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大气压强学习重难点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大气压强大小和单位;3.了解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二、大气压的测定1.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2)实验是将大气压强转化为液体压强来进行测量的。如图所示,在管内外水银面交界处设想有一假想的液片,由于水银柱静止,液体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也就是大气压支持了管内大约760mm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跟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用表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知识点梳理三、大气压强的变化和应用①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原因:大气压的产生是由于大气有重力。②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原因: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③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1.01×105帕(760毫米汞柱)规定:这个大气压值称为标准大气压。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多晴朗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⑤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大气压关系表具体描述应用说明与海拔的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小由于大气压是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与天气、季节的关系一般晴天比阴天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大,气压越低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升高在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仅在80℃左右,家用压力锅内水的沸点可达120℃左右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温度不变时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打气筒打气和利用压缩空气制动原理的抽水机知识点梳理三、虹吸现象1.实验:把装满水的容器放在较高处,另一个没有装水的容器放在较低处;将整个管子浸在盛水的容器中,直到管中所有空气都排出;用手指将水管的两端堵住,并将一端移动到另一个空容器中;把两端的手指放开,水就会从高处的容器中留到低处的容器中。这就是虹吸现象。2.应用: 农业生产中利用他能将渠道中的水引入田中灌溉,给鱼缸换水,自动抽水马桶等。三.典型例题考点1:大气压强【例1】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地区一般不同B.同一地区的大气压数值也在不断变化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变式1-1】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橡皮塞跳起B.筷子提米C.覆杯实验D.向两球之间吹气【变式1-2】如图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A.纸片很轻B.水粘住纸片C.空气有浮力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变式1-3】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B.玻璃管内进入空气C.玻璃管太粗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变式1-4】在一次模拟的托里拆利实验中,四个同学分别用图所示的四种方式测量液柱高度。其中正确的()考点2:大气压强计算及应用【例2】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甲瓶中的液面高B.乙瓶中的液面高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变式2-1】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A.1.2×105PaB.1.1×105PaC.1.0×105PaD.0.9×105Pa【变式2-2】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气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B.p1=p2C.p3<p4D.p3=p4【变式2-3】如图所示,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1)为了防止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发生爆炸的危险,放气孔是它的第二道安全防线。放气孔封口是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试说明采用易熔片的物理道理。(2)小科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0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3)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根据题(2),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对照图中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曲线,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标准气压取p=1.0×105Pa,g取10N/kg)(4)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两藏地区,在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要怎样改进?考点3:大气压的测量【例3】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④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1)以上叙述的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是(填序号)。(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值等于Pa。(3)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拉动吸盘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会(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N。【变式3-1】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实验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____Pa。(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____Pa。(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4)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____________。(5)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V/mL812162024p/kPa12080604840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______。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_______mL。(6)你认为封闭气体的压强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一个猜想以及你的依据。①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3-2】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________。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_______长度为4.00cm。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____________Pa。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__(填“摩擦力”或“大气压力”)为0.3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变式3-3】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四.课堂训练1.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A.大气压力B.易拉罐的重力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D.地面对易拉罐的支持力2.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马德堡半球实验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D.拦河坝“下宽上窄”3.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A.60NB.600NC.6000ND.60000N4.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A.受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5.寒冷的冬天,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通气孔(与大气相通)由于冰冻堵塞而不通,放水使用后发现不锈钢水箱变瘪了,如图所示,水箱变瘪说明( )A.存在大气压强B.水箱存在热胀冷缩C.水箱的不锈钢老化D.水变成冰时体积变大6.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7.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C.玻璃管倾斜,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8.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9.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不正确的是( )A.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C.向下压活塞的力F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10.如图所示的希罗喷泉,用3根管子连接3个容器,容器a是敞口的,容器b和c是密闭的。容器中有一些水,管B有水喷出。管A中水流的方向是向 ,容器b中气体压强的大小比外界大气压 ,要增大喷泉的高度,应增加容器 的高度。11.小红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正在给奶奶拔火罐,想到了拔火罐的原理是利用了 ;她去给妈妈倒了一杯茶,手拿起茶壶时又想到了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 。12.如图。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760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 。13.如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 了,(填“上升”“不变”“下降”),他观察到气压计中的水柱 (同上).他还发现,山上的居民煮饭都是用高压锅,这是因为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 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14.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cm。(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简,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Pa。15.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含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关键问题的回答支持者反对者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笛卡尔帕斯卡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罗贝瓦尔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罗贝瓦尔波义耳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伽利略、霍布斯(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3大气压强学习重难点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大气压强大小和单位;3.了解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二、大气压的测定1.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2)实验是将大气压强转化为液体压强来进行测量的。如图所示,在管内外水银面交界处设想有一假想的液片,由于水银柱静止,液体受到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也就是大气压支持了管内大约760mm高的水银柱,大气压强跟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用表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知识点梳理三、大气压强的变化和应用①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原因:大气压的产生是由于大气有重力。②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原因: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③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1.01×105帕(760毫米汞柱)规定:这个大气压值称为标准大气压。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多晴朗天气,低气压区多阴雨天气。⑤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大气压关系表具体描述应用说明与海拔的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小由于大气压是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与天气、季节的关系一般晴天比阴天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大,气压越低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升高在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仅在80℃左右,家用压力锅内水的沸点可达120℃左右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温度不变时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打气筒打气和利用压缩空气制动原理的抽水机知识点梳理三、虹吸现象1.实验:把装满水的容器放在较高处,另一个没有装水的容器放在较低处;将整个管子浸在盛水的容器中,直到管中所有空气都排出;用手指将水管的两端堵住,并将一端移动到另一个空容器中;把两端的手指放开,水就会从高处的容器中留到低处的容器中。这就是虹吸现象。2.应用: 农业生产中利用他能将渠道中的水引入田中灌溉,给鱼缸换水,自动抽水马桶等。三.典型例题考点1:大气压强【例1】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压的数值在不同地区一般不同B.同一地区的大气压数值也在不断变化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760mmHg,它是不变的【答案】C【变式1-1】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橡皮塞跳起B.筷子提米C.覆杯实验D.向两球之间吹气【答案】C【变式1-2】如图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A.纸片很轻B.水粘住纸片C.空气有浮力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答案】D【变式1-3】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B.玻璃管内进入空气C.玻璃管太粗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答案】B【变式1-4】在一次模拟的托里拆利实验中,四个同学分别用图所示的四种方式测量液柱高度。其中正确的()【答案】C考点2:大气压强计算及应用【例2】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甲瓶中的液面高B.乙瓶中的液面高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答案】B【变式2-1】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A.1.2×105PaB.1.1×105PaC.1.0×105PaD.0.9×105Pa【答案】C【变式2-2】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气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B.p1=p2C.p3<p4D.p3=p4【答案】B【变式2-3】如图所示,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1)为了防止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发生爆炸的危险,放气孔是它的第二道安全防线。放气孔封口是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试说明采用易熔片的物理道理。(2)小科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0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3)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根据题(2),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对照图中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曲线,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标准气压取p=1.0×105Pa,g取10N/kg)(4)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两藏地区,在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要怎样改进?【答案】(1)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出气孔就被堵塞,锅内气体压强就会过大,沸点也随之升高,当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2)安全阀的重力:G=mg=0.08kg×10N/kg=0.8N气孔的面积:S=πr2=3.14×(0.002m)2=1.256×10-5m2安全阀对气孔处气体产生的压强:p=F/S=0.8N/1.256×10-5m2=6.4×104pa(3)由题意知: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安全阀对气体压强之和,则锅内气压是p=1.0×105Pa+6.4×104pa=1.64×105pa对照图象可知,当气压为1.64×105pa时,所对应的温度是115℃(4)可以增加限压阀的质量来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沸点.考点3:大气压的测量【例3】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④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1)以上叙述的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是(填序号)。(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值等于Pa。(3)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拉动吸盘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会(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N。【答案】(1)②(2)1×105(3)小于【变式3-1】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实验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____Pa。(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____Pa。(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_。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4)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____________。(5)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V/mL812162024p/kPa12080604840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______。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_______mL。(6)你认为封闭气体的压强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一个猜想以及你的依据。①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9×104(2)1×105(3)C(4)大(5)①②9.6(6)①温度②夏天容易爆胎或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复原【变式3-2】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________。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_______长度为4.00cm。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____________Pa。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__(填“摩擦力”或“大气压力”)为0.3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答案】 刚被拉动 有刻度部分的 1.04×105①排空注射器内的空气 ②摩擦力【变式3-3】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答案】(1)活塞;静止;二力平衡(2)偏小;在注射器内装少量水,再排出空气(合理即可)(3)减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或重力)(4)C;四.课堂训练1.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A.大气压力B.易拉罐的重力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D.地面对易拉罐的支持力【答案】A2.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马德堡半球实验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D.拦河坝“下宽上窄”【答案】D3.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A.60NB.600NC.6000ND.60000N【答案】D4.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A.受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答案】B5.寒冷的冬天,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通气孔(与大气相通)由于冰冻堵塞而不通,放水使用后发现不锈钢水箱变瘪了,如图所示,水箱变瘪说明( )A.存在大气压强B.水箱存在热胀冷缩C.水箱的不锈钢老化D.水变成冰时体积变大【答案】A6.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答案】B7.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C.玻璃管倾斜,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答案】C8.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答案】D9.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不正确的是( )A.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C.向下压活塞的力F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答案】A10.如图所示的希罗喷泉,用3根管子连接3个容器,容器a是敞口的,容器b和c是密闭的。容器中有一些水,管B有水喷出。管A中水流的方向是向 ,容器b中气体压强的大小比外界大气压 ,要增大喷泉的高度,应增加容器 的高度。【答案】下;大;b。11.小红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正在给奶奶拔火罐,想到了拔火罐的原理是利用了 ;她去给妈妈倒了一杯茶,手拿起茶壶时又想到了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 。【答案】大气压;连通器。12.如图。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760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 。【答案】小于;下降至管内外液面相平。13.如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 了,(填“上升”“不变”“下降”),他观察到气压计中的水柱 (同上).他还发现,山上的居民煮饭都是用高压锅,这是因为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 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答案】下降;上升;增大;升高。14.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cm。(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简,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 Pa。【答案】(1)4.00(2)6.4(3)1.024×105Pa15.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含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关键问题的回答支持者反对者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笛卡尔帕斯卡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罗贝瓦尔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罗贝瓦尔波义耳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伽利略、霍布斯(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答案】(1)酒精容易蒸发;(2)不同直径的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相同;(3)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 大气压强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聚焦课本培优训练(华师大版)(学生版).docx 2.3 大气压强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聚焦课本培优训练(华师大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