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2课我们小点儿声 教学目标: 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 能做到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教学重难点: 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懂得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安静。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大声音,有点烦 谈话导入: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录播教室上课,大家很开心、很激动对不对?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卡卡却一点都不开心,甚至说他遇到了一点儿麻烦,你们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让我们跟着下面的视频去一探究竟吧! 播放视频《噪音让他进了牢房》 3.交流:小朋友们,本来想要入睡的卡卡却被那么多的噪音充斥着耳朵,吵得他根本睡不着。如果你是卡卡,你会怎么想呢? 预设 1:我想睡觉,我明天还要上学呢! (师:是呀,如果睡不好的话第二天上课就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效率就不高。) 预设 2:这些人实在太没有素质了!(师:天已经黑了,很多人都要准备睡觉了,卡卡的朋友们却在不断地制造噪音。) 预设 3:啊啊啊,我的小宇宙要爆炸了!(师:视频里的卡卡就被气炸了,最后也因此进了牢房。) 4.质疑:小朋友们,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些令人难受或者不舒服的声音呢? 预设 1:我家楼上总是有扔东西的声音、拍皮球的声音。(师:当你想安静地学习或者睡觉时,这种声音真的很令人难受。) 预设 2:每次下课的时候,总能听见同学们吵闹的声音,让我没有办法安静地读书。(师:是呀,读书的时候最需要安静了。这样我们才能全身心地走进书中,感受书香。) 预设 3:在马路上经常会听到汽车的连续鸣笛声。(师:汽车的鸣笛声是一种噪声污染,让人听了感觉很不舒服。) 5.交流:你想对这些制造噪音的人说些什么呢? 预设 1:你们这样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别人的正常生活,是不文明的。(师:是呀,社会的文明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力量。) 预设 2:你们制造噪音的时候就没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师:那这些噪音是谁制造的?播放视频《教室里的你们》,学生观看视频。 师:需要小点儿声的仅仅是同学们刚刚说的你们吗?其实需要小点儿声的还是我们大家。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个单元的《我们小点儿声》。 (师板书课题:我们在公共场所我们小点儿声)学生齐读课题。 环节二:做个小小调音师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在什么地方需要小点儿声呢?怎样小点儿声呢?大家别着急,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出示调音器自我介绍) 师:快用我们最热烈的掌声,把它请到我们的黑板上来吧!(在黑板上张贴卡通调音器图片) 师:懂礼貌的你们和调音器初次见面,应该主动地和调音器打招呼吧,不过在打招呼之前你要仔细思考,你想用几级音量和它打招呼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时调动调音器标识) 预设 1:用一级音量,和调音器初次见面,声音太大可能会把它吓到,所以要小点儿声。(师:你真是调音器贴心的好朋友,它一定很喜欢你!) 预设 2:用 2级音量,因为 2级音量是正常音量。(师:是的,正常音量能保证调音器听见你说的内容。) 预设 3:学生做打招呼的动作。(师:这个小朋友用他的动作跟调音器打了个招呼,这是几级音量呀?学生回答 0级音量。)师:在公共场所的时候不一定要大声说,也可以用手势、微笑来代替,也能起到打招呼的效果。 4.师:小朋友们,跟调音器认识了,你就是小小调音师了!接下来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这些调音师,看看你们合不合格。 5.小组活动:教师出示场景图片(医院、教室和走廊、图书馆),同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讨论并记录在这些场所我们用几级音量最合适,为什么?(师:大家一定要注意把原因说清楚!) 6.汇报交流: 预设 1:在图书馆里应该用 0级音量或者是 1级音量最合适,这样才不会吵到别人。(师:是的,同学们都知道在读书的时候只有静心阅读才能有所收获,我们都希望在读书的时候安安静静,不受别人的打扰。所以用 0级音量或者是 1级音量最合适。) 预设 2:在医院里住着许多病人,他们需要充足的休息和安静的环境才能好得更快,2级音量或者是 1级音量最合适,这样才不会吵到休息的病人。(师:是呀,大家都有过生病的体验,生病的时候如果再听到吵闹的声音的话,我们的心情会更糟糕,病自然也就好得慢。)预设 3:在教室或者是在教室的走廊上,我们也要 2级音量或者是 1级音量最合适,因为教室里可能有需要读书的同学,走廊里发出太大的声音也不文明。 师小结:是呀,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从你们的话语中杨老师感受到你们对周围人的尊重和关爱,“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相信你们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爱。 游戏:高低音老师拿出卡片分别出示 AB面,出 A面时,同学们要小声说出 A面的字,出 B面时要大声说出 B面的字。(师生互动) 师:小朋友们已经可以控制自己说话的高低音了,那还有一些大的声音我们该如何调小呢?环节三:大声音怎么调小? 播放音频《吵闹的教室》 师:我们同学们都把耳朵捂上了,其实啊这些声音就来自于我们的教室,有同学们下课吵闹的声音,推拉门、桌子、板凳的声音,小组讨论的声音,这些噪音混合在一起让我们觉得很不舒服,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把这些声音变小呢? 活动一:请一位学生来开关教室门,其它学生观察其动作。 师小结:同学们,这位同学的动作很轻,所以他关门的声音就很小。其实,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就能把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噪音降低,只要我们------动作轻点儿,声音就能小点儿。(教师边说边展示黑板贴) 活动二:请同学们全体起立,我们轻轻地把自己的凳子推到桌子下面,我们再轻轻地拉开凳子坐下去。 师:你们看,我们这次的声音啊就比我们刚进入教室的时候轻一些。(播放刚刚进入教室的录音,激起学生的对比感受。) 活动三: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同位间讨论一下我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应该把我们的音量调到几级比较合适呢?学生汇报交流结论,师接着问:除了降低我们的音量,我们还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是啊,我们还可以设置音量提醒监督员来提醒大家,保证我们在小组活动的时候组和组之间不受干扰。 过渡:其实,我们还可以用警示贴的方法在我们所需要提醒大家保持安静的地方放置警示贴。(出示警示贴) 8.提问:孩子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警示贴吗?这些警示贴都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和认识警示标志,寻找警示标志出现在什么场所的过程,也是让学生知道如何降低音量,从而产生对公共场合应低声说话、保持安静的认同。 9.提问:同学们,有些地方虽然没有警示标志,但是也要小点儿声。如:公交车、电影院、办公场所。(师依次出示插图) 10.提问:这些地方需要小点儿声,是因为..... 师:是呀,这些地方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不是私人空间,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无所顾忌,要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在这些公共场所遇到大声喧哗的人,你会以怎样的方式提醒他们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你们真不愧是小小调音师,用这些办法提醒自己和周围人。 拓展绘本《声音》。小朋友们,在公共场所小点声,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更是一种社会规范,更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只有我们从自身做起,我们整个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师生共同深情朗读。(配乐)风声小了,听得见流水的声音。雨声小了,听得见小鸟的声音。我们声小了,听得见心灵的声音。在博物馆里,我们声小了,听得见文明的声音! 12.师:小朋友们,课下请你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地方也要小点儿声呢?并做一张观察表把它们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