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2课 《孟子》三章1.课下未注释的重点词。(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2)必先苦其心志 苦:____________(3)劳其筋骨 劳:____________(4)所以动心忍性 动:_______________ 忍:____________(5)入则无法家拂士 则:____________(6)国恒亡 恒:____________2.课下注释的重点词。(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 畎亩:_____________(2)管夷吾举于士 士:_____________(3)百里奚举于市 举:_____________ 市:_____________(4)空乏其身 空乏:_________(5)行拂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____ 乱:_____________(6)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___(7)人恒过 恒过:_____________(8)衡于虑 衡:_____________(9)而后作 作:_____________(1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_____________ 发:_____________ 喻:_____________(11)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_____________ 法家:_____________ 拂:_____________ 拂士:_____________(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____________敌国:_____________ 敌:_____________3.课下未注释的重点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岂:_______________(2)一怒而诸侯惧 惧:_______________(3)是焉得为大丈大乎 是:_____________(4)子未学礼乎 子:_____________(5)往之女家 往:_____________(6)必敬必戒 必:______________ 敬:_____________(7)无违夫子 违:_______________(8)以顺为正者 顺:_______________(9)此之谓大丈夫 谓:_______________4.课下注释的重点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__________ 大丈夫:__________(2)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__________(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__________(4)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5)父命之 命:__________(6)戒之曰 戒:__________(7)往之女家 女:__________(8)必敬必戒 戒:__________(9)以顺为正者 正:__________(10)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11)富贵不能淫 淫:__________ (12)贫贱不能移 移:__________(13)威武不能屈 屈:__________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然后知____________而死于安乐也。(2)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劳其筋骨……(4)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经受艰苦磨难的益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富贵不能淫(1)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2)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3)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重点句子翻译。(1)舜发于吠亩之中。(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人恒过,然后能改。(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重点句子翻译。(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_ ????????? ②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 ③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_____ ??④丈夫之冠也_____________ ⑤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认为成为大丈夫的两条途径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4)联系实际,谈谈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孟子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 ??②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_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在列举了六个从卑微贫穷到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国家的兴亡,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4)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一个事例验证这个观点。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所以,因此 责任,职责 指示代词,此(2)使……痛苦(3)使……劳累(4)使……受到震撼 使……坚忍(5)假如(6)常2.答案:(1)兴起,指被任用 田地(2)狱官(3)选拔、任用 集市(4)财资缺乏(5)违背 扰乱(6)同“增”,增加(7)常常犯错误(8)同“横”,梗塞、不顺(9)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0)征验、表现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11)在国内 守法度的大臣 同“弼”,辅佐 辅佐君王的贤士(12)在国外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匹敌、相当3.答案:(1)副词。表示反问,怎么,难道(2)害怕,恐惧(3)这,这个(4)你(5)去,到(某地)(6)一定恭敬(7)违背(8)顺从(9)叫作,称作4.答案:(1)真正,确实 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战争停息,天下太平(3)怎么,哪里(4)行冠礼(5)教导、训诲(6)告诚(7)同“汝”,你(8)谨慎(9)准则,标准(10)遵从(11)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12)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13)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5.答案:(1)生于忧患(2)入则无法家拂士(3)必先苦其心志(4)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5)(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6.答案:(1)立天下之正位(2)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3)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7.答案:(1)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关键词:发)(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关键词:故、任、是)(3)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关键词:苦、劳、饿、拂乱)(4)(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关键词:动、忍、曾益)(5)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关键词:恒过)(6)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关键词:衡、作)(7)(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关键词:征、发、喻)(8)(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正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隐患,这个国家常常就会灭亡。(关键词:入、拂、出、敌国、恒)(9)这样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关键词:忧患、安乐)8.答案:(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关键词:惧、天下熄)(2)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关键词:女、戒、违)(3)(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关键词:广居、正位、大道)(4)实现志愿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没有实现志愿的时候,独自走自已的道路。(关键词:得、由)(5)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关键词:淫、移、屈、谓)9.答案:(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3)(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定下来,天下就太平。(4)实现志愿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没有实现志愿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5)(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6)(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7)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隐患,这个国家常常就会灭亡。解析:(1)关键词:得道、寡(2)关键词:至、畔、顺(3)关键词:惧、天下熄(4)关键词:得、由(5)关键词:动、忍、曾益(6)关键词:征、发、喻(7)关键词:入、拂、出、敌国、恒10.答案:(1)①顺从 ②使……改变 ③真正,确实 ④行冠礼 ⑤遵从;(2)①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②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3)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4)示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不能变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挫折,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跳杆,挑战它,战胜它。社会上也应多宣传这种不畏险阻、战胜困难的精神,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我们自己也应该遵守做人的准则,提高品行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1.答案:(1)①奋起,指有所作为 ②狱官 ③兴起,指被任用;(2)①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②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祸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因此灭亡。(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示例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示例二: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