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我们小点儿声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授课教师 耿雪娜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小学 年级 二年级 学习环境:白板课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四课。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主题通过减少噪声的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道德与法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要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公共场所应该小点儿声。 2、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在学校公共场所做到小声说话。 3、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应轻声细语,不影响其他人,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难点: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学习策略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借助白板,给出一故事情景,学生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借助白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提炼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通过微课了解自己找到方法的重要性,归纳总结,拓展应用。 教学流程图 学习过程 学习阶段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与技术应用 一、 情境创设,引入新知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图片)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学生活动:(兴奋地)聪聪,你好! 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学生活动:愿意 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学生活动: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小结: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要小声说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需要小声说话”? 揭示课题《我们小点儿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二、 对话互动我是小小调音师 1、(出示学生课前找到的班级里的声音)说一说课前找到的班级里的声音有哪些并进行分类。 师:通过同学们细心的查找以及分类,老师发现咱们班有这么多悦耳动听的声音,但同时在这些声音之中也夹杂着一些吵闹刺耳的声音,老师在课前也将这些声音收集了起来,我们来听一听。 (出示吵闹声的音频)这样吵闹的教室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心烦、头疼....... 通过我们的吵闹声,我们会发现有意无意制造出来的吵闹声会给别人带来困恼,为了我们能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我们找一找方法怎么才能减少吵闹声。(小组讨论并记录)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找到降低吵闹声的方法。 4、消灭小害虫:将声音做成小害虫,学生做个小小调音师,分享好办法,消灭小害虫。 5、现场检测,摆正桌椅,边做边注意小点儿声。 6、刚才同学们做的很好,相信你们平时也能做到,我们一起来看看表现优秀的同学们是如何做的吧。 7、说一说除了在教室走廊以外,学校的哪些地方还应该小点儿声。 学生:深入探讨、交流,除了教室走廊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小点儿声 小结:你们都是称职的小小调音师,只要按照我们找到的方法去做,我们的教室就会有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了。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引导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寻找身边发生的不文明现象。并亲自去找到方法,加深学生的记忆,真正自己做到小点儿声。 技术应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于环境的限制学生很难理解小点儿声的重要性,通过白板的运用,可以形象生动体验消灭吵闹声后的场景以及感受到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校园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理解在一些场所小点儿声的重要性。白板又为学生提供体验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动手解决事情。 三、 归纳总结做个文明人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总结: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我发现咱们班学生都知道要时时处处保持安静,小点儿声,都愿意做一个不大声喧哗,不打扰别人的文明人。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任务布置跟踪指导 全班争做文明小学生,完成争章记录表,周一到周五同学之间自评互评,周六日家长评,一个月后我们一起分享,看看谁得的文明勋章最多,根据表现来选出文明小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此项活动跟踪了解学生情况。 板书设计 我们小点儿声 小小调音师 时时 处处 做个文明人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之前,我深入钻研了教材,结合课标及单元教学目标,制定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下,设计教学环节。 首先通过故事导入方法,让学生知道有的时候要大声说话,有的时候也要小点儿声,第二个环节,对话互动,我是小小调音师,引导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寻找身边发生的不文明现象。一方面唤起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引发它们真实的道德认知;另一方面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时效性,使我们的教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并能更好的指导学生们今后的生活。尤其是游戏体验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自己亲手消灭吵闹声这个小害虫,学生在玩中学到了不吵闹的方法,教学效果颇佳。最后一个环节做个文明人让学生真的去做,便于老师对学生情况进行课后追踪,进一步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今后生活。 但不足之处是这个“游戏体验”环节。在这样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再给足时间让孩子们充分地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话“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这种意识会慢慢地融入到他们的血液当中,每当他们想要大声说话时能想起今天他们在游戏中所经历的和体验、感受到的。不足之处: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不够,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