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监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七下·长兴期末)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开发最早的地区,独特的山区环境造就了印第安人超凡的农业智慧。下列生产活动能体现其智慧的有( )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2021七下·长兴期末)读右图,关于该国渔业的发展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A.国土东西狭长,海岸曲折,多优良的港湾B.拥有北海道渔场,可以任意捕捞渔业资源C.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着力建设“海洋牧场”D.人口多国土小,可以多填海造地沿海围垦3.(2021七下·长兴期末)每一座城市的特色,都凝结着文明的成就。下列关于不同城市的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城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的硅谷”②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③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喷气式飞机④釜山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交易中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2021七下·长兴期末)“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 )A.通过武力征服少数民族 B.对待少数民族-视同仁C.设立机构管辖边疆地区 D.修筑长城抵御少数民族5.(2021七下·长兴期末)五代十国(902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有( )①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②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③“十国”是指南方地区十个政权④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2021七下·长兴期末)北宋制定了《方田均税条约》,“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账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材料反映颁布该法令的目的是( )A.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B.核实土地的多少好坏C.获得官僚地主的支持 D.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7.(2021七下·长兴期末)史学家黄仁宇说:“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着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澶渊之盟”体现的两个力量平衡的政权是( )A.辽——西夏 B.北宋——辽C.北宋——西夏 D.南宋——金8.(2021七下·长兴期末)“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此,元朝设立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9.(2021七下·长兴期末)下列关于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设立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B.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军民各事务C.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D.清朝大活佛转世实行金瓶掣签制10.(2021七下·长兴期末)这座城市的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这座城是( )A.杭州城 B.南京城 C.西安城 D.北京城11.(2021七下·长兴期末)发源于江苏昆山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以下属于昆曲经典剧作的有( )①关汉卿《窦娥冤》②汤显祖《牡丹亭》③孔尚任《桃花扇》④曹雪芹《红楼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2021七下·长兴期末)我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下列科技成就与简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科技成就 相关简介A 元代王桢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发明了转轮排字盘。B 北宋时期出现,利用天然磁铁做成的指南工具,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匙柄指向南方。C 明朝开始使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D 作者宋应星,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13.(2021七下·长兴期末)不同区域的人们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区域简图材料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读世界区域简图,写出乙地的地形单元名称: 。材料二中符合乙地气候特点的是 (填图①或图②)。(2)图中甲、乙两地都发展种植业,但又各具特色。简述两地种植作物和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3)丙地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 ,列举两项当地人民为克服这一困难采取的措施。14.(2021七下·长兴期末)中国古代历朝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政治制度材料二: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设枢密院分掌军权,与中书对称“二府”,又设三司分掌财权,号为“计省”,从而将相权一分为三。——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三:雍正朝的军机大臣,不过是传旨办事,对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雍正帝创立军机处,把它和奏折制度相结合,即以朱批谕旨答复臣下奏折,召见军机大臣授以政事机宜,天下庶务总归他一人处理。——吕思勉《中国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其目的。(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这一趋势有什么积极影响?15.(2021七下·长兴期末)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古代钱币的一种计量单位),皆宽民力也。一一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二:清廷在1661、1672、1678年三次发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三五十里,并规定: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移海岛盖房居住、耕种田地者,皆拿问治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1)指出材料一中宋代设立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说明当时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如何?(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并分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获得的启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在给出的生产活动中,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 ①③ ,正确。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应该是非洲的马赛人。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应该是澳大利亚的现代化牧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2.【答案】C【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国是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曲折,多优良的港湾。该国拥有北海道渔场,但不可以任意捕捞渔业资源。日本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着力建设“海洋牧场”,正确。人口多国土小,可以多填海造地沿海围垦 ,与题意不符合。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渔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使得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多;工业发达,先进的纺织工业、电子工业、造船技术和捕鱼装置为日本提供优质渔网和电子设备和悠久而丰富的捕鱼经验是日本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3.【答案】A【知识点】印度班加罗尔;韩国蔚山;巴西巴西利亚;莫斯科【解析】【分析】每一座城市的特色,都凝结着文明的成就。①科学城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的硅谷”;②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③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喷气式飞机;①②③正确。④釜山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交易中心,错误,应该是蔚山。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历史底蕴浓厚,著名的建筑是克里姆林宫;印度的班加罗尔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意大利的威尼斯,当地人开着“贡多拉”招揽游客;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布局整齐,是城市规划的典范;韩国蔚山以汽车生产能力著称。4.【答案】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由“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尽力安抚,使民族关系融洽。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是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答案】D【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故③理解错误,排除包含③的选项。D项①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代十国的知识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相关知识。6.【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ABC三项都不是材料反映颁布该法令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项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是材料反映颁布该法令的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王安石变法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答案】B【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解析】【分析】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北宋——辽是“澶渊之盟”体现的两个力量平衡的政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8.【答案】D【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元代幅员辽阔,为加强对全国广大疆域的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A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C项刺史制是汉朝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行省制是元朝设立的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行省制。知道为加强对全国广大疆域的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9.【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标志着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划。清朝时期,清朝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A项唐朝设立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0.【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皇权独尊”的空间布局。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北京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朝北京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明朝北京城的相关史实。11.【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时,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②③属于昆曲经典剧作。①关汉卿《窦娥冤》是元曲,④曹雪芹《红楼梦》是清朝小说,都不是昆曲。C项②③属于昆曲经典剧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昆曲的相关知识。识记昆曲的代表作。12.【答案】A【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A项A正确,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符合题意;B项B错误,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不符合题意;C项C错误,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不符合题意;D项D错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小说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3.【答案】(1)湄公河平原;图①。(2)甲地(美国中部大平原):旱作农业(玉米、大豆、小麦);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乙地(湄公河平原):水稻; 精耕细作的人工劳作。(3)水资源短缺; 措施: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污水净化,海水淡化;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乙地的地形单元名称:湄公河平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材料二中符合乙地气候特点的是图①。图②是温带海洋气候。(2)、根据题意,甲地(美国中部大平原):旱作农业(玉米、大豆、小麦);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乙地(湄公河平原):水稻; 精耕细作的人工劳作。(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地位于西亚,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缺水,解决缺水的措施: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污水净化,海水淡化;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点评】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的举措, 可供其他干旱地区(比如我国西北新疆等地区)借鉴的措施有:①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科技兴农;②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完善并落实水资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选种合适的农作物(耐早、附加值高);④节约、保护水资源。14.【答案】(1)三省六部制。(2)措施:在宰相之下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目的: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或加强皇权)。(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中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刑部、礼部、兵部、户部、吏部” 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2)材料二“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反映了宋朝在宰相之下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材料二“设枢密院分掌军权,与中书对称’二府’,又设三司分掌财权,号为’计省’,从而将相权一分为三” 反映了宋朝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3)本题为归纳性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有利于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故答案为:(1)三省六部制。(2)措施:在宰相之下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目的: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或加强皇权)。(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改革措施,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等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具备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15.【答案】(1)市舶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2)闭关锁国政策; 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3)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坚持改革开放。【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宋朝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市舶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2)闭关锁国政策; 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3)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坚持改革开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对外贸易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对外贸易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史实。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监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七下·长兴期末)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开发最早的地区,独特的山区环境造就了印第安人超凡的农业智慧。下列生产活动能体现其智慧的有( )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B【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人,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在给出的生产活动中,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 ①③ ,正确。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应该是非洲的马赛人。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应该是澳大利亚的现代化牧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2.(2021七下·长兴期末)读右图,关于该国渔业的发展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A.国土东西狭长,海岸曲折,多优良的港湾B.拥有北海道渔场,可以任意捕捞渔业资源C.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着力建设“海洋牧场”D.人口多国土小,可以多填海造地沿海围垦【答案】C【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国是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曲折,多优良的港湾。该国拥有北海道渔场,但不可以任意捕捞渔业资源。日本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着力建设“海洋牧场”,正确。人口多国土小,可以多填海造地沿海围垦 ,与题意不符合。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渔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使得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多;工业发达,先进的纺织工业、电子工业、造船技术和捕鱼装置为日本提供优质渔网和电子设备和悠久而丰富的捕鱼经验是日本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3.(2021七下·长兴期末)每一座城市的特色,都凝结着文明的成就。下列关于不同城市的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城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的硅谷”②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③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喷气式飞机④釜山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交易中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印度班加罗尔;韩国蔚山;巴西巴西利亚;莫斯科【解析】【分析】每一座城市的特色,都凝结着文明的成就。①科学城班加罗尔被誉为“亚洲的硅谷”;②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③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喷气式飞机;①②③正确。④釜山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交易中心,错误,应该是蔚山。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历史底蕴浓厚,著名的建筑是克里姆林宫;印度的班加罗尔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意大利的威尼斯,当地人开着“贡多拉”招揽游客;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布局整齐,是城市规划的典范;韩国蔚山以汽车生产能力著称。4.(2021七下·长兴期末)“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 )A.通过武力征服少数民族 B.对待少数民族-视同仁C.设立机构管辖边疆地区 D.修筑长城抵御少数民族【答案】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由“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尽力安抚,使民族关系融洽。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是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2021七下·长兴期末)五代十国(902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有( )①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②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③“十国”是指南方地区十个政权④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故③理解错误,排除包含③的选项。D项①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代十国的知识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相关知识。6.(2021七下·长兴期末)北宋制定了《方田均税条约》,“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账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材料反映颁布该法令的目的是( )A.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B.核实土地的多少好坏C.获得官僚地主的支持 D.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答案】D【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ABC三项都不是材料反映颁布该法令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项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是材料反映颁布该法令的目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王安石变法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2021七下·长兴期末)史学家黄仁宇说:“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着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澶渊之盟”体现的两个力量平衡的政权是( )A.辽——西夏 B.北宋——辽C.北宋——西夏 D.南宋——金【答案】B【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解析】【分析】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北宋——辽是“澶渊之盟”体现的两个力量平衡的政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8.(2021七下·长兴期末)“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此,元朝设立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答案】D【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元代幅员辽阔,为加强对全国广大疆域的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A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C项刺史制是汉朝实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行省制是元朝设立的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行省制。知道为加强对全国广大疆域的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9.(2021七下·长兴期末)下列关于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设立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B.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军民各事务C.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D.清朝大活佛转世实行金瓶掣签制【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这标志着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划。清朝时期,清朝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A项唐朝设立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0.(2021七下·长兴期末)这座城市的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这座城是( )A.杭州城 B.南京城 C.西安城 D.北京城【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构建出一个“普天之下,皇权独尊”的空间布局。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北京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朝北京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明朝北京城的相关史实。11.(2021七下·长兴期末)发源于江苏昆山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以下属于昆曲经典剧作的有( )①关汉卿《窦娥冤》②汤显祖《牡丹亭》③孔尚任《桃花扇》④曹雪芹《红楼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时,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②③属于昆曲经典剧作。①关汉卿《窦娥冤》是元曲,④曹雪芹《红楼梦》是清朝小说,都不是昆曲。C项②③属于昆曲经典剧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昆曲的相关知识。识记昆曲的代表作。12.(2021七下·长兴期末)我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下列科技成就与简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科技成就 相关简介A 元代王桢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发明了转轮排字盘。B 北宋时期出现,利用天然磁铁做成的指南工具,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匙柄指向南方。C 明朝开始使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D 作者宋应星,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A项A正确,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符合题意;B项B错误,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不符合题意;C项C错误,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不符合题意;D项D错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小说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要求识记基础史实。二、非选择题13.(2021七下·长兴期末)不同区域的人们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区域简图材料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读世界区域简图,写出乙地的地形单元名称: 。材料二中符合乙地气候特点的是 (填图①或图②)。(2)图中甲、乙两地都发展种植业,但又各具特色。简述两地种植作物和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3)丙地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 ,列举两项当地人民为克服这一困难采取的措施。【答案】(1)湄公河平原;图①。(2)甲地(美国中部大平原):旱作农业(玉米、大豆、小麦);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乙地(湄公河平原):水稻; 精耕细作的人工劳作。(3)水资源短缺; 措施: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污水净化,海水淡化;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乙地的地形单元名称:湄公河平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材料二中符合乙地气候特点的是图①。图②是温带海洋气候。(2)、根据题意,甲地(美国中部大平原):旱作农业(玉米、大豆、小麦);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乙地(湄公河平原):水稻; 精耕细作的人工劳作。(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丙地位于西亚,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缺水,解决缺水的措施: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污水净化,海水淡化;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点评】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的举措, 可供其他干旱地区(比如我国西北新疆等地区)借鉴的措施有:①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科技兴农;②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完善并落实水资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选种合适的农作物(耐早、附加值高);④节约、保护水资源。14.(2021七下·长兴期末)中国古代历朝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政治制度材料二: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设枢密院分掌军权,与中书对称“二府”,又设三司分掌财权,号为“计省”,从而将相权一分为三。——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三:雍正朝的军机大臣,不过是传旨办事,对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雍正帝创立军机处,把它和奏折制度相结合,即以朱批谕旨答复臣下奏折,召见军机大臣授以政事机宜,天下庶务总归他一人处理。——吕思勉《中国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朝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其目的。(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这一趋势有什么积极影响?【答案】(1)三省六部制。(2)措施:在宰相之下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目的: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或加强皇权)。(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中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刑部、礼部、兵部、户部、吏部” 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2)材料二“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反映了宋朝在宰相之下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材料二“设枢密院分掌军权,与中书对称’二府’,又设三司分掌财权,号为’计省’,从而将相权一分为三” 反映了宋朝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3)本题为归纳性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有利于发展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故答案为:(1)三省六部制。(2)措施:在宰相之下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目的: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或加强皇权)。(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改革措施,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等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具备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15.(2021七下·长兴期末)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古代钱币的一种计量单位),皆宽民力也。一一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二:清廷在1661、1672、1678年三次发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三五十里,并规定: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移海岛盖房居住、耕种田地者,皆拿问治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1)指出材料一中宋代设立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说明当时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如何?(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并分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获得的启示。【答案】(1)市舶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2)闭关锁国政策; 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3)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坚持改革开放。【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宋朝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市舶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2)闭关锁国政策; 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3)开放则兴,闭关则衰;坚持改革开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对外贸易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对外贸易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史实。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监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监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