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导入新课2020年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报告指出,未成年人互联网行为存在五点问题需要关注:(1)互联网全面普及后,需关注城乡使用行为差异(2)网上课堂的适用性和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3)智能化产品逐渐进入未成年人生活(4)互联网流行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容小觑(5)信息时代的家庭教育和代际关系值得关注合理利用网络学习目标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学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传播网络正能量。理性参与网络生活01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运用你的经验P17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奶奶只看到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爸爸只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益处。他们都没有正确全面地看待网络。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应该理性、适度的使用网络,既要认识到网络是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又不能因沉迷网络而忽视正常的生活。视频材料: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必须做出“取舍”…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你能看懂漫画的寓意吗?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迷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沉迷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学习成绩下降,受到父母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与现实中的朋友沟通交流少了。戒掉网瘾方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暂时关闭断掉网络。让父母进行监督。《救救孩子:中国“网瘾少年”调查》以15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网瘾成瘾原因的网瘾少年为案例,通过他们内心真实的表白,反映了网瘾给家庭、社会造成的深刻危害。通过这些故事,读者会有所启迪:面临越来越充斥着暴力、血腥和色情的游戏世界,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裂变,面对分辨能力差、深陷网瘾的孩子们,家长和学校如何提供争正确的指导教育。游戏软件制造商、网吧老板在利益面前如何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不沉溺于网络1234如何做到“信息节食”?我们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做?说明网络信息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因此,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善于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的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活动:“谣言”来了1.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 ※注意信息出处,核查权威网站 ※多方验证信息,多个途径了解 ※理智辨别内容,多想想可能性 ※问他人辨真伪,向专家寻帮助 ※暴力色情恐怖,不听不信不传 ※依法行使权利,规范自身言行探究与分享P19某中学的贴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答:这种现象违背了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泄露他人隐私和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如果你是小林,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答:不会。因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2021年7月,“吨姐”自导自演路虎堵宝马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相关链接传播网络正能量02传播网络正能量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高扬主旋律。刷脸坐地铁网上捐款网上寻人中国天眼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合理利用网络学会“信息节食”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1、2020年4月25日,某辖区居民王先生到派出所报警:被“女友”骗走了30多万元。当民警进一步向王先生了解其女友情况时,除了一个不知道真假的名字,一个无法拨通的手机号和一个已经被拉黑的微信号,其余一无所知。王先生的遭遇提醒我们(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必须远离网络B.要认真分析网络信息,严防网络诈骗C.网络是自由空间,我们可以随意发布信息D.网络是虚拟空间,我们不能发布真实信息检测目标B2、调查显示当下中小学生越来越“宅”,很多人不喜欢外出与小伙伴一起活动,而是更愿意“宅”在家里,上网玩游戏、与网友聊天。对这种“网宅生活”你的看法是( )A.赞同,网络交往是当下最佳交往方式B.不赞同,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毫无意义C.赞同,网络交往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D.不赞同,应正确使用网络,重视现实人际交往D3、疫情期间,网络学习成为广大初中学生居家学习的主要方式。某校为指导络学习,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网络学习公约。该公约应该包含的内容有( )①不沉溺于虚拟时空,坚持生活自律②规划网络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③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拒绝网络交流④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尊重同学隐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4、网络是一片“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美妙境地。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可以( )A.尽情地宣泄心中的不快,用各种方法使自己心情舒畅B.将自己的网络技术发挥到极致,实现隐形人的梦C.尽情尝试网络中的各种新鲜、刺激游戏,挑战自我极限D.超越时空地享受网络资源,传播网络文明,争做合格网民D5.当前,一些人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也为公众带来巨大困扰,这些人也因此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这告诉我们()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网络具有消极作用,我们应拒绝使用网络③网络交往要恪守道德④上网时要遵守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网络生活新空间-合理利用网络.pptx 2021年7月,“吨姐”自导自演路虎堵宝马.mp4 [第一时间]国家旅游局启动文明旅游网络公益行动.mp4 [视频]观两会畅未来·为“十四五”建言献策.mp4 《滚蛋吧!谣言菌》动画宣传片_.mp4 关注青少年网络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mp4 学生使用智能手机.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