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古代西亚国家1.位置、地形: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故有“新月沃地”之称。2.水文:沃地的东部为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这一地区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两河沿岸的农业更多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1.国家出现: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很多小国。2.国家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3.国家灭亡: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居民地区活动(成就)苏美尔人两河流域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发明了楔形文字阿卡德人希伯来人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一带曾建立希伯来王国,后来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两个王国。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希伯来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他们被统称为犹太人腓尼基人大致生活在今天黎巴嫩一带曾建立过一些古代小国,他们的造船业、航海业和商业很发达,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1.法律:《汉谟拉比法典》。(1)历史地位: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使用楔形文字)。(2)制定目的:为了维持奴隶主的统治。(3)主要内容:法典共有条文282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严格规定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规定如何处理自由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4)评价:法典内容与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有本质区别的。(5)性质(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2.文字(1)楔形文字(见课本P28表格),由苏美尔人发明。(2)腓尼基人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来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这些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3.天文历法:根据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编制了太阴历;发明七天一星期的制度。(课本P28表格)4.建筑:空中花园。据说,两河流域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而建造的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5.城市:巴比伦,乌尔,乌鲁克。(课本P28表格)一、古代西亚的发展历史(见右图)1.太阴历: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编制,太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变化规律而编制的。2.太阳历:由尼罗河流域居民(古埃及人)创制,太阳历是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而编制的。一、判断改错1.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2.《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二、选择题1.右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B.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C.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擅自把不属于自己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B.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3.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4.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太阳历④楔形文字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下列文字中,后来发展演化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拉丁字母“A、B、C”等的是( )A.象形文字B.腓尼基字母文字C.楔形文字D.图画文字6.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C.摩亨佐·达罗城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D.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7.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A.埃及文明B.巴比伦文明C.印度文明D.希腊文明三、非选择题1.(9分)观察右图,回答问题。(1)说出A、B两条河流及古巴比伦王国首都C的名称。(3分)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指出地中海东岸古代居民的名称。(2分)D:____________人 E:____________人(3)这一地区为什么有“新月沃地”之称?早期当地居民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是如何克服不利条件的?(4分)2.(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擅自把不属于自己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1)材料中的法律条文出自哪一文件?从法律条文中可以看出,该法律维护谁的利益?(3分)(2)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谈谈该文献的历史价值所在。(4分)参考答案第2节 古代西亚国家一、判断改错1.错。腓尼基人发明和传播的腓尼基字母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2.正确。二、选择题1.C 2.B 3.C 4.C 5.B 6.C 7.B三、非选择题1.(1)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巴比伦(2)腓尼基 希伯来(3)因为这里在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而且土地肥沃,故有“新月沃地”之称。(2分) 这一地区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也不稳定。早期居民利用两河河水,依靠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发展农业。(2分)2.(1)《汉谟拉比法典》。(2分) 上述法律条文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1分)(2)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文件严格规定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②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