.
69. What does the writer recommend according to the third paragraph
A. Readers should just read Holy Smokes.
B. Katie MacAlister should write another book.
C. Readers should read the former books before Holy Smokes.
D. Readers should stop reading all the books by Katie MacAlister.
70. The writer may be for the end of the Aisling Grey Guardian series.
A. excited B. angry C. disappointed D. happy
D
The master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 the best-known business school label, is 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management. The traditional MBA, Harvard style, has remained largely unchanged since the 1950s, and seeks to provide a complete knowledge of business function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The graduate management programs train students to think in a particular way, teaching future business leaders how to analyze problems quickly and manage to find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m. However, business consists of more than merely dealing with numbers or finding reasonable answers to problems. Today, both companies and schools are increasingly aware that business is a human activity; it’s by and about people.
John Quelch is a business school insider who notic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s. According to Quelch, leadership is an area that schools have not fully addressed. “The basic technical training managers and is more widespread. But leadership skills are in short supply. This could become a major restriction on the speed with which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can expand,” he says.
Leadership is widely known to be hard to teach, but programs do have the ability to provide a grounding in non-business areas and personal growth. “To make graduates more effective, they need to know their own skills. Our job is not only to push financial knowledge down their throats, but to help develop them as individual persons,” explains Leo Murray, director of 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
Cranfield uses philosophy(哲学) in its key courses, which since 1997 has offered an evening lecture series including both Aristotelian and present-day thinking. Self awarenes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t the school, which will give the theme even more space. “These issues help people think,” states Murray The better you understand yourself, the better you can manage others. The Said Business School (SBS) at Oxford University champions a more integrated (综合的) approach. John Kay, SBS director, is eager to improve the intellectual power of the wider university. Access to teachers with other areas of knowledge including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he believes, could give SBS an advantage over other schools. These are surely steps in the right direction. But there is more. In future, developing a gut instinct (直觉) for business may be as important as understanding the figures.
71. Which quality of today’s MBA is highly valued
A. The ability to do case study. B.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numbers.
C. Something other than technical training.
D. A complete knowledge of business functions.
72.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
A. leadership skills can never be taught in MBA programs
B. a gut instinct for business is unreliable in decision-making
C. technical training alone is inadequate for today’s business leaders
D. traditional MBA programs stress the candidates’ working experience
73.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s limited mainly by .
A.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s B. lack of leadership skill training
C. lack of basic technical training D. unawareness of business schools
74. In Leo Murry’s opinion, how can schools turn out more effective graduates
A. By forcing financial knowledge on them. B. By teaching them leadership skills.
C. By understanding their basic skills. D. By developing them as individuals.
75. Why does Cranfield offer evening lecture series on philosophy
A. To promote the candidates’ leadership skills.
B. To compete against the Said Business School.
C. To teach philosophical meanings of finance theories.
D. To test a mor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BA education.
第II卷 (满分3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满分10分)
[1] Today, people are more conscious about their health and want to get a good body shape. This is because , it makes us feel fit and healthy. We feel good about ourselves and feel much more confident than before. Here are simple ways to get in shape fast.
[2] The first thing that needs to be done is to reduce the intake of calories. The calorie content of each meal should not be higher than 400 calories. Ideally, one is well advised to have six meals in a day. There should be a gap of three hours between each meal. Fresh vegetables, fruits, egg white, fish, chicken, breast are some of the food that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right nutrients, at the same time will help you to get in shape.
[4] Drinking 8-10 glasses of water can help in reducing fat. If you drink ice cold water, then it will burn up some extra calories from your body. This is because when you are drinking cold water, your body needs to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up to your body temperature. In this process, your body will burn up almost one calorie of fat. Drinking a glass of water before a meal will be helpful in this regard.
[5] You can get a healthy body only if your mind is free from stress. Stress can also lead to other health problems like high blood pressure, upset stomach, headaches, etc. For all these reasons, special efforts need to be taken to relax your mind.
76.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no more than 6 words)
77.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1. (no more than 6 words)
78. What does the word “this” (Line 3, Paragraph 3) 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8 words)
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words from Paragraph 4. (no more than 3 words)
During this time, nearly one calorie of fat will get from the body.
80. What health problems can stress lead to (no more than 7 words)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图面,理解其含义,然后就“表扬与成才”这一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英语短文。
要求:1、图画简述;
2、表扬的作用以及表扬与成才的关系;
3、你的观点。
注意:词数120左右。
参考词汇:大拇指 thumb
高二英语参考答案
阅读理解
56-60 DBDCA 61-65 ABBCA 66-70 BABCC 71-75 CCBDA
阅读表达
作文
It is clearly shown in the picture that an old man raises his thumb high and the boy standing on it reaches the shinning sun above, cheering.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舟楫(jí) 剽悍(piāo) 迤逦 (yǐ) 倏忽(shū)
B、溽暑(rù) 刹那(shà) 修葺(qì) 踯躅(zhú)
C、创伤(chuāng) 召开(zhāo) 绸缪(móu) 聒噪(guō)
D、清泠(líng) 嗣位(sì) 散慢(sàn) 追究(ji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摇篮 坐镇 黄梁梦 心无旁鹜 B、炽热 慰藉 一柱香 报仇血恨
C、自诩 朗诵 座右铭 指手画脚 D、诀别 国萃 挡箭牌 金璧辉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市城区存在一些已被 的公共设施,由于未能及时拆除清理,如今成了交通的“路障”和景区的“景障”。
②看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单调,老马两口子就 着开办了老年娱乐所,为村里的老人免费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所。
③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终于可以 下来,我要暂时抛开那些曾经让自己烦恼的事情,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A、废置 核计 迟缓 B、废置 合计 弛缓
C、废止 合计 迟缓 D、废止 核计 弛缓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实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直在各自的领域安之若素,日益电子化可能是未来的阅读趋势,而纸质书籍的优良属性也难以被取而代这。
B、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形象得到整体提高。
C、受惠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快人心,在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交出满意答卷的有百余家。
D、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完整,语言简洁通俗,平易近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经济复苏力度强于预期,但发达国家复苏力度相对疲弱,确保财政正常运行是许多发达国家日前的当务之急。
B、我们要把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好、领悟好、贯彻好,明确工作任务,卓有成效地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C、竞聘考核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对于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干部的确会感到压力很大。
D、许多相声迷十分推崇郭德纲,因为不仅他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一颗甘愿为底层百姓表演的热心。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天,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袭人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受到严重挫伤,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膝,眼睛含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了那篇有名的《芙蓉女儿诔》。(《红楼梦》)
B、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脚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院》)
C、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宗。(《家》)
D、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三国演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也谈油画的本土化问题
我国引进西洋油画已有百年历史,油画“民族化”一直是主导我国油画发展的重要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油画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手艺,对其深层的民族特性,包括孕育、生长油画的文化环境,历史、人性方面和东方民族迥异的种种特点,均认识不足。
对于油画这个外来画种,仅是技术这个低级层面就有不少难题。油画教育的早期阶段,注重规范打基础是必要的。中国人不缺少聪明,也不乏精工细致的能力。只要受到训练,掌握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并参照他们的感官视觉审美,那么,中国人应该一样能画油画。
中国的油画是继续向西方学习呢,还是走出西方,自立门户 向西方学习的理由是存在的:源于西方油画艺术体系的材质、技法、价值评定标准的规律性,决定画家个体应该在相当时段,进行全然不同于中国画规律的训练学习和观摩领悟,以期掌握油画技法,尤其是格调品位的要领。有这个学习过程与否,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当然,决定艺术品位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遑多论。
油画这个号称“架上”的艺术,今天在竞相追求时尚的西方艺术界,明显地式微(泛指事物衰落)了。西方有人觉得架上艺术“死亡”了,中国人说:哪有这回事?“人弃我取”,反倒画得更欢了。我想,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和迅速积累的社会财富,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广阔天地;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也不会笔直平坦。
当年“民族化”命题的提出,反映了一种使命感,一种要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服务的精神,一种担当态度,可是当下具此心态的画家有多少 而要达到“民族化”更要求画家具备民族文化的广泛、深度的修养、理解和情感,但今天许多画家的情况和吴作人、常书鸿、艾中信一辈的画家们相较已大不相同。此外,“民族化”基本上是一个学术命题,需要以公认的作品来回答的命题,因此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宽裕、有利于学术探讨的社会条件、学术环境,更需要画家有一个远离浮躁、沉潜艺术、安于寂寞的心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关于“西洋油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洋油画”不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手艺,而且是有着深层的民族特性的艺术。
B.“西洋油画”讲究立体、空间、明暗、色彩等观念,与中国油画迥然不同。
C.“西洋油画”的材质、技法、价值评定标准决定了油画的学习不是个简单的过程。
D.在今天竞相追求时尚的西方艺术界,有的人认为“西洋油画”已失去生命力了。
8、下列关于油画“民族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在中国油画的发展有了新机会和广阔天地,但“民族化”的道路不会平坦。
B.油画“民族化”虽然一直影响着我国油画的发展,但迄今未形成统一的成功标准。
C.当年油画“民族化”的提出,折射出那个时代画家的使命感和担当态度。
D.作为学术问题的油画“民族化”,只能从公认的好作品中寻找真正的答案。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20世纪早期,中国人因为传统的线型观念的影响,不懂得西方油画。
B.中国人凭借聪明才智和正规训练,可以和西方人一样画油画。
C.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画家静心创作出油画佳作不是件容易的事。
D.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作品,说明我国画家有能力创作出油画成功之作。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专)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犯法被处死
B、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寝:搁置不理
C、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 故:缘故
D、法其形貌 法:模仿、仿照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B、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C、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D、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第II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4分)
译文:
(2)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4分)
译文:
(3)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①井,三年从事亚夫②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元亮:陶渊明的字。其诗中有“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句子。②亚夫:指汉代的周亚夫。他屯兵柳营,军纪严明,后世用“细柳营”或“柳营”指军营。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尾联中的“游人意”具体指什么?请根据全诗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
15、古诗文填空(5题任选4题,8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
(2) ,乾坤日夜浮。戎马关山北, 。
(3)春水碧于天, 。垆边人似月, 。
(4) ,檐雅高啄;各抱地势, 。
(5)叶上初阳干宿雨, , 。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抬头却见对岸立着一堵悬崖,崖壁上,阳光照出了两个红色大字:“边—城”。靠下面一点的地方,还有几个小字,被枝叶遮去大半。待得河风吹来,灌木摇动了,才确切地露出三个字来:“沈—从—文”。正是这堵悬崖,正是悬崖上刻着的这几个红字,提醒我们去认真丈量六十多年来随这河水流去的许多时间。
终于到了茶峒的小街。街道是清洁的,清静的,清凉的;与那些闹市相比,甚至显得有些寥落。两旁的房屋当然是改建过的了,但格局并无大变。大多临街一个堂屋,敞开着,一览无余;老人和孩子,在日常的程序里做着各自该做的事情。
没有在茶峒多呆。汽车从河的上游某处过了桥,这时候正在前边镇口等着。我们就这样与边城道别了。汽车驶离小镇时,不知哪处院子里的一只鸭子,忽然放肆地一阵大叫。
车到凤凰。举目四顾,满城的屋檐,都翘首向天;每一个檐角上,都塑着一只凤凰:整座小城,就像是要飞起来的样子。
我们只用了不过几十分钟的时间,就读完了旧屋主人几十年起起落落的一生。在那些展品和图示面前,我们总是步履匆忙。临了,在近出口处看到那个售书的专柜,我们的眼光才再次凝聚起来。玻璃柜台下面,是印刷精美的许多沈著图书。平装本,精装本,插图本,套装本:难以尽述。如此的规模和场面,也是沈从文在孤寂岁月里怎么也没有料到的罢。闲聊中,女售货员告诉我们,五月长假,这儿每日游客逾万!卖得最火的,也还是那本《边城》。闻此我稍稍仰起了头,轻轻地舒出了一口长气。
就是这个沈从文,在写《边城》的时候,曾在“题记”中公然表示对当时流行风气的鄙夷。然而很快他就为自己的孟浪付出了代价,当时代的重拳向他正面砸将下来的时候,他只有佝偻了身子,任满天雨雪凛然倾泻在自己头上。他断然放下了手中的笔,从此与文学断绝了关联。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头,作为罪人的沈从文,在北京某座大楼的厕所里,一丝不苟地用手指甲一点点刮去瓷砖上的污渍的时候,他能想到自己会有重新挺直身子的一天么?
接着我们从一座临时搭就的便桥跨过沅水,到对岸去。小山绿树丛生,山麓的一小块平坦处,像是从天而降似的,一块巨大的五彩石直直地矗在那里,纹丝不动。这就是沈从文的墓了。有人告诉我们,墓址原选在山脚下一处更平阔的地方,然而那块五彩石却挣脱了绳索,从山顶砰然滚落,自行栽在此处,再难撼动。沈从文墓便因之有了传奇的意味。不必推敲此说的真伪,一个人生前既受到长期的痛诋,又获得迟到的殊荣;死后,还能被编成“传奇”流布:这样的生命,也就称得上圆满了。
五彩石上,镌就两行绿色的行书:“照我思索,能认识‘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这是沈从文留给后世的箴言么?据说,沈从文的一小撮骨灰,就这样零星地撒在墓石四周的兰草之中,而墓石下面,实际上空无一物。这又有什么呢?人生原就是在有无之间穿行,要的本来就是一种寄托,一种象征,又何必坐实了具体的方式呢?
天色渐暗,周围的草树已逐渐模糊起来。从枝叶的间隙中望去,是沅水的点点波光,在一些屋檐的剪影之间凌乱地动荡……
(选自《百年美文·地域卷》,有删改)
16、从文中看,沈从文故居有哪些特点?(4分)
答:
17、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作者写沈从文墓时写了五彩石的传说,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的线索及结构。(4分)
答:
18、沈从文墓碑上的碑文“照我思索,能认识‘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这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7分)
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第一段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山巅、屋顶、岸、酉水,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并且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B、“提醒我们去认真丈量六十多年来随这河水流去的许多时间”,强调了历史无情,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C、作者写离开茶峒时,运用了以有声反衬无声的手法,通过鸭子放肆的大叫渲染了小镇的寂静。
D、在史无前例的时代里,沈从文停止了文学创作。但他坚信历史会还他以公道,他的作品也将重新受到欢迎。
E、沈从文的性格既有豁达平和的一面,也有坚韧刚直的一面,他写《边城》时曾公然鄙夷当时的流行风气,就是一例。
六、(15分)
20、请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根据“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要求:(1)以描写为主;
(2)使用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
(3)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做人要像走路,后脚抬,前脚放;做人要像走路,能前行,能后退;做人要像走路,能疾走如飞,能戛然而止。
请从上则材料中任选一个方面作文。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7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四校联考高二语文答案
1、A(B刹shà→chà;C召zhāo→zhào;D散sàn→sǎn,究jiù→jiū)
2、C(A梁→粱,鹜→骛;B柱→炷,血→雪;D萃→粹,璧→礕)
3、B(废置:认为没有用而搁在一边;废止:取消法令、制度,不再行使;合计:盘算、商量;核计:核算;弛缓:局势、气氛、心情等和缓;迟缓:不迅速,缓慢。)
6、A(不是“袭人”而是“晴雯”,《芙蓉女儿诔》改为《葬花吟》)
7、B(根据文意,和西洋油画全然不同的是“中国画”,而不是“中国油画”。)
8、D(“只能从公认的好作品中寻找真正的答案”理解错误,原文是“需要以公认的作品来回答”。)
9、A(“中国人”扩大了范围,原文说的是“许多中国人”。)
10、C(故:以前)
11、B(B动词,做。A把……作为/认为;C介词,通过/介词,趁着;D连词,表承接,于是/副词,才)
12、C
(3)苏武向来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情,多次被燕王上书辩冤,打抱不平。(得分点:“素”、“旧”、“为……所”、“讼”)
14、(1)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盎然的画面。到江上游春的游客很多,到处是笙箫之声,就连花柳、蜂蝶也在欣喜,享受着美好的春光。
作用:以乐写哀,反衬后两联所抒发的思乡之苦。
(2)游人意是指自己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归之情。作者远离家乡万里,为他人作幕僚已经三年,如今面对美好的春光,更加渴望回到家乡过陶渊明那样的生活。思归却不得,羁泊天涯的痛苦和疲惫溢于言表。
17、(1)①表达了人们对沈从文的敬仰。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2)以作者的游踪和时间的推移为顺序,依次写了洪安镇的小街、边城共峒、凤凰城的沈从文故居、沈从文墓,层次井然。
18、这句话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沈从文告诫人们,按照“我”思考的方式思考,能够了解“我”;按照“我”思考的方式思考,能看清别人。每个人的经历、阅历、世界观不同,所产生的思考也就不同,理解与认识也就不同。但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不断地思索,就能不断地成长与进步,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也就更深更透。沈从文之所以能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正是因为他能以自己的方式思考世界和人生。
19、BD(B“强调了历史无情,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错,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认真思考沈从文的一生;D“坚信历史会还他以公道,他的作品也将重新受到欢迎”错,从文中“他能想到自己会有重新挺起身子的一天吗?”“如此的规模和场面,也是沈从文在孤寂岁月里怎么也没有料到的吧”等处看,沈从文没有料到这些。)
【参考译文】
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其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谋反,而被处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让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替他抱不平,苏武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了,皇帝很怜悯他,问左右的人:“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皇帝答应了。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
甘露三年,单于谒见皇帝。皇帝想到辅佐大臣的高尚德行,于是让工匠在麒麟阁仿照他的相貌绘制画像,并署上官职和姓名。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为防控甲流在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我国科研人员已经研制生产出预防甲流的疫苗,并开始在人群中使用,下列关于甲流病毒和甲流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流病毒结构简单,只含有DNA和蛋白质
B. 甲流病毒在空气中可大量繁殖
C. 为防止培养病毒的培养基被杂菌污染,需要用高温对培养基进行彻底的灭菌处理
D. 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同样有可能感染季节性流感
2. 右图是油菜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B.种子萌发时,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元素增加
C.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很高
D.种子萌发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可溶性糖
3.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开幕,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11年8月在深圳举行,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全民运动热潮。下列关于体育运动中包含的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中血糖大量消耗,血液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素浓度增加
B.血液中对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起到缓冲作用的物质是Na2CO3
C.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听到枪声立即冲出起点,该调节主要属于体液 调节
D.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时,进行的主要是有氧呼吸,但血液中乳酸的含量也会增加
4.已知某简单但稳定的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其中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级关系是乙→丙→丁,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a时间段内,丙和丁的数量变化都增多
B.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至少有4个种群,由这些种群组成了生物群落
D.a~b时间段内,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导致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丁大量减少,导致丙增多,进而导致乙、甲减少
5.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
6.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B.细胞质中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具膜小泡发生转化
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衰老时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D.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都能生成ATP
7.下列有关酶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合成包括转录和逆转录两个过程
B.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讯速产生抗体
C.向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并不都将呈现紫色
D.效应T细胞和B淋巴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掉 ②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蓝藻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③线粒体的基因在遗传时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④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⑤线粒体、叶绿体内可以合成DNA、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9.关于右图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部位③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n/m(m>2n),则G为(pm/2n)-p个
10.下图甲表示麦芽糖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麦芽糖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B.f点时一部分麦芽糖酶没有参与催化
C.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D.若温度升高5℃,g点将下移
11.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 D.可能是男性
1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 h测定,得到图示曲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② c d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 d e区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 进行细胞呼吸的只有a b区段和f g区段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3.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
D.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14.据图所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的害虫比例B点比A点高
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C.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吸收的CO2量与释放的CO2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丁图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5.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低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B.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
C.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D.持续观察图3中的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可见它从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全过程
16.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相对含量) Na+ K+ Cl- HCO3- 蛋白质
① 142.00 5.00 103.00 27.00 16.00
② 147.00 4.00 114.00 30.00 1.00
③ 10.00 143.00 25.00 11.00 47.00
A.①是血浆,其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
B.②与③的成分差异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可判断是细胞内液
D.①②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3-含量较多
17.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②③④⑤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寒冷刺激引起①过程加强,进而引起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升高,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
B.X和Y具有能与甲状腺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Z具有TRH和TSH特异性受体
C.缺碘造成③降低,通过②③促进③⑤加强,引起甲状腺增生,此过程包含分级调节
D.Z具有的TSH特异性受体损坏,将造成TRH分泌量增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18.大草履虫和栉毛虫为池塘中常见的两种原生动物。在自然水域中构成捕食关系(栉毛虫以大草履虫为食物)。为了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两者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定期测量两个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二: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为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定期测量两个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实验一和实验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
(注:实线表示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虚线表示栉毛虫种群数量变化)
A.甲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丙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B.乙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丙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C.乙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丁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D.甲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丁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9.下列关于抗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抗原都具有大分子性和异物性
B.一个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C.抗原决定簇是机体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基础
D.一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20.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流表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点给一个强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发生
几次偏转,偏转方向为 ( )
A. 两次,第一次向左,第二次向右
B.两次,第一次向右,第二次向左
C.一次,向左
D. 两次,两次均向右
21.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叙述错误的是
A.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
B.达尔文是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原因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共同进化是物种多样性形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22.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
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D.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23.甲型H1N1流感大规模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1N1侵入机体后,仅有少数H1N1刺激T细胞就可以形成浆细胞
B.效应 T 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H1N1入侵的靶细胞
C.患者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H1N1病毒
D.被H1N1感染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H1N1病毒
24.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
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时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红肿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D.许多流感患者并不用药也可在一周左右痊愈,因为吞噬细胞清除了流感病毒
25.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列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
B.若M表示化合物含量,a、b、c、d表示细胞中的4种有机物,则脂质是d
C.若M表示活细胞中a、b、c、d四种主要元素的质量相对含量,则代表氧元素的为b
D.若M表示a、b、c、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群密度,其中d是科学家在某原始森林中发现的一个新物种,则其价值主要表现为间接价值
26.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血糖浓度只受激素的调节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稳定
C.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糖的激素
D. 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27. 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③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相继收缩。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A.左肌肉 B.左肌肉和中肌肉
C.中肌肉和右肌肉 D.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
28.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与人体稳态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维持着pH的稳定
B.人体肝脏、肾脏的病变都会影响到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C.某高热病人,体温持续维持在38℃,其原因是产热量高于散热量
D.水、盐代谢的平衡使细胞生活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29.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C.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 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30. 右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31.(6分)在棉花生物基地,棉花采收前,若先去除叶片的干扰,将会大幅提高机械采收棉桃(果实)的效率。如何人工去除叶片,请帮助科技工作者完成如下探究并回答问题。
1、假设:__________(填“生长素”、“赤霉素”或“脱落酸”)能促进叶柄脱落。
2、探究:(1)实验材料:棉花幼苗、空白琼脂块、含脱落酸的琼脂块、蒸馏水等。
(2)实验步骤如下图:用图示法,配合文字说明,请用文字补全下列丙图中的实验设计。
补全实验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期: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则说明假设成立。
(4)上述实验中叶片并未脱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激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对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可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长激素溶液、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血糖含量检测仪、注射器等。
分析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检测指标是血糖含量。
实验步骤:
①将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其血糖含量并作记录,作为初次测量值。
②甲组小鼠注射过量的生长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糖含量并与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④预期结果(请在坐标图中绘出两组可能出现的结果)。
⑤为探究生长激素的确是通过降低胰岛B细胞的敏感度,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构建实验思路进行二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14分)免疫调节是实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该过程属于 免疫。
(2)若X是结核杆菌,则患者彻底消灭X需要依靠a增殖分化产生的淋巴细胞来裂解 。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 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瘫痪。
(3)疫苗是免疫学的重要应用之一。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分组
将同种且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若干只。
第二步:处理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 。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第三步:统计分析
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 ,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填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特有的。
34.(18分)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该生态系统中最主要成分是 ,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 。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3)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较低,原因是

(4)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
(5)下图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下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35.(7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两种物质。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 条件下测量。
(3)由图可知,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 (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 ℃最佳。
四校零班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32. (10分)过量的生长激素 ①给两组小鼠口服大量的葡萄糖溶液 ③初次测量值
④如图所示
⑤再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发现小鼠的血糖含量很快会降低。
33.(14分)(1)体液 (2)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a(T细胞)
(3)接种病毒;接种疫苗;发病率低、存活率高;④
(2)温度 无光(或黑暗)
(3)不能 B
(4)C 25
Y_c_y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上)
1、复数
A、 B、 C、 D、
2、若则的值为
A、 B、 C、 D、
3、已知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是的前项和,且,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
A、或5 B、或5 C、 D、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280 B、292 C、360 D、372
5、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上的射影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6、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面积为
A、 B、 C、 D、
7、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A、 B、
C、 D、或
8、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12,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4
9、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的直线与相交于A、B两点,若,则=
A、1 B、 C、 D、2
10、用表示两数中的最小值,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为
A、 B、2 C、 D、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点在曲线上,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则的取值范围是 。
12、在锐角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若的值是 。
13、过抛物线的焦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A、B在轴上的正射影分别为D、C。若梯形ABCD的面积为,则= 。
14、若数列满足:对任意的,只有有限个正整数使得成立,记这样的的个数为,则得到一个新数列。例如,若数列是1,2,3,……,,…,则数列是0,1,2,…,, ….已知对任意的,,则= 。
15、选做题(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分。)
①在极坐标系中,曲线与的交点的极坐标为 。
②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及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的内角为A、B、C的对边分别为,B为锐角,向量
(1)求B的大小;
(2)如果,求的最大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为等差数列,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为数列的前项和,求证: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医生的专业能力参数K可有效衡量医生的综合能力,K越大,综合能力越强,并规定:能力参数K不少于30称为合格,不少于50称为优秀,某市卫生管理部门随机抽取300名医生进行专业能力参数考核,得到如图所示的能力参数K的频率颁布直方图:
(1)求这个样本的合格率、优秀率,并估计能力参数K的平均值;
(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出一个样本容量为20的样本,再从这20名医生中随机选出2名。
①求这2名医生的能力参数K为同一组的概率;
②设这2名医生中能力参数K为优秀的的人数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期望。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M,N分别为AB,SB的中点.
(1)求证: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动圆与定圆内切,与定圆外切,A点坐标为
(1)求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和离心率;
(2)若轨迹上的两点满足,求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当处取得极值时,若关于的方程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求证:当时,有
高二数学零班参考答案
一、选择(5分×10=50分) 1-5 AACCD 6-10 ACABD
二、填空(5分×5=25分)
(2)………………10分
……………………………………………12分
即,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于是………………………………………………………………5分
(2)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
可得从而,
……………………10分
从而………………………………………………12分
18、解:(1)各组的频率依次为0.2,0.3,0.2,0.15,0.1,0.05,
这个样本的合格率为1-0.2=0.8,优秀率为0.15+0.1+0.05=0.3。
能力参数K的平均值为25×0.2+35×0.3+45×0.2+55×0.15+65×0.1+75×0.05=43.………3分
②20名医生中能力参数K为优秀的有6人,不是优秀的有14人。
依题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则
……………10分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的期望值.……………………………………12分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2,0,0),B(0,,0),C(-2,0,0),S(0,0,),M(1,,0),
N(0,,).……4分

则………………………6分
(2)由(1)得.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取得.…………………………8分
.又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12分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20、(1)如图,设动圆C的半径为R,
则,①
,②
①+②得,
由椭圆的定义知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的椭圆,其轨迹方程为,离心率为……………………………………………………………………6分
,由④、⑤得
将代入③,得,将代入④,得所以,
所以.……………………………………………………13分
21、(1)
增区间: 减区间:……………………3分
(2)

为增函数,为减函数,为增函数……………………5分
则…………………………………………………7分
………………13分
………………………………………………14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23 K=39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
①“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等引起的
②“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
③“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④“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
⑤“厄尔尼诺”现象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⑥“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
⑦“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引起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③ D.全部
2.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以及分子结构中有四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分别是( )
A.6:7和2 B.6:7和3 C.7:8和3 D. 7:8和4
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热条件下,1molCl2与足量Fe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②12.Og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 Na
③在通常状况下,22.4LHF中的H原子数为NA
④17g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⑤1mol Na2O和Na2O2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⑥溶液中,和离子数的总和小于NA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①③⑥ D. ②⑤⑥
4.某同学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实验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如下表:
盐酸/mL 50 50 50
混合物质量/g 9.2 15.7 27.6
标准状况下CO2体积/L 2.24 3.36 3.36
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B. 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C.加入9.2 g混合物时盐酸过量 D. 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5.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及主要操作
A 苯 Br2 加苯酚过滤
B CO2 SO2 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装置洗气
C 乙酸乙酯 乙酸、水 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D CO2 CO 点燃
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KI溶液和用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
B.足量的铁屑与稀硝酸反应: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主链碳原子数均为7 个
B.能使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得活泼,被KMnO4氧化而断裂
C.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D.1mol 绿原酸通过消去反应脱去1 molH2O时,能得到6 种不同产物
(不考虑立体异构)
8.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式中的x为S4O2—6 B.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Fe2+和S2O2-3
C.当生成1 mol Fe3O4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D.当3 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9.某有机物甲经水解可得乙,乙在一定条件下经氧化后可得丙,1mol丙和2mol甲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C6H8O4Cl2)。由此推断有机物丙的结构简式为
 A.Cl—CH2CHO B.HOCH2CH2OH C.Cl—CH2COOH D.HOOC—COOH
10.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硫酸和硫酸铝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B.图乙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时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C.图丙表示t℃时稀释冰醋酸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丁可判断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11、 A、B为短周期元素,二者可以组合成多种中学生所熟知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A∶B=1∶2。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B的原子序数是( )①n+2 ②n+3
③n+4 ④n+5 ⑤n+8 ⑥n-5 ⑦n-7 ⑧n-8中的几种,其中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是
(A)①④ (B)②⑧ (C)③⑤ (D)⑥⑦
12.混合动力车在刹车和下坡时处于充电状态;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辅助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该车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采用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电解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如右图,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 == 2Ni(OH)2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刹车和下坡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 H2↑+2OH-
B.在上坡或加速时,溶液中的K+ 向甲电极迁移
C.在刹车和下坡时,乙电极增重
D.在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将减小
13. 普罗帕酮为广谱高效抗心律失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溴水或FeCl3溶液鉴别X和Y B.反应物X与中间体Y互为同系物
C.普罗帕酮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D.X、Y和普罗帕酮都能发生加成、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14 室温下,将0.1 mol L-1的NaOH溶液分别滴人体积均为0. O1 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c mol L-1的盐酸和醋酸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定前,
B图①中V(NaOH)=10 mL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图②中V(NaOH)=5mL时,溶液中
D. 图②中V(NaOH)= 1O mL时,溶液中
15、为了确保亚运会的公平、公正性,反兴奋剂检测中心决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兴奋剂的检测水平。检测中心发现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15H22ClNO2,属于芳香烃
B.该物质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1 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2 mol 氢氧化钠反应
D.该物质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取代、水解、消去反应
16.根据下列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E都是第四周期中的过渡元素,E的金属活动性比M的金属活动性强,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弱
B.反应①、②、③、④、⑤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在反应①和③中硫酸都是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C.反应④、⑥的离子方程式分别可表示为:
E 3++SCN-=E (SCN)2+ 3NH3 H2O+E3+ =E(OH)3↓+3NH4+、
D.用K2EO4、Zn可制成一种高能电池,该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EO42-+4H2O+3e- = E(OH)3+5OH-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共52分)
17(10分)金属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
(1)工业上用钛矿石(含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以下流程制得TiO2:
其中,步骤Ⅱ发生的反应为:2H2SO4 + FeTiO3 = TiOSO4 + FeSO4 + 2H2O
①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步骤Ⅱ所得FeSO4晶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加入H2O2溶液,可制得具有净水作用的铁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在步骤Ⅲ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H2O胶体,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范围。
(2)可利用TiO2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将TiO2作阴极,石墨作阳极,熔融CaO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电解TiO2制得钛,其阴极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
方法二:通过以下反应制备金属钛
① TiO2(s) + 2Cl2(g) TiCl4(g) + O2(g);△H= +151kJ/mol
② TiCl4 + 2Mg 2MgCl2 + Ti
在实际生产中,需在反应①过程中加入碳才能顺利制得TiCl4,其原因是: 。
(3)若已知:C(s) + O2(g) = CO2(g) △H= -394kJ/mol ,则由固体TiO2、固体C与Cl2气反应制取气态TiCl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8(10分).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 CO(g)+H2(g) ΔH=+131.3 kJ mol-1,
①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②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下同)。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V (CO)= V (H2) 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
E.消耗1 mol水的同时生成1 mol H2 F.容器的密度不变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
(2)水煤气再进一步反应可制取氢气。反应为H2O(g)+CO(g) H2(g)+CO2(g),某温度下该反应的逆反应平衡常数K= 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只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A.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不等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D.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右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 mol—1)的变化。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下列措施中能使c (CH3OH)减小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19.(10分)苯甲酸乙酯(C9H10O2)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 (Mr=122) (Mr=150)
颜色、状态 沸点(℃) 密度(g·cm-3)
苯甲酸* 无色、片状晶体 249 1.2659
苯甲酸乙酯 无色澄清液体 212.6 1.05
乙醇 无色澄清液体 78.3 0.7893
环己烷 无色澄清液体 80.8 0.7318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右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反应时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再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
④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对粗产物进行蒸馏(装置如右图所示),低温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⑤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 。
A.65~70℃ B.78~80℃
C.85~90℃ D.215~220℃
(3)若Na2CO3加入不足,在步骤④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4)关于步骤④中的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
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5)蒸馏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6)该实验的产率为 。
20(11分).某些高分子催化剂可用于有机合成。下面是一种高分子催化剂(Ⅶ)合成路线的一部分
(Ⅲ和Ⅵ都是Ⅶ的单体;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合物Ⅰ~Ⅲ和Ⅶ中含N杂环的性质
类似于苯环):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化合物Ⅰ合成化合物Ⅱ的反应方程式 (不
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2)下列关于化合物Ⅰ、Ⅱ和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化合物Ⅰ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B.化合物Ⅰ与金属钠反应不生成氢气
C.化合物Ⅱ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合物Ⅲ不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深液褪色 E.化合物Ⅲ属于烯烃类化合物
(3)化合物Ⅵ是 (填字母)类化合物。
A.醇 B.烷烃 C.烯烃 D.酸 E.酯
(4)写出2种可鉴别V和Ⅵ的化学试剂 。
(5)在上述合成路线中,化合物Ⅳ和V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Ⅵ和水,写出反
应方程式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21、(11分)合成纤维Z的吸湿性接近于棉花。合成Z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已知:下列反应中R、R′、R″代表烃基
(1)A的结构简式是 。
(2)B的分子式为C2H4O,其官能团的名称是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E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b.D能与Na、NaOH、NaHCO3反应
c.Q是一种水溶性很好的高分子化合物 d.G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均能水解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 种,其中一氯代物只有3种,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简式是 。(不考虑烯醇结构)
(6)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7)合成纤维Z含有六元环状结构, Z的结构简式是 。
四校零班高二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D B B A D D D A C B A C C C
. 17、(10分)
③ 1~100nm 1分
(2) TiO2 + 4e- = Ti + 2O2-_ 2分
利用高温使碳与O2反应减小O2的浓度,并利用反应放热,使生成更多TiCl4 2分
(3)TiO2(s) + 2Cl2(g) + C(s) = TiCl4(g) + CO2(g);△H= -243kJ/mol 2分
18(10分)每空2分
(1) ① △S》0 ② BDF ③K=
(2)B
(3) A
(4) A D(2分);
(5)蒸馏烧瓶(1分),锥形瓶(1分)
(6)90% (2分)
(4)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饱和Na2CO3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5) 2CH2=CH2+ 2CH3COOH+ O22CH3COOCH=CH2+2H2O
21、(11)(1)(1分)CH≡CH
(2)(1分)醛基
(3)(1分)
(4)(2分)acd(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5)(1分)4 (1分)
COOH
+ C2H5OH
H2SO4
COOC2H5
+ H2O
电子加热器
分水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