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押题系列——关注PM2.5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押题系列——关注PM2.5

资源简介

2012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押题系列
——关注PM2.5
2011 年 12 月 30 日环境保护部审议通过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据此回答1—2题。
1、PM2.5的浓度超标属于哪一环境问题?( )
A.“三废”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荒漠化问题 D.生态环境问题.
2、要解决该环境问题关键是( )
A.提高人口素质 B.执法必严 C.科技 D.发展低碳经济
3、温州市政府发布了《温州市“十二五”期间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实施方案》,对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合成革等6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提出了整治方案。这有利于( )
①改善温州生态环境质量 ②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③贯彻节能减排政策 ④促进温州经济转型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广西龙江河2012年1月15日出现重金属镉含量超标,26日污染水体进入下游柳江系统,27日柳江上游河段镉浓度超标达5倍。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①龙江河的污染势必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②经济发展必然要以环境的破环为代价
③政府要加强执法力度,严处排污者
④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11年11月28日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却拒绝《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强制性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中国代表团官员12月8日表示,随着中国“十二五”期间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有望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据此回答5—7题。
5、发达国家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有( )
①持续性 ②公平性 ③共同性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6、全球气候变化实质上是( )
A.环境污染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生态环境问题 D.发展问题
7、中国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是贯彻了 方针( )
A.预防为主 B.全面推进 C.重点突破 D.综合治理
联合国人口基金2011年10月17日发布的一份简短公报说,随着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类将面临“可怕挑战”,世界人口激增使得一系列环境问题愈加恶化,资源比以前更加紧张等。据此回答8-9题。
8、上述材料说明( )
①在PRED中,人口是关键因素 ②人口结构导致资源环境问题
③人口素质低,制约经济发展 ④人口数量大影响了社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9、联合国人口基金发布公告符合联合国的哪一宗旨( )
A.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10、(12分) 2011年12月30日,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绍兴市于2012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公布了空气中PM2.5含量(当日平均值)数据。为此,某校九(1)班学生开展了一次“走近PM2.5,健康你和我”的主题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很多关于PM2.5的资料,整理如下:
资料一: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工业排放、燃油机动车尾气、道路及施工扬尘是PM2.5的三大来源。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PM2.5,比如吸烟、炒菜产生的油烟、家庭装修切割瓷砖中都有PM2.5。
资料二: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的影响,人体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能力,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1)请你根据同学们收集到的上述材料归纳出PM2.5的危害所在。(4分)
PM2.5污染大气,影响人类生存环境;(2分)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危害社会安定。(2分)
(2)有同学说,制定PM2.5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没用的,要降低PM2.5,必须限制经济发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错误所在。(8分)
制定PM2.5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有利于为保护环境提供法律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规范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分)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只有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为保护环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分)因此,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分)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今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多发,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达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一半左右。国家决定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材料二: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12月5日,共征求各类意见1500多条。
环保部就空气质量问题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说明了什么?(2分)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依法享有建议权。2分
(2)材料一说明我国面临什么环境问题,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对公民和社会有什么意义?(4分)
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分
(3)青少年能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环境做点什么?(4分)
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宣传有关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环保政策,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举报、劝阻身边的环境污染行为;可以就空气质量问题,向有关门提出建议。4分
12、材料一:2011 年 12 月 30 日环境保护部审议通过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设了 PM2.5平均浓度限值。该标准曾三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说:“我们要率先在环杭州湾地区开展 PM2.5 监测,尽量在今年 3 月向社会公布相关数据。”
链接: PM2.5 是指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又主要来源于汽车尾 气和发电厂的烟尘排放。对空气质量和 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是灰霾天气的主要成因。
空气质量新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将监测的相关数据向社会公布分别有利于增强公民哪些意识?说明了党和政府重视哪一文明建设?(3 分)
参政议政意识(或当家作主意识);环境意识(或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二:为 把“十二五”环境 保护目标和任务落 到实处,中国将积 极实施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的各项环境保护工 程;开展煤炭污染治理,并在东部空气 污染重灾区开展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同时大力发展 新能源,尽早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 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船税。
(2)材料二中的行动,对降低 PM2.5 平均浓度限值有何启示?(4 分)
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科技,发展清洁能源;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两个角 度即可 )
(3)根据链接,你能为降低 PM2.5 平均浓度限值做些什么?(3 分 )
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劝说周围的人少开私家车;参加植树造林等。
13、(13分)【关注空气质量,主动承担责任】
材料一:近年来,由于工业发展,能源消耗巨大,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剧增,住房新建、扩建和改建数量增多,导致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备受社会关注的“PM2.5”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一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有毒的颗粒物,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3分)
(2)PM2.5关注最初起于网络,各地政府快速作出的反应,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政府这样做的理由。(至少两个角度,4分)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问题产生后会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政府及时采纳民意,体现了对民意的高度重视。(或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
(3)有数据表明PM2.5在春节期间浓度较大,烟花爆竹燃放是罪魁祸首。对此,有人不以为然,认为“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请从责任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偏颇之处。(6分)
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污染确实小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1分),但是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分)只要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环境污染,无论这种污染大与小,对大家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都有危害,(2分)那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做一个环境卫士。(1分)
14、(12分)材料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 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PM2.5这类细颗粒物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灰霾形成,影响人们日常出行,还使肺病发病率成倍上升。
材料二:2012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PM2.5”首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根据材料,回答:
(1)“PM2.5”属于环境问题中的哪一问题?(2分)
环境污染问题(或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问题,2分)
(2)从气候和资源分布的角度,分析华北地区,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的原因。(4分)
华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干燥的天气不利于空气中的悬浮物沉降到地面;(2分)
华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地区,该地区不论是工业还是民用使用煤炭资源比重较大,容易产生大量的细颗粒物。(2分)
(3)结合材料,说说在我国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的必要性? (6分)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1分)。我国目前一些地区环境污染特别是PM2.5的污染严重(1分),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甚至危及到人类的健康(2分)。在我国 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有利于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2分)
15、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增设了细颗粒物(PM2.5)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吹响了综合防治PM2.5的号角。根据要求,衢州市区将在2013年3月1日前正式对外公布PM2.5数据。
【知识链接】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又称“可入肺颗粒物” ,主要来源于扬尘、燃煤和机动车污染。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开展了“PM2.5”监测,北京、南昌等地的监测数据表明冬季的“PM2.5”含量明显要高于夏季。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1)请从气候角度分析为什么北京、南昌等地冬季的PM2.5含量明显高于夏季?(2分)
北京、南昌属于季风气候(1分)。夏季降雨较多,由于雨水冲刷PM2.5含量大幅降低;冬季气温较低,导致取暖燃煤增加;冬季风风力较强,PM2.5易扩散等(1分,1点即可)
(2)结合知识链接分析国务院增设PM2.5监测指标的原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析)。(4分)
政策角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危害角度: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国情角度:存在严重的环境(大气)污染(4分。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作为衢州市民,你打算为衢州防治PM2.5做些什么?(2分)
①增强环保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宣传防治PM2.5的政策和知识。②转变生活方式,践行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主动减少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③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环保行动等(2分,2点即可,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