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1七下·丽水期末)“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评价的是隋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A项促进了经济交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2.(2021七下·丽水期末)唐朝农业发达,生产技术先进。该时期出现的生产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育心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一工具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舀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AC两项耧车、曲辕犁和秧马都不是灌溉工具,不符合题意;B项筒车是题干材料描述的农业工具,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筒车的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3.(2021七下·丽水期末)“万股告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这反映当时北宋实施的政策是( )A.八股取士 B.尊孔崇儒 C.重衣抑商 D.重文轻武【答案】D【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重文轻武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当时北宋实施的政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4.(2021七下·丽水期末)史论即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或科学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C.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答案】C【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解析】【分析】ABD三项都是历史事实,属于史实,不符合题意;C项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是科举制的影响,属于史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史论的区别。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或科学结论。理解史实与史论的区别,注意对基本史实的准确性的识记。5.(2021七下·丽水期末)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右图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C.张骞出使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答案】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中的“长安”“天竺”等信息,联系所学可知,贞观初年(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玄奘西行是题干图片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玄奘西行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玄奘西行的相关史实。6.(2021七下·丽水期末)某历史学习小组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史事整合成一个学习单元,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唐朝的( )A.建立与统一 B.巩固与发展 C.繁荣与开放 D.兴盛与衰亡【答案】D【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出现了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755年——763年的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ABC三项和题干关键词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兴盛与衰亡是该单元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兴盛与衰亡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2021七下·丽水期末)苏州城外的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经济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ACD三项都不是导致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项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经济繁荣是导致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8.(2021七下·丽水期末)城市凝结着文明的成就。以下城市名片描述正确的是( )A 水上都市——威尼斯 位于意大利南部,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该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也因水而忧。B IT新城——班加罗尔 位于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亚洲的硅谷”。C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发祥于西岱岛,塞纳河级缓流过全城。卢浮宫博物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就坐落在塞纳河畔。D 汽车城——蔚山 以汽车生产能力:著称于世,是韩国:的汽车制造、研发和交易中心,与韩国最大的港口孟买相邻。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韩国蔚山【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班加罗尔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韩国最大的港口是釜山。关于巴黎的说法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威尼斯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这个咸水潟湖分布在波河与皮亚韦河之间的海岸线。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倾泻着温柔。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威尼斯因“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9.洞里萨湖位于东南亚,横穿柬埔寨,与湄公河交汇。该湖湖泊面积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约为2700平方千米,6-10月则达到10 000平方千米以上。据此推测,洞里萨湖湖泊面积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气温 C.河流 D.地形【答案】A【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洞里萨湖的湖泊面积与季节有关。在6-10月,降水较多,湖泊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湖水面积较大。而到了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此时,降水较少,湖水补给量较少,湖泊面积较小。 据此推测,洞里萨湖湖泊面积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10.(2021七下·丽水期末)读下图,下列与马赛人游牧生活相关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导致降水期不同B.四季循着一定路线迁移放牧,在热带雨林区穿行C.10月到达基塔莱,等待次年湿季来临D.逐水草而居,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答案】A【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气候资料和示意图看,非洲的马赛人为了给牛寻找食物,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导致降水期不同,正确。四季循着一定路线迁移放牧,在热带草原区穿行,不是热带雨林。10月到达基塔莱,等待次年湿季来临,错误。正好相反。逐水草而居,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错误,主要受气候影响。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旱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吉塔莱)正值雨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雨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南回迁,迎接雨季的来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2021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首都巴西利亚是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国情小卡片巴西幅员辽阔,可耕的土地占全国国土的80%以上。巴西的咖啡、橡胶、烟草等作物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巴西农业的重要特色。但是巴西地多人少,生产模式粗放原始,很多作物都是广种薄收。为此巴西政府成立了巴西农牧业研究中心,积极应对农业发展问题。(1)依据图一描述巴西利亚的地理位置。(2)依据图一、二描述巴西利亚的气候特点,并说明影响该气候的地形原因。(3)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巴西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自然条件,并为巴西农业的后续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地处南半球、西半球、热带、低纬度地区,位于西经约47 度、南纬约15度;位于巴西中部的巴西高原上,远离海洋、深居内陆等(2)气候温和宜人,分千湿两季地处巴西高原,受海拔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3)地形多样,国土辽阔,可耕的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的空间与潜力大:气候多样,降水充沛,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生长: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科技兴农,转变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扩大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继续发展特色农业生产。【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巴西巴西利亚【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巴西利亚地处南半球、西半球、热带、低纬度地区,位于西经约47 度、南纬约15度;位于巴西中部的巴西高原上,远离海洋、深居内陆等。(2)、依据图一、二描述巴西利亚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宜人,分千湿两季。影响该气候的地形原因是地处巴西高原,受海拔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3)、综合上述信息,巴西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多样,国土辽阔,可耕的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的空间与潜力大:气候多样,降水充沛,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生长: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科技兴农,转变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扩大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继续发展特色农业生产。【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12.(2021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示意。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集》材料三:西汉、唐代、北宋的南北方户口数一览表。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材料四:唐后期,安史之乱与潘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变、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1)根据朝代更替顺序,将年代尺上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③ (2)概括b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3)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家?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答案】(1)唐(朝);北宋;南宋(2)政权并立,民族交融(3)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朝,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充足劳动力: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较好。【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与金的和战【解析】【分析】(1)依据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和西夏。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两宋与辽、西夏、金等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时战时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b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民族交融。(3)根据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和材料三“西汉、唐代、北宋的南北方户口数一览表”可知,我国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多靠南方;太湖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工具;南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等。故答案为:(1)唐(朝);北宋;南宋。(2)政权并立,民族交融。(3)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朝,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充足劳动力: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较好。【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朝代的更替,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表格信息。13.(2021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随着清朝君臣固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边疆治理]清朝前期 新疆 西藏 台湾设置机构或官职 A. B. C.台湾府[皇权强化]材料一: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张习孔等《明朝大事本末》材料二: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科技发展]晚明涌现了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等一批科学巨匠,但明清的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请写出表格中A、B的内容。(2)明太祖废丞相的主要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3)试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任选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伊犁将军;驻藏大臣或噶厦(2)相权威胁皇权;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动辄打压与杀戮有识之士:明朝中期与清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尖锐,不利于科技发展。经济:明清时期以农为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自然难以出现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发明和科研热潮;文化:明朝时提倡尊孔崇儒,开始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时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这些做法禁锢了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创新。外交政策:明朝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外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减少,加之清初统治者盲目自大,看不到西方近代科技革命取得的巨大进步,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结合材料一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可知,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丞相权力大,擅专威福,危及君主统治。第二问,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所以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3)①明清时,世界经济由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为主,而中国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轻商政策。抑制工商业,也就阻碍了与工商业发展相连的科技的发展;②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的关系,人伦道德,三纲五常等不适应近代科学所需的思想;③明清时的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造成压制科学;④长期以来以天朝大国自居,把外国看成番邦小国形成自满保守倾向,不重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故答案为:(1)伊犁将军;驻藏大臣或噶厦。(2)相权威胁皇权;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动辄打压与杀戮有识之士;明朝中期与清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尖锐,不利于科技发展。经济:明清时期以农为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自然难以出现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发明和科研热潮。文化:明朝时提倡尊孔崇儒,开始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时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这些做法禁锢了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创新。外交政策:明朝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外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减少,加之清初统治者盲目自大,看不到西方近代科技革命取得的巨大进步,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对新疆、西藏的管辖,明太祖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1七下·丽水期末)“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2.(2021七下·丽水期末)唐朝农业发达,生产技术先进。该时期出现的生产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育心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一工具是( )A. B.C. D.3.(2021七下·丽水期末)“万股告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这反映当时北宋实施的政策是( )A.八股取士 B.尊孔崇儒 C.重衣抑商 D.重文轻武4.(2021七下·丽水期末)史论即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或科学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C.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5.(2021七下·丽水期末)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右图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C.张骞出使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6.(2021七下·丽水期末)某历史学习小组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史事整合成一个学习单元,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唐朝的( )A.建立与统一 B.巩固与发展 C.繁荣与开放 D.兴盛与衰亡7.(2021七下·丽水期末)苏州城外的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经济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8.(2021七下·丽水期末)城市凝结着文明的成就。以下城市名片描述正确的是( )A 水上都市——威尼斯 位于意大利南部,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该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也因水而忧。B IT新城——班加罗尔 位于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亚洲的硅谷”。C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发祥于西岱岛,塞纳河级缓流过全城。卢浮宫博物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就坐落在塞纳河畔。D 汽车城——蔚山 以汽车生产能力:著称于世,是韩国:的汽车制造、研发和交易中心,与韩国最大的港口孟买相邻。A.A B.B C.C D.D9.洞里萨湖位于东南亚,横穿柬埔寨,与湄公河交汇。该湖湖泊面积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约为2700平方千米,6-10月则达到10 000平方千米以上。据此推测,洞里萨湖湖泊面积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气温 C.河流 D.地形10.(2021七下·丽水期末)读下图,下列与马赛人游牧生活相关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导致降水期不同B.四季循着一定路线迁移放牧,在热带雨林区穿行C.10月到达基塔莱,等待次年湿季来临D.逐水草而居,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2021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首都巴西利亚是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国情小卡片巴西幅员辽阔,可耕的土地占全国国土的80%以上。巴西的咖啡、橡胶、烟草等作物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巴西农业的重要特色。但是巴西地多人少,生产模式粗放原始,很多作物都是广种薄收。为此巴西政府成立了巴西农牧业研究中心,积极应对农业发展问题。(1)依据图一描述巴西利亚的地理位置。(2)依据图一、二描述巴西利亚的气候特点,并说明影响该气候的地形原因。(3)综合上述信息,分析巴西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自然条件,并为巴西农业的后续发展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12.(2021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示意。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集》材料三:西汉、唐代、北宋的南北方户口数一览表。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材料四:唐后期,安史之乱与潘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变、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1)根据朝代更替顺序,将年代尺上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③ (2)概括b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3)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家?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13.(2021七下·丽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随着清朝君臣固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边疆治理]清朝前期 新疆 西藏 台湾设置机构或官职 A. B. C.台湾府[皇权强化]材料一: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张习孔等《明朝大事本末》材料二: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科技发展]晚明涌现了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等一批科学巨匠,但明清的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请写出表格中A、B的内容。(2)明太祖废丞相的主要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3)试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任选两个方面分析)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评价的是隋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A项促进了经济交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2.【答案】B【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舀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AC两项耧车、曲辕犁和秧马都不是灌溉工具,不符合题意;B项筒车是题干材料描述的农业工具,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筒车的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3.【答案】D【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重文轻武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当时北宋实施的政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4.【答案】C【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解析】【分析】ABD三项都是历史事实,属于史实,不符合题意;C项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是科举制的影响,属于史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史论的区别。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或科学结论。理解史实与史论的区别,注意对基本史实的准确性的识记。5.【答案】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中的“长安”“天竺”等信息,联系所学可知,贞观初年(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AC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玄奘西行是题干图片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玄奘西行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玄奘西行的相关史实。6.【答案】D【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出现了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755年——763年的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ABC三项和题干关键词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兴盛与衰亡是该单元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兴盛与衰亡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ACD三项都不是导致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项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经济繁荣是导致题干变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8.【答案】C【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韩国蔚山【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班加罗尔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韩国最大的港口是釜山。关于巴黎的说法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威尼斯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这个咸水潟湖分布在波河与皮亚韦河之间的海岸线。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倾泻着温柔。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威尼斯因“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9.【答案】A【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洞里萨湖的湖泊面积与季节有关。在6-10月,降水较多,湖泊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湖水面积较大。而到了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此时,降水较少,湖水补给量较少,湖泊面积较小。 据此推测,洞里萨湖湖泊面积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10.【答案】A【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气候资料和示意图看,非洲的马赛人为了给牛寻找食物,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导致降水期不同,正确。四季循着一定路线迁移放牧,在热带草原区穿行,不是热带雨林。10月到达基塔莱,等待次年湿季来临,错误。正好相反。逐水草而居,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错误,主要受气候影响。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旱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吉塔莱)正值雨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雨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南回迁,迎接雨季的来临。11.【答案】(1)地处南半球、西半球、热带、低纬度地区,位于西经约47 度、南纬约15度;位于巴西中部的巴西高原上,远离海洋、深居内陆等(2)气候温和宜人,分千湿两季地处巴西高原,受海拔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3)地形多样,国土辽阔,可耕的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的空间与潜力大:气候多样,降水充沛,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生长: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科技兴农,转变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扩大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继续发展特色农业生产。【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巴西巴西利亚【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巴西利亚地处南半球、西半球、热带、低纬度地区,位于西经约47 度、南纬约15度;位于巴西中部的巴西高原上,远离海洋、深居内陆等。(2)、依据图一、二描述巴西利亚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宜人,分千湿两季。影响该气候的地形原因是地处巴西高原,受海拔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3)、综合上述信息,巴西成为农业大国的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多样,国土辽阔,可耕的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的空间与潜力大:气候多样,降水充沛,适合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生长: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科技兴农,转变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扩大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继续发展特色农业生产。【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12.【答案】(1)唐(朝);北宋;南宋(2)政权并立,民族交融(3)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朝,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充足劳动力: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较好。【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与金的和战【解析】【分析】(1)依据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和西夏。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两宋与辽、西夏、金等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时战时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b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民族交融。(3)根据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和材料三“西汉、唐代、北宋的南北方户口数一览表”可知,我国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多靠南方;太湖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工具;南方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等。故答案为:(1)唐(朝);北宋;南宋。(2)政权并立,民族交融。(3)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朝,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充足劳动力: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较好。【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朝代的更替,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表格信息。13.【答案】(1)伊犁将军;驻藏大臣或噶厦(2)相权威胁皇权;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动辄打压与杀戮有识之士:明朝中期与清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尖锐,不利于科技发展。经济:明清时期以农为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自然难以出现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发明和科研热潮;文化:明朝时提倡尊孔崇儒,开始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时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这些做法禁锢了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创新。外交政策:明朝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外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减少,加之清初统治者盲目自大,看不到西方近代科技革命取得的巨大进步,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结合材料一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可知,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丞相权力大,擅专威福,危及君主统治。第二问,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所以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3)①明清时,世界经济由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为主,而中国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轻商政策。抑制工商业,也就阻碍了与工商业发展相连的科技的发展;②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的关系,人伦道德,三纲五常等不适应近代科学所需的思想;③明清时的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造成压制科学;④长期以来以天朝大国自居,把外国看成番邦小国形成自满保守倾向,不重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故答案为:(1)伊犁将军;驻藏大臣或噶厦。(2)相权威胁皇权;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动辄打压与杀戮有识之士;明朝中期与清朝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尖锐,不利于科技发展。经济:明清时期以农为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自然难以出现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发明和科研热潮。文化:明朝时提倡尊孔崇儒,开始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时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这些做法禁锢了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创新。外交政策:明朝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外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减少,加之清初统治者盲目自大,看不到西方近代科技革命取得的巨大进步,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对新疆、西藏的管辖,明太祖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