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历史与社会卷参考答案
阅卷说明:本卷非选择题部分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给分,有科学性错误除外。
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
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A
A
C
B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A
A
B
C
C
B
D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其中第21小题为行为判析题,第22-26题为材料分析题,共
50
分。)
21.
行为判析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1分,理由1分。)
(1)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判断:__错误____。
理由:_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_。
(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判断:___正确___。
理由:_中国代表团维护了国家与民族尊严__。
(3)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判断:__错误____。
理由:_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
(4)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判断:___正确___。
理由:__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成真正的世界大战__。
(5)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我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判断:__错误____。
理由:_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我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_。
22.(8分)
(1)向西方学习(1分)
(2)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分)
(3)新文化运动。“旧心理”指封建文化。(或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封建礼教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新制度”指资本主义制度。(2分)
(4)由“器物”——“制度”——“思想”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3分)
23.(8分)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确立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2分)
(2)例:选新面貌:1919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或选新领导: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的舞台,从此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2分)
(3)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
(4)坚持党的领导,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言之有理即可,1分)
24.(8分)
(1)特点:各族各界积极参与的广泛性,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真理的进步性(2分);内涵:爱国主义(1分)。
(2)五四运动(1分)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的舞台,成为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2分)
(3)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探索,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与文化(言之有理即可,2分)
25.(8分)
(1)①九一八事变(0.5分);②例: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0.5分)
(2)①日本偷袭珍珠港(1分);②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1分)
(3)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1分)。
(4)①西安事变(1分);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
(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历史与社会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2个大题,26个小题。满分为
8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1918~1919
年,李大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和《新纪元》,以“世界革命的先声”和“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来评论某一历史事件。他评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2.
宁波书城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下列内容符合“红船启航”版块的是(


A.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B.
武装起义
军旗飘扬
C.
众志成城
全民抗战
D.
百万雄狮
横渡长江
3.
某人在《三十自述》中说:“明年乙未和议成。……南海先生联公车三千人,上书请变法,余亦从其后奔走焉。”这里所说的“乙未和议”是指(


A.中英和议签订《南京条约》
B.中国与列强和议签订《辛丑条约》
C.中日和议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与英法和议签订《北京条约》
4.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就有“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发生这两个事件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陕西、安徽
B.山西、福建
C.山西、安徽
D.陕西、福建
5.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发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③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④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
小宁做梦穿越回了1917年的中国,他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独立和人类正义,结成最广泛的战时同盟。该同盟正式建立的标志是签署了(


A.
《联合国家宣言》
B.
《慕尼黑协定》
C.
《大西洋宪章》
D.
《凡尔赛条约》
9.
“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


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故
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

10.
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领导北伐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2.
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记载:二战中,美国授助了苏联106.7亿美元的物资。如飞机14018架,坦克、装甲车22800辆等。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建立
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3.
电影《八佰》讲述了被作“八百壮士”的国名革命军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历史事件。与该电影有关的战役对中国战局的影响是(


A.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B.
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
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14.
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对图中数字序号及其对应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②中国军队取得首次大捷的战役
C.③该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④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15.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卢沟桥事变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C
台儿庄大捷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A
?
???B.?B??
???C.?C??
???D.?D
16.
以下为抗日战争简表。表中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消灭日军
消灭伪军
军民伤亡
经济损失(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
150多万人
118万人
3500多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①对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起决定作用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广泛支持和帮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7.
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军事行动有(


①挺进大别山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8.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是(


A.
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并开始由乡村领导城市的时期
B.
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C.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D.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9.
许多历史影片艺术地再现了历史。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国大典》
②《南昌起义》
③《西安事变》
④《南京!南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20.
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②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其中第21小题为行为判析题,第22-26题为材料分析题,共
50
分。)
21.
行为判析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答题卷上写“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1)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我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近代上的中国在探索过程中留下了艰难的事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11年10月10日《南方都市报》社论指出:辛亥革命从君主走向民主,首先是为中国的连绵历史划下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分水岭。辛亥革命关于造共和赋民权的理想与热望,才尤显真切与赤诚,才尤显珍贵与高度。
——摘自《人民之友》2011年底11期《岁在辛亥》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四:"挥美追欧,旧邦新适",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请说出材料一中“少数人觉悟了”的表现。
(1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3)为了根治“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运动。材料中“旧心理”和“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2分)
(4)材料四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3分)
23.(8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经百年,仍是少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政党的奋斗历程,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如此深切地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
材料二:党的百年历程年代尺
新领导
新面貌
新道路
新纪元
新征程
1919
1921
1927
1949
2021
(北京)
(嘉兴)
(井冈山)
(北京)
(北京)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联系与“新面貌”、“新道路”相关的历史事件,说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改变民族命运的?(2分)
(2)发生在北京的三个“新”,请你任选其中一个“新”,并说明它“新”在何处?(2分)
(3)为实现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了哪些努力?请列举两列,“新面貌”、“新道路”除外。(3分)
(4)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你有哪些感悟(1分)
24.
(8分)赓续革命精神,绽放时代光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事例张皇失措……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3分)
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日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还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人健康发展?…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加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夭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
(2)材料中“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结合材料区所学知识,说出它
“给新文化运动注入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的理由。(3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秘诀,是中国共产党人绵延生长、赓续传承的血脉基因与精神密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从起源到成熟、完善,业已成为内涵丰富、特质鲜明的精神谱系。
——摘自朱永刚《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演化逻辑、共生特质与传承创新研究》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中学生如何学习五四精神。(2分)
25.
(8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船启航】材料一: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团结御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民族新生】材料三:“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人民日报》报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小红船诞生的意义,并且举一例史实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劈波斩浪”的(4分)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并举一例说明。(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那天,民族新生。请谈谈你对“民族新生”的理解。(2分)
26.(8分)2021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回顾历史,珍爱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图释史: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图一:日军侵入沈阳??
图二:美国“国耻日”
图三:《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材料二:中、美、英三国二战损失统计表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经济损失
消灭日军
伤亡
伤亡
3500多万人
6000多亿美元
150多万人
100多万人
50多万人
材料三: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后果?请列举中国战场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的战役各一例。
(1分)
(2)图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图三中宣言签署有何意义?(1分)
(4)材料三是蒋介石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谈话?(1分)这个事件对中国时局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5)根据上述表格,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中你有何感悟或启迪?(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