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一、选择题( 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属于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国家统一和发展的措施是( )①明中期戚继光、俞大猷抗倭 ②清初康熙平定西北噶尔丹叛乱③明末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④清初康熙亲征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2021八下·杭州期中)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3.(2021八下·杭州期中)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4.(2021八下·杭州期中)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出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获取黑人地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充分说明了( )A.殖民扩张与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地重要来源B.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地发展C.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D.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5.(2021八下·杭州期中)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A.明朝时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后期 D.19世纪中期6.(2021八下·杭州期中)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包括( )①根本原因都是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作用③革命后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④革命的胜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2021八下·杭州期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B.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D.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8.(2016八下·杭州期中)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张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张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有( )①都是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③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9.(2021八下·杭州期中)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1八下·杭州期中)《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个人及其发明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A.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B.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机车C.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D.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11.(2021八下·杭州期中)小明十分想知道1991年发行的这枚邮票到底是纪念哪一运动的,可它左上角残缺了,只能模糊看到“一百二十周年”“187l~1991”“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结合这些信息和那被世界无产阶级永远纪念的墙壁,请你告诉小明这一运动指的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12.揭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下列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B.《独立宣言》——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C.《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思想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13.(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表是某个地区的人口估计数字,这样的人口变化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时间(年) 白人 黑人+混血 原住民1490 0 0 50 000 0001570 138 000 235 000+25 000 9 700 0001650 725 000 815 000+644 000 910 5001825 4 349 000 4 188 000+6 252 000 8 211 300A. 拉丁美洲 B.欧洲 C.南非 D.亚洲14.(2021八下·杭州期中)一个国家进入某一重要历史阶段,通常会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标志着英国进入电气时代B.清朝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C.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序幕D.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15.(2021八下·杭州期中)“‘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此言论出自( )A.克伦威尔 B.林肯 C.俾斯麦 D.玻利瓦尔16.(2021八下·杭州期中)孙中山先生曾说:“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下列说法能印证孙中山先生观点的有( )①郑和下西洋,大大发展了明朝的海外贸易②强大的海军力量帮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③鸦片战争中,由于中国海防力量薄弱,英军沿海北上,迅速使清政府屈服④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2021八下·杭州期中)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18.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19.(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20.(2021八下·杭州期中)某班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D.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二、简答题(共5小题,共60分)21.(2021八下·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二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材料三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1)根据材料一,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是顾炎武对哪一考试形式的评价?此时的考试内容是什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2.(2021八下·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雍正材料二 永乐(明成祖年号)二年(1404),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遂下令禁民间海船……防其出入。1757年,乾隆帝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厦门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全部停止。材料三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英法等西欧封建专制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材料四 相较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明中叶即15世纪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但此后400多年,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哪两项政策?(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3)对照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材料四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原因。23.(2021八下·杭州期中)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形成新的视角和理念,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更大进步。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科技进步引领时代的潮流: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大国崛起·工业先声》(1)小明对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历程作了如下图示,请你补充完整。(2)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三大社会进步潮流(a.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b.国际工人运动;c.民族解放运动),请各举一例。(3)制度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4)综合上述探究过程,你认为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24.(2021八下·杭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材料二:如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材料三:如图是1840年英国的兵船。这些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遣唐使船、郑和宝船,昭示着交流、发展的时代旋律。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发生的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3)英国兵船的入侵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后来清政府进行的从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技术开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什么?该运动的结果如何(请用相关史实说明)。25.(2021八下·杭州期中)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在19世纪,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中国近代历史年代尺材料三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 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呢,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复兴之路》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按先后顺序)(2)阅读材料二中的年代尺,举出材料中A、B、C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3)近代历史上列强往往是通过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达到侵略的目的,那么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使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着怎样的影响?(4)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教训?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康熙平定噶尓丹叛乱不属于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排除②。B项①③④属于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国家统一和发展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的相关史实。2.【答案】C【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7、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平等,我国正处在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人们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八股取士、文字狱是题干中“思想的牢笼”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股取士、文字狱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八股取士、文字狱的有关内容。3.【答案】D【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ABC三项都不是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4.【答案】D【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欧洲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大陆屠杀印第安人,开采美洲的金银矿产,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掠夺他们的财富,进行非法的黑奴贸易,欧洲人把这些非法所得带回到欧洲,投资当地的工商业,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京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京剧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京剧的发展过程和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6.【答案】C【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美国独立战争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②③④是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要求具备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7.【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属于历史史实。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揭示历史本质的表述。ABC三项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D项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表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的理解能力。8.【答案】B【知识点】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和拿破仑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和拿破仑都是十八、十九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①错;华盛顿是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危难深刻成为领导人的,拿破仑是在反抗外国干涉过程中成为领导人的,②③对;华盛顿主导形成了1787年美国宪法,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而拿破仑则曾复辟帝制,④错。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华盛顿和拿破仑事迹的了解。9.【答案】B【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据所学知,美国人莱特兄弟于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所以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不可能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排除含③的选项。B项①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发明人。10.【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它的发明的普遍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A项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理解和分析能力。11.【答案】D【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71年,巴黎工人发动起义,1871年3月18日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它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1991年中国为纪念某个历史事件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上有“一百二十周年”“1871一1991”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结合这些信息分析,此事应该是巴黎公社。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巴黎公社和题干信息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公社的知识。应把握.解答本题要熟记巴黎公社的有关内容,重点识记巴黎公社建立的有关知识。12.【答案】D【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颁布《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肯定大革命的成果,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蓝本。A项《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错误,《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利,不符合题意;B项《独立宣言》——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错误,《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不符合题意;C项《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思想错误,《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记与灵活掌握《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史实。13.【答案】A【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分析出该地1490年全部为原住民,随后白人和黑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原住民急剧减少,可知该地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殖民者对原住民奴役和屠杀,使原住民急剧减少,劳动力缺乏,随后西方通过“三角贸易”把黑人贩卖到美洲,补充劳动力,故该地为拉丁美洲。A项拉丁美洲最可能发生题干表格的人口变化,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表格的人口变化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方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表格的能力。14.【答案】B【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A项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标志着英国进入电气时代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B项清朝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叙述正确,1690年,噶尔丹发动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战争。康熙帝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符合题意;C项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序幕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D项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注意掌握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其标志性意义。15.【答案】B【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1858年,美国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时期,将美国联邦政府比喻成要裂开的房子,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林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6.【答案】C【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从题干中的“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强调了海防的重要性。①郑和下西洋,大大发展了明朝的海外贸易,是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题意无关;②强大的海军力量帮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符合题意;③鸦片战争中,由于中国海防力量薄弱,英军沿海北上,迅速使清政府屈服,符合题意;④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了洋务运动没有是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项②③④能印证孙中山先生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本题考查我国海防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17.【答案】D【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所以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最有可能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最有可能发生题干情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并灵活运用《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8.【答案】D【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打出“自强的口号”,其主观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选D。【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影响。19.【答案】B【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历史图片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左图是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右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A项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加,符合题意;C项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错误,《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D项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使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影响。20.【答案】D【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A项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错误; 1840年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产品;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B项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错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不符合题意;C项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错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不符合题意;D项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解读最准确,依据“《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丑条约》,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文信息。21.【答案】(1)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机构:军机处。意义: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集权,使皇权达到了顶峰。(3)考试形式: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危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4)基本趋势:我国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要求具备解读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可知,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为了加强君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2)本题考查军机处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依据“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可知,“偏房”指的是军机处。根据所学知识,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皇权进一步加强;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3)本题考查八股取士,要求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可知,反映的是八股取士的危害。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种科举制度被称为“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4)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要求具备综合、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综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纵观中国历史,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故答案为:(1)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机构:军机处。意义: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集权,使皇权达到了顶峰。(3)考试形式: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危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4)基本趋势:我国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重要史实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2.【答案】(1)政策: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2)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①促进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③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等地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犯下滔天罪行。(3)①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材料一“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二“……遂下令禁民间海船……防其出入。1757年,乾隆帝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厦门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全部停止。”体现了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根据材料三“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大大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联系所学,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始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边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的开辟还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开始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故答案为:(1)政策: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2)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①促进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③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等地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犯下滔天罪行。(3)①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23.【答案】(1)A 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2)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国际工人运动潮流——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等(1871年巴黎公社等)民族解放潮流——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或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3)君主立宪制 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4)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进步、科技进步(意思相近即可)【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的扩张;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A对应的是提倡将人性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高举民主和理性的旗杆,以启蒙思想作为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因此B对应的是法国大革命。C对应的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基础一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如德国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国际工人运动,资产阶级与劳动者代表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19世纪30、4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3)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这样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结合上述材料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最终为政治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思想基础,随着政治制度的改革,代表的阶级利益需要发生了变化,反作用于思想文化和技术革新,说明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故答案为:(1)A 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C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2)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国际工人运动潮流——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等(1871年巴黎公社等);民族解放潮流——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或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3)君主立宪制;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4)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进步、科技进步。【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24.【答案】(1)大化改新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2)政治上,通过资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②经济上,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2分)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化改新;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到唐学习,回国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1640—1688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最早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济上,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3)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洋务运动时期筹建的新式海军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故答案为:(1)大化改新;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2)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②经济上,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25.【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3)《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影响:《马》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原因:①封建制度腐朽(清朝政府腐败);②经济科技落后;③军事力量薄弱等。教训示例:①落后就要挨打;②要重视发展经济;③增强综合国力;④要坚持改革开放等。【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相关知识,明确材料一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故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材料中A、B、C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分别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邓世昌黄海大战;义和团运动。(3)本题考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使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是辛丑条约》。(4)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及我们得到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再加上经济科技落后,军事力量薄弱;而与此相反的是西方列强社会制度先进,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落后性等。这让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重视发展经济;中华民族是-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要加强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等。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3)《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原因:①封建制度腐朽(清朝政府腐败);②经济科技落后;③军事力量薄弱等。教训示例:①落后就要挨打;②要重视发展经济;③增强综合国力;④要坚持改革开放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一、选择题( 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属于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国家统一和发展的措施是( )①明中期戚继光、俞大猷抗倭 ②清初康熙平定西北噶尔丹叛乱③明末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④清初康熙亲征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康熙平定噶尓丹叛乱不属于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排除②。B项①③④属于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国家统一和发展的措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的相关史实。2.(2021八下·杭州期中)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答案】C【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7、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平等,我国正处在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人们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八股取士、文字狱是题干中“思想的牢笼”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股取士、文字狱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八股取士、文字狱的有关内容。3.(2021八下·杭州期中)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答案】D【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ABC三项都不是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4.(2021八下·杭州期中)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出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获取黑人地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充分说明了( )A.殖民扩张与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地重要来源B.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地发展C.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D.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答案】D【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欧洲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大陆屠杀印第安人,开采美洲的金银矿产,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掠夺他们的财富,进行非法的黑奴贸易,欧洲人把这些非法所得带回到欧洲,投资当地的工商业,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2021八下·杭州期中)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A.明朝时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后期 D.19世纪中期【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京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新剧种京剧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京剧的发展过程和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6.(2021八下·杭州期中)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包括( )①根本原因都是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作用③革命后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④革命的胜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美国独立战争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②③④是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要求具备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7.(2021八下·杭州期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B.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D.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属于历史史实。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揭示历史本质的表述。ABC三项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D项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表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的理解能力。8.(2016八下·杭州期中)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张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张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有( )①都是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③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和拿破仑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和拿破仑都是十八、十九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①错;华盛顿是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危难深刻成为领导人的,拿破仑是在反抗外国干涉过程中成为领导人的,②③对;华盛顿主导形成了1787年美国宪法,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而拿破仑则曾复辟帝制,④错。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华盛顿和拿破仑事迹的了解。9.(2021八下·杭州期中)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据所学知,美国人莱特兄弟于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所以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不可能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排除含③的选项。B项①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发明人。10.(2021八下·杭州期中)《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个人及其发明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A.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B.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机车C.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D.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它的发明的普遍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A项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理解和分析能力。11.(2021八下·杭州期中)小明十分想知道1991年发行的这枚邮票到底是纪念哪一运动的,可它左上角残缺了,只能模糊看到“一百二十周年”“187l~1991”“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结合这些信息和那被世界无产阶级永远纪念的墙壁,请你告诉小明这一运动指的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答案】D【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71年,巴黎工人发动起义,1871年3月18日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它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1991年中国为纪念某个历史事件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上有“一百二十周年”“1871一1991”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结合这些信息分析,此事应该是巴黎公社。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巴黎公社和题干信息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黎公社的知识。应把握.解答本题要熟记巴黎公社的有关内容,重点识记巴黎公社建立的有关知识。12.揭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下列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B.《独立宣言》——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C.《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思想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答案】D【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颁布《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肯定大革命的成果,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蓝本。A项《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错误,《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利,不符合题意;B项《独立宣言》——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错误,《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不符合题意;C项《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思想错误,《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记与灵活掌握《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史实。13.(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表是某个地区的人口估计数字,这样的人口变化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时间(年) 白人 黑人+混血 原住民1490 0 0 50 000 0001570 138 000 235 000+25 000 9 700 0001650 725 000 815 000+644 000 910 5001825 4 349 000 4 188 000+6 252 000 8 211 300A. 拉丁美洲 B.欧洲 C.南非 D.亚洲【答案】A【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分析出该地1490年全部为原住民,随后白人和黑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原住民急剧减少,可知该地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殖民者对原住民奴役和屠杀,使原住民急剧减少,劳动力缺乏,随后西方通过“三角贸易”把黑人贩卖到美洲,补充劳动力,故该地为拉丁美洲。A项拉丁美洲最可能发生题干表格的人口变化,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表格的人口变化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方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表格的能力。14.(2021八下·杭州期中)一个国家进入某一重要历史阶段,通常会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标志着英国进入电气时代B.清朝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C.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序幕D.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答案】B【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A项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标志着英国进入电气时代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B项清朝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叙述正确,1690年,噶尔丹发动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战争。康熙帝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符合题意;C项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序幕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D项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注意掌握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其标志性意义。15.(2021八下·杭州期中)“‘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此言论出自( )A.克伦威尔 B.林肯 C.俾斯麦 D.玻利瓦尔【答案】B【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1858年,美国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时期,将美国联邦政府比喻成要裂开的房子,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林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美国南北战争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16.(2021八下·杭州期中)孙中山先生曾说:“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下列说法能印证孙中山先生观点的有( )①郑和下西洋,大大发展了明朝的海外贸易②强大的海军力量帮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③鸦片战争中,由于中国海防力量薄弱,英军沿海北上,迅速使清政府屈服④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C【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从题干中的“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强调了海防的重要性。①郑和下西洋,大大发展了明朝的海外贸易,是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题意无关;②强大的海军力量帮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符合题意;③鸦片战争中,由于中国海防力量薄弱,英军沿海北上,迅速使清政府屈服,符合题意;④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了洋务运动没有是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项②③④能印证孙中山先生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本题考查我国海防方面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17.(2021八下·杭州期中)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答案】D【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所以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最有可能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最有可能发生题干情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关条约》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并灵活运用《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8.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答案】D【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打出“自强的口号”,其主观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选D。【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影响。19.(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B【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历史图片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左图是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右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A项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加,符合题意;C项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错误,《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D项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使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影响。20.(2021八下·杭州期中)某班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D.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答案】D【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A项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错误; 1840年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产品;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B项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错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侵略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不符合题意;C项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错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不符合题意;D项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解读最准确,依据“《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丑条约》,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文信息。二、简答题(共5小题,共60分)21.(2021八下·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二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材料三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1)根据材料一,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是顾炎武对哪一考试形式的评价?此时的考试内容是什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答案】(1)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机构:军机处。意义: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集权,使皇权达到了顶峰。(3)考试形式: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危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4)基本趋势:我国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要求具备解读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可知,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为了加强君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2)本题考查军机处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依据“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可知,“偏房”指的是军机处。根据所学知识,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皇权进一步加强;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3)本题考查八股取士,要求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可知,反映的是八股取士的危害。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种科举制度被称为“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4)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要求具备综合、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综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纵观中国历史,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故答案为:(1)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机构:军机处。意义: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集权,使皇权达到了顶峰。(3)考试形式: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危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4)基本趋势:我国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重要史实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2.(2021八下·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雍正材料二 永乐(明成祖年号)二年(1404),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遂下令禁民间海船……防其出入。1757年,乾隆帝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厦门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全部停止。材料三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英法等西欧封建专制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材料四 相较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明中叶即15世纪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但此后400多年,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哪两项政策?(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3)对照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材料四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原因。【答案】(1)政策: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2)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①促进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③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等地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犯下滔天罪行。(3)①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材料一“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二“……遂下令禁民间海船……防其出入。1757年,乾隆帝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厦门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全部停止。”体现了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根据材料三“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大大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联系所学,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始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边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的开辟还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开始了。(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故答案为:(1)政策: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2)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①促进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③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等地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犯下滔天罪行。(3)①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23.(2021八下·杭州期中)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形成新的视角和理念,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更大进步。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科技进步引领时代的潮流: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大国崛起·工业先声》(1)小明对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历程作了如下图示,请你补充完整。(2)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三大社会进步潮流(a.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b.国际工人运动;c.民族解放运动),请各举一例。(3)制度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4)综合上述探究过程,你认为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1)A 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2)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国际工人运动潮流——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等(1871年巴黎公社等)民族解放潮流——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或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3)君主立宪制 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4)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进步、科技进步(意思相近即可)【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的扩张;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A对应的是提倡将人性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高举民主和理性的旗杆,以启蒙思想作为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因此B对应的是法国大革命。C对应的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基础一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如德国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国际工人运动,资产阶级与劳动者代表的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19世纪30、4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3)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这样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结合上述材料经济发展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最终为政治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思想基础,随着政治制度的改革,代表的阶级利益需要发生了变化,反作用于思想文化和技术革新,说明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故答案为:(1)A 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C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2)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国际工人运动潮流——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等(1871年巴黎公社等);民族解放潮流——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或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3)君主立宪制;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4)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进步、科技进步。【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24.(2021八下·杭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材料二:如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材料三:如图是1840年英国的兵船。这些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遣唐使船、郑和宝船,昭示着交流、发展的时代旋律。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发生的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3)英国兵船的入侵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后来清政府进行的从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技术开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什么?该运动的结果如何(请用相关史实说明)。【答案】(1)大化改新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2)政治上,通过资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②经济上,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2分)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化改新;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遣唐使到唐学习,回国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1640—1688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最早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济上,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3)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洋务运动时期筹建的新式海军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故答案为:(1)大化改新;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2)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②经济上,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25.(2021八下·杭州期中)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在19世纪,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中国近代历史年代尺材料三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 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呢,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复兴之路》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按先后顺序)(2)阅读材料二中的年代尺,举出材料中A、B、C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3)近代历史上列强往往是通过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达到侵略的目的,那么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使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着怎样的影响?(4)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教训?【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3)《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影响:《马》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原因:①封建制度腐朽(清朝政府腐败);②经济科技落后;③军事力量薄弱等。教训示例:①落后就要挨打;②要重视发展经济;③增强综合国力;④要坚持改革开放等。【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相关知识,明确材料一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故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材料中A、B、C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分别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邓世昌黄海大战;义和团运动。(3)本题考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使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是辛丑条约》。(4)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及我们得到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再加上经济科技落后,军事力量薄弱;而与此相反的是西方列强社会制度先进,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落后性等。这让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重视发展经济;中华民族是-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增强综合国力;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要加强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等。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3)《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原因:①封建制度腐朽(清朝政府腐败);②经济科技落后;③军事力量薄弱等。教训示例:①落后就要挨打;②要重视发展经济;③增强综合国力;④要坚持改革开放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