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20140010820400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 m。这说明( ) A.分子间有空隙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D.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C.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柳絮漫天飞舞 C.有阳光照射时,打扫房间看到空中灰尘飞舞 D.风的形成 4.下面列举的成语或诗句都蕴含着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南辕北辙”,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沉李浮瓜”,说明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大小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明人和水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相反 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B.面包可以被捏扁——分子间存在间隙 C.闻到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铅块压紧后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引力 6.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就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 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 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 8.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姑苏域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欢红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填空题 9.五月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带小红到公园游玩。一走进公园,她们就闻到了阵阵的槐花香,这是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是不停地______,此现象进行的快慢还与_____有关。 10.为了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多地利用洒水车喷洒消毒液。消毒车在水平路面前进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消毒液的密度___________,整车的惯性___________(选填“变大” “不变”或 “变小”);消毒车作业过程中,能闻到刺鼻的味道,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1.周末小东与爸爸来花海谷公园跑步,公园里空气新鲜,玉兰花香气袭人。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___________; 看到姑嫂塔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12.南阳月季博览园,是世界一流的月季主题公园。漫步在园中,看到艳丽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总是收缩成球状,这是因为液体表面分子间存在______。 13.炒菜时我们闻到菜香扑鼻,这是______现象,炒菜时菜很快就变咸了,而腌咸菜时,很长时间菜才会变咸,这表明了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和______有关。 14.端午节用酱油水煮鸡蛋,酱油色素会渗到鸡蛋内,这说明分子在______;热乎乎的茶蛋更容易香气四溢,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 三、实验题 15.如图是课本上涉及的几个小实验,请完成填空: (1)小华和小琴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釆用了两种不同的器材,小华小组用的是甲图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小琴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_______。通过比较你觉得_______(选填“小华”、“小琴”)小组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2)在图丙所示实验中,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 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此时会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这是由于在瓶底浇冷水后,液面上方________,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 (3)图丁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________(选填“旋紧”“拧开”或“旋紧拧开都可以”);为使漂浮于水面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________(选填“松开”、“捏紧”)手指。 16.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说明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宇先后将50mL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________;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_。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_(填“细”或“粗”)的玻璃管。 (3)如图丙所示,小字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________,这个理由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________(填“拉伸”或“压缩”)。 17.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为95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此时混合液的密度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且混合均匀后,分子_____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_____方。(选填“上”或“下”)。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C,②4°C,③20°C,④30°C,则在温度下___________(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如图3,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18.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分子力(molecular force),又称分子间作用力、范得瓦耳斯力,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当二分子相距较远时,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当二分子非常接近时,则排斥力成为主要的。 实验表明,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把各为50立方厘米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立方厘米;高温下碳原子可渗透到钢制表面。这些都说明分子和原子之间仍保留一定距离,相隔一定距离的固体和液体分子仍能聚集在一起不分散,是因为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 如图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距离,r0表示引 力和斥力相平衡成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分子表示合力曲线。由图可知,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到零后增大再减到零,先斥力后引力。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均与_______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________。 (2)有关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 B.当rC.当r>r0时分子力间的作用只是引力 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B 6.B 7.C 8.B 9.扩散 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 10.不变 变小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反射 12.地面(或建筑物等) 引力 13.扩散 温度 14.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剧烈 15.分子间有间隙 小琴 水重新沸腾 大气压变小 旋紧 捏紧 16.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水 细 分子间有引力 拉伸 17.间隙 小于 继续 在做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上 ④ 分子间存在引力 18.小明做的铅柱实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9.距离 斥力 减小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