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考生须知: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先用黑色笔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3.答题时,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直接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收回。 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以下符合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 2.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 ②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 ③清朝闭关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等国的崛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清朝文献通考》中指出“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政府 A.组织了雅克萨之战 B.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4.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下列人物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达·芬奇——《神曲》 B.伏尔泰——《最后的晚餐》 C.但丁——《蒙娜丽莎》 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5.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肯定“拿破仑对内的建设,有些是有永久的价值的,而其中尤以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最为远大”。该法典影响远大的主要原因是 A.确认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B.奠定法国在欧洲大陆主导地位 C.以法律形式明确约束国王权力 D.强化监督职能以维护共和政体 6.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建立巴黎公社 B.领导宪章运动 C.发表《共产党宣言》 D.创作了《国际歌》 7.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的二、三倍。”这说明了这场改革 ①保护地主阶级利益? ②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③保留沙皇专制统治??? ④是地主对农民的掠夺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右图是某历史事件的知识结构图。图中“?” 处应填入 A.日本明治维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英国光荣革命 D.德国俾斯麦改革 9.1842年以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很多宁波人在上海从事买办(外商企业代理人),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导致“中外贸易中心转移”的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维新变法运动 D.上海被迫开放通商 10.鸦片战争的炮声,把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出现了一批“开 眼看世界”的人物。为了深入研究他们的思想,可以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有 ①《天演论》 ②《农政全书》 ③《四洲志》 ④《海国图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10分)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① 明朝中后期,甘薯、玉米黍已从南洋引种进来,烟草在万历年间从吕宋传入福建漳、泉二府,很快传播到长江流域。 ——朱绍候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资料② 据《苏州府志》记载:“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锻,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资料③ 葡萄牙王宫里,有一间“瓷室”,“瓷室”的天花板上覆盖着260件从中国运来的盘子、碗等器皿。这都是喜欢中国瓷器的葡萄牙国王长年累月收集而来的。 ——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1)根据上述资料,概括明清时期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现象。(4分) 资料④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的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 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 (2)列举史实佐证“明末的历算学是中国的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的产物。(2分) (3)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萌发出新的气象。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表格。(4分) 人物 主张或成就 影响 李贽 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③ ① “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 宋应星 ②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上述材料中的“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分别指哪次革命?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什么?(4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说明上述两个文件在美国诞生和统一中所起的作用。(6分) 13.(10分)庚子,记录着耻辱,也孕育着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说一说图①与图②历史场景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指出当时中国的处境。(4分) 材料二:1901年,清廷谕令从1902年起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到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清政府三令五申,各级学堂“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但学生们在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西学之后,感受着民族危难的刺激,便逐渐走向朝廷的对立面,成为清朝统治者所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6分) 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 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B.督促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C.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 D.提升宪法的法律地位与效力 2.右图漫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告诉我们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法律限定范围内行使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③制度约束权力就能杜绝腐败的现象 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小明去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②小李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③小王到了法定年龄,应征入伍 ④小华利用课余时间到敬老院做义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常用的方法。以下概念能用右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有 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②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权 ③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务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年3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5~6题。 5.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全体委员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其他报告,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这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权力机关 B.有利于凝聚人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C.有利于协调党群关系,化解人民矛盾 D.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6.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据此,全国人大行使了 A.决定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任免权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5年来,中央财政补助累计超过2.35万亿元,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住房等基本问题,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材料说明了 A.我国在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区域自治 B.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中央财政补助是新疆获得发展的唯一途径 D.新疆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政治事务 8.关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②自由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③自由是法治的基础 ④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到2020年底,按照现行标准,全国832个县、12.8万个村庄和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功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和整体区域贫困,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反映了 ①公平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绝对公平 ②公平的社会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 ③中国的人权事业获得了巨大进步 ④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最高理想 ③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④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10分)八年级某班以“致敬英雄”为主题,刊出黑板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止一切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 (1)“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戍边官兵履行了哪一法定义务?(2分) (2)“英烈不容亵渎,法律不容挑衅”。请从权利、义务角度分析仇某行为的错误所在。(4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并说明理由。(4分)? 12.(10分)阅读对话,回答问题。 (1)老王的开心事体现了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哪些道理?(6分) 赵阿姨“投下庄严而神圣的一票”体现了我国的哪一根本政治制度。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4分)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从正义的角度分析高空抛物入刑的现实意义。(6分) (2)上述材料对我们守护正义有何启发?(4分) 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D B D A A B A D C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1)新物种的引入并推广;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写出2点得4分) (2)明朝后期,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合作,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 得编写的《几何原本》部分内容。(2分) (3)①黄宗羲;②《天工开物》;③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 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4分) 12.(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2分)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分) (2)《独立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北美的暴政,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3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度,激起了广大黑人的参战热情,最终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3分) 13.(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处境: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民族危机空前深重)。(4分) (2)措施:兴办学堂。(2分)影响: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加快了西学的传播;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B A C D A B A D C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1)维护国家安全(利益)。(2分) (2)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仇某利用言论自由贬低嘲讽英雄烈士,损害了他人的权利,超越了法律允许的范围。(2分)公民要忠实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仇某做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禁止做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处罚。(2分) (3)宪法。(2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英雄烈士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分) 12.(1)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或: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6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2分) 13.(1)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2分)高空抛物入刑能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益,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有利于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维护正义,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写出两点得4分) (2)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司法机关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