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们小点儿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我们小点儿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教案

资源简介

12 我们小点儿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学会尊重别人,言行讲文明,愿意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形成“我要做个文明人”的观念。
行为与习惯: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小点儿声。
3.知识与技能:认识安静标志,了解哪些公共场所有“安静”标志,该怎么做。知道哪些公共场所没有“安静”标志,我们仍要小点声及原因。
4.过程与方法:在走进公共场所调查过程中,学习观察分析、整理成果的方法。在设计标志过程中,培养动手动脑创造设计的能力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安静标志”的意义,自觉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难点:理解没有安静标志的公共场所为什么要“小点儿声”,能自觉保持安静。
三.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动画激趣
谈话导入:同学们,明天就是周末了,你们想去哪里玩呀?
师相机:这么多有趣的地方,做各种各样喜欢的事情,可真让人羡慕。
观看动画,引发思考:有个憨豆先生,他周末也喜欢看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故事吧。(播放视频,学生观看)(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师相机:看来,憨豆先生的家里很吵,公园里也很吵,只有图书馆才能让他安静下来读书呀。(2)你有没有留意到动画片中图书馆的墙上贴着一张醒目的标志?你能描述一下标志的样子吗?师相机: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红色的嘴唇就像红灯一样起警示作用,用大红色提示我们不要说话,警示意思非常强烈。(3)(出示标志)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师小结:是啊,“静能生慧”,只有在安静的环境里,才能更好更快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图书馆是个时刻要保持安静的地方,是需要小点儿声的地方,憨豆先生在有规则要求的图书馆获得了安静读书的自由和幸福。(出示课题: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第二环节:观察标志,明晰含义,渗透“文明”。
小组交流,汇报成果:除了动画中见到的安静标志以外,你还在生活的哪些地方看到过安静标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外调查的结果和收获。(学生小组交流)
指生交流,相机点拨:学生交流:安静标志在哪个公共场所发现的;安静标志的样子和意义;为什么这个场所要贴安静标志。如:生交流:这是我在医院搜集的标志,这幅标志画了一个小孩在大声的吵闹嬉戏,这条斜线提示我们说不!就是不能在医院里奔跑、追逐、喊叫。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问问大家,医院里面为什么不能大声喧哗?生:医院里有病人,病人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养病,一吵闹,高血压上来了,心脏跳的急了,睡眠休息的病人也被吵醒了,不利于养病。
师:其他同学也见过这幅标志吗?你认为它提醒我们什么?(学生交流)
师小结:是啊,医院是养病的公共场所,我们要沉声静气,不肆意喧哗,给病人保持一个优良的治疗环境,利于病人的康复。......多名学生交流博物馆、会议室、美术馆等地方的安静标志,教师相机你对大头儿子在图书馆的言行举止有什么看法?(生交流对大头儿子言行的看法。)追问: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师小结:是啊,在提醒他人遵守规则要小点儿声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做到了文明,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讲文明的小公民。
认识噪音,学习法律:同学们,你知道吗?只要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声音,就是“噪音”了。公共场所轻声细语,言行有矩,不制造噪音,不仅仅是讲文明,也是在遵守法律规定。1997年3月1日我国颁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从室内或者公共区域发出严重干扰他人噪声的,由公安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我们要遵守法律规定,做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
活动:“文明借书员”
借书演示,诠释文明:现在,教室就是图书馆,讲台就是借书台,放置的书可以借来阅读。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下怎么做,其他同学一定要静观默察哦!(1)刚才这位同学借书看书的言行举止是否合适?(同学评价)(2)再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借书阅读过程。(一生演示)师小结:两位同学借书时不仅声音轻轻,还做到了轻拿轻放,既维护了环境的安静,又做到了不影响他人,真是言行文明、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好公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板书:尊重他人)“文明”“和谐”四字的要求,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一:在做中学我们班的同学正好准备了一个课本剧,生动的展示了看节目时经常遇到的情景,让我们用掌声欢迎这组同学。今天剧院有一场新版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剧(其中三个人大声说话,一人大声提醒,一人用动作小声提醒。)
刚才这几位同学在剧院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交流刚刚的情景,谁的做法是赞同的,谁的做法不合适)
我们可以再来回放刚才的情景剧,请这位女同学再做一下她刚刚的动作,大家观察。(小女生做到轻声轻手,做出“嘘~”的文明动作)小结: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个文明人的基本素质,是文明社会的一种体现。小女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其实就是在传播她那小小的文明(板书:传播文明)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提出了“文明”的要求,倡导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中国,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文明人,传播一份真文明。
第三环节:集思广益,设计标志,传播“文明”。
家乡导入,激发自豪:同学们,2017年11月17日,我们莱州市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对每个莱州人来说,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一个称号啊,我们都是文明人!国家的文明建设也离不开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点滴努力,小文明终将汇成“大文明”! (板书:大文明)
2.集思广益,设计标志:咱们一起动脑动手,设计一些美观醒目的安静标志,为我们的城市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好吗?
(1)你想给哪些没有标志的场所设计一个怎样的标志?学生交流设计构想。(2)学生动手设计。(配《花开莱州》背景音乐)(3)展示设计标志。(4)师生共同评价。
3.师小结,布置作业:同学们,你们的作品如同春风拂面,给老师送来心灵的宁静,带来美的享受。课后,让我们把一幅幅作品送给我们要张贴的场所,为建设文明莱州贡献自己的力量!
4.师生合作,讲述绘本,升华主题(播放视频):其实,自然界中,生活中,只要我们安静下来,安静聆听生活中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用心聆听,不仅能走进文明,还能感受更多与众不同的美好。安静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意义,对我们每个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咱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小视频,结束今天的课。
5.同学们,风声小了,听得见流水的声音;雨声小了,听得见小鸟的声音;博物馆里我们声小了,听得见文明的声音;医院里声小了,听得见——;图书馆声小了,听得见——;电影院声小了听得见——······小结:是啊,当我们把文明牢记心间,付诸行动,便是心灵的声音,我们能彼此听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