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三社会政治中考模拟试题(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初三社会政治中考模拟试题(十)

资源简介

2012年初三社会政治中考模拟试题(十)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应美国副总统拜登的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月13—17日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据此回答1-3题
1.中美两国远隔重洋,其中的“洋”指(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 印度洋 D.北冰洋
2.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20多年敌对、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中美正式建交
C.中美参加亚非会议 D.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3.中美关系良性发展有利于( )
①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③发挥我国在世界上的主导作用 ④增进理解,加强南北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一次交流活动中,来自四个地区的代表介绍自己的家乡,其中有误的是( )
A.张晓说:“我的家乡地形平坦,土地肥沃,豆谷飘香。”
B.刘明说:“我的家乡丘陵广布,甘蔗特别多,即使在冬季,河流也不会结冰。”
C.孙媛说:“我的家乡被誉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D.赵丹说:“我的家乡气候寒冷,人们喜欢喝青稞酒。”
5.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
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③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 ④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1年4月24日,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迎来100年华诞。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和与清华大学齐名的北京大学的创办,分别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始探索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2011年4月26日,安徽省六安市陈台小学六年级学生晓帅(化名)向记者讲述了4名同学手拉手救落水同学,结果5人全被急流冲走的悲壮场面。回答8—9题。
8.新闻报导时采用了化名,体现了对未成年的哪一保护(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9.对此事的看法,你觉得欠妥当的是( )
A、这是在维护正义,要大力提倡 B、我们不鼓励自我牺牲式的见义勇为
C、未成年人要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D、未成年人要珍爱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校车安全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关切,有关部门迅速出台校车安全条例,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据此回答10-11题
10.这一条例的出台,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 )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生命健康权 D.财产安全权
11.国务院重视校车安全问题是因为( )
①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③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的需要④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是目前我国的工作中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民营经济“一遇雨露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就全国而言,其产值比重已占GDP总量的65%,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材料中的“雨露”、“阳光”特指我国( )
A.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B.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C.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如果在“谷歌Google”搜索引擎中输入“用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等文字。其指向和对应的国际组织应该是( )
A.欧洲联盟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14.“今天我们走进小康之家的大门,是一个胜利;明天我们走出小康之家的大门时,将会是一个更大的胜利。走进是温饱与小康的衔接,走出是小康与现代化的衔接。”这里的“小康与现代化的衔接”是指( )
A.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B.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21世纪前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D.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
15.2011年12月,网上一条一汽大众将发放相当于27个月工资的年终奖的消息,招来一片“羡慕嫉妒恨”,引发了人们对“收入分配改革”的热议。以下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观点正确的有( )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反对平均主义,拉大收入差距
③提倡奉献精神,落实分配政策 ④先富帮后富,实现同等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土地问题上,新中国成立后,有过三次重大变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后,农民耕种“自己的地”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民耕种“公家的地”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D.三次变革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7、(8分)读我国温带季风区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该地区的气候特点。(2分)
(2)甲、乙、丙、丁四片耕地中最应退耕还林(草)是 地,其理由是 。(3分)
(3)推测该地村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1分)
(4)说说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18、(8分)2012年既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17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7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3)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简述它是如何形成的?(3分)
(4)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参与,这对今天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环保、反恐等全球性问题有何启示?(1分)
19、(8分)材料一:刑事诉讼法,是一部直接关系公民权益和基本权利的刑事诉讼法律。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刑事诉讼法。1996年,全国人大对刑诉法进行第一次修改,“无罪推定”入法。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刑诉法进行二次大修,并增加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保障人权”终入法。
材料二:如右图
注: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分)
(2)材料表明法律具有哪一基本特征?30多年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5分)
(3)联系漫画,说说刑事诉讼法有何作用?(2分)
20、(7分)过去五年,是义乌发展极不平凡、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
信息①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越四个“百亿元”台阶,2011年达到726.1亿元,年均增长11.8%。
信息②认真办理人代会议案和代表意见1719件,进一步畅通市民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言献策渠道。
信息③2011年民生支出占政府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56.1%,累计实施住房、交通、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方面172项民生实事。
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以上信息分别体现现代化建设的哪些目标。(3分)
(2)信息③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2分)
(3)联系信息①②,说说取得成就③的原因。(2分)
21、(9分) 材料一: 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对文化的需求随之出现“井喷”现象。 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作的贡献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到整个GDP的25%,日本达到20%,而我国只占到2.7%。
材料二:如右漫画《不尽葫芦滚滚来》
材料三: 美国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到全部就业人员总数的12%,日本东京达到了15%,中国却还不到4%。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少,很多中小文化企业组建数年,始终做不强。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4分)
(2)漫画反映了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怎样的现象?(2分)
(3)联系材料二三,为加快文化建设出谋划策。(3分)
22、(8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区 域 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例(%) 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单位:立方米/人·年) 区 域 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比例(%) 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单位:立方米/人·年)
东北地区 7.O 1646 珠江及华南 17.1 3228
华北地区 7.7 453 横断山区 21.3 29427
长江流域 15.O 2289 西北内陆 4.8 4876
东南沿海 7.O 2827 其他地区 20.1 3840
我国各地区水资源统计表
(1)上表中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请概括其特点。(2分)
据了解,华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2000亿立方米。华北平原上已有200万口深水机井遍布田间地头;此地聚集着我国最重要的城市集群之一,城市的飞速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呈几何级数放大;工农业用水的有效系数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比有较大的差距。
(2)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地区之一,请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其缺水的原因。(4分)
央视报道,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已过50个,最严重的是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汾渭盆地。
(3)华北“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超采地下水。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社会思品知识,为有效防治华北“地面沉降”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2012年初三社会政治中考模拟试题(十)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A C C A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B B A B B 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7、(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分)
(2)乙(1分) 处于河流上游的坡陡地带,易发生水土流失(2分)
(3)小麦;苹果、(梨、桃)等(2分)
(4)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水源较充足等(2分)
18、(1)《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各1分)
(2)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全面进攻:七七事变。(各1分)
(3)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分)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分)
(4)启示: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互相支持与协作;等。(写出一点即可得1分)
19、(1)宪法) (1分)
 (2)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分)
   我国的法律在不断完善;人权不断得到保障;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等
  (2个角度即可,一个角度1分,共4分)
(3)保护作用,规范作用(2分)
20、(1)政府:富强 民主 和谐;(3分)
(2)说明我市政府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社会建设等等。(2点即可,共2分)
(3)经济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经济基础;政治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2分)
21、(1)我国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落后,差距大(每个角度2分,共4分)
(2)文艺创作中自主创新能力不强(1分)
(3)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政府: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国家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等
(一点1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2、(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2分,如果按表具体罗列只给1分)
(2)自然原因: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水资源总量少;雨季短,降水集中,水资源季节差异大。(2分)人为原因:人口多,生活用水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用水多;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2分)
(3)建议:①强化节水意识、提倡循环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③跨区域调水,继续实行南水北调工程;④依靠科技,推广节水技术等。(2分,任选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