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从“白色污染”说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从“白色污染”说起

资源简介

《第10课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从“白色污染”说起》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形成原因和危害,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积极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提高环保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形成原因和危害,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
难点:了解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布置探究任务
●三个了解1. 什么是“白色污染”?2. 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3. 人们能不能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
●三个探究1. 塑料制品的性能?2. 塑料垃圾的危害?3. 怎样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创设情境,唤醒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奥,大家都喜欢!老师也喜欢。可是由于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目前外出旅游还有一定的风险,那,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进行“网上旅游”好不好?(大屏幕:“网游”)下面,老师带领你们看两种不同的景点。看后,看看同学们你想说点什么?
先看第一种景点。依次呈现:诸葛亮公园(我们县的诸葛亮诸葛亮公园,诸葛亮古今中外著名的军事家)、孟良崮(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这里)、红色教育基地常山庄(被称为中国山村的好莱坞,曾在在这里拍过100多部电影或电视剧)、竹泉村(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蒙古草原(蓝天白云,绿地羊群,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卷)、广西桂林(有一篇文章叫《桂林山水甲天下》,风景实在是太优美了!)。
2. 再看第二种景点。(1)让学生看离我们近的(大屏幕):小区、街道、田野、山林、河岸、水中、公路:垃圾遍地。(2)让学生看离我们比较远的(大屏幕):珠穆朗玛峰、马里亚纳海沟、北极、南极:所呈现的地方布满了垃圾。A. 塑料垃圾已经“攀登”上珠穆朗玛峰。B. 塑料垃圾已经“潜入”到深海1万多米。2019年5月,潜水人员在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潜探险,此次潜水深度达到10927米,这一深度打破了人类潜水的最深记录,然而这次史无前例的深潜探险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自豪与荣耀,因为潜水人员在海沟底部发现了塑料垃圾,白色污染已经潜入地球最深处,那浅海更可想而知了!人们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C. 塑料垃圾已经“航行”到遥远的北冰洋和南极。同学们,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景观,你想说点什么?①学生回答;②教师补充:第一种景象,各处风景优美,令人神往,第二种景象,各处塑料垃圾遍地,令人讨厌!特别是第二种现象,目前还普遍存在,不仅我们居住的周围,如小区、街道、田野、山林、河流、公路等,塑料垃圾遍地,即使离我们较远的,如最高的山、最深的海、最遥远的南极和北极,竟然也有大量的塑料垃圾,说明了塑料垃圾——无处不在!对于这些垃圾,网上有个形象的比喻——叫做“地球癣”!这些“地球癣”,教材上称作“白色污染”。板书:“白色污染”
那,这节课我们就:从“白色污染”说起。板书:从“白色污染”说起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白色污染。
师:我们居住的地球,为什么到处存在白色污染呢?生:因为人们随手乱扔塑料制品(师不失时机引导:在家里、学校里、社会上,不能随手扔垃圾);塑料制品人们用的太多(师:这给我们什么思考)。
师:那,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塑料制品?让学生观察教室内部,想想家里或者其它地方,有哪些塑料制品?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接下来,老师播放画面。真是琳琅满目;应用最多的是“塑料袋”。然后,进一步补充:高铁、飞机、宇宙飞船等好多部件是用塑料做的。板书:塑料制品→用途广刚才,我们知道了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请同学们想一想,之所以被广泛应用,肯定有他的特点。下面,我们探究一下。
合作探究,体验生活
活动一:研究塑料制品,体会塑料制品的特性请同学们看教材P72,思考: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有哪些?先让学生尝试解决(猜想)。再做实验进一步解决。(实验器材七种:塑料药包、塑料尺子、塑料勺子、各色各样的塑料纸、电线、纸巾、白色塑料袋。课前发,每2人小组一份),完成表一。(1)观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擦一擦、观察电线结构等,回答有什么特点?(2)个人先自行解决、填表一。(3)小组交流,完善表格一。(4)全班展示,指名学生回答或投影解释。(5)教师重点补充和板书。塑料性能用眼看:透明,美观用手摸:光滑、柔软、轻便、坚硬...鼻子闻:无味、有味(不合格的,不要买,更不能装食品)用水浸或用纸巾擦药包:隔水防潮观察电线:绝缘......板书:优点多→透明、美观;光滑、柔软、轻便、坚硬,无味,隔水防潮,绝缘正是由于塑料制品具有这些特点,才被被广泛应用。虽然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塑料垃圾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甚至被人们成为白素污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探究——活动二:故事引入,体会白色污染的危害请同学们阅读P73《阅读角》——塑料袋漂流记,说一说白色污染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①个人独立思考,完成表二。②小组内交流,完善表二.③全班汇报.。④教师补充:塑料垃圾埋在地下,几百年不分解,会影响作物几百年;呼吸道病人越来越多,被称为世界第三大杀手锏,与环境污染分不开。板书:危害大→环境、动物、植物、人类既然塑料垃圾危害这么大。我们能不能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呢?先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补充。如教室里:影响正常教和学;医院里:影响检查或救治(如针管,过去用橡胶的,得煮,慢,消毒不彻底);家里:影响生活质量;高铁、飞机、航天器(教师补充)——影响速度;......看来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塑料,可是塑料垃圾又给环境带来那么大、那么长久的危害,这里产生了矛盾,我们该怎么办呢?活动三:结合生活实际,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塑料(1)先让同学们独立思考后,猜想办法。(2)然后,再指名读学生读P74《相关链接》、P75,个人思考,进一步解决。完成表三德国:回收再利用;用布袋或竹篮;爱尔兰:;实施塑料袋税,减少了利用;我国:“限塑令”。①个人阅读填表;②小组讨论,完善表三;③全班展示。(3)最后,教师补充我们还可以采用塑料制品的代替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比如购物时使用环保购物袋,布袋、篮子等,买早点可以自带保温桶、饭盒,用过的塑料包装袋、饮料瓶我们收集起来可以反复利用,或废物利用;妥善处理使用过的塑料用品,不随地丢垃圾;减少使用塑料用品,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积极向身边的亲友宣传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意义。板书:减塑方案→宣传;出台法规;再用、不乱扔、分类存放、回收利用;用替代品3. 谈谈收获?
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 课后作业:课下与父母商议,拟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如果执行的好,还可以将这个方案在亲朋好友中推广。2. 过渡下节:我们的地球除了白色污染外,还有一些其它污染,请同学们深入生活、上网查询,下一节课探索。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齐读这句话),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从现在做起!(齐读这句话)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