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滨江初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社会·法治试卷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时间为100分钟。
2.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试卷共4页,有两大题,25小题。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试卷Ⅰ
一、选择题(
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分,共
40
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号外是一种临时编印的报刊,一般在当日有突发重大新闻时出版。根据《新华日报.号外》(右图)可以推断(

550418018415此号外的出版时间应该在1945年
②该宣言可能由中美苏三国共同发表
③当天日本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④此时中国抗日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四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传统儒家思想
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学
3、某班开展主题音乐会,节目如下:《告别》《突破封锁线》《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该音乐会的主题最可能是(?

A.建党伟业??
?B.长征精神??
?C.抗日烽火??
??D.解放岁月
4、下列言论按时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②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③今日之中国,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④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5、“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描绘的历史事件

  )
①正确贯彻了中共八七会议确立的方针
②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③显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④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①②?????B.①③?
??C.②④?
?
D.③④
6、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犯下了滔天罪行。以下体现日本法西斯残暴本性的有(????

①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②“死亡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③七三一部队用健康人活体做实验??????
④对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据此回答第7~8两小题。
7、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
A.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
8、侵略者之日本对美国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事件是(
???)
A.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海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阿拉曼战役
9、《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0、观察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内容与图片所反映信息相符的是(?
?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B.?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C.?革命摇篮,领袖故里???????????????????????????????????????????D.?历史转折,生死攸关
11、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从广州到华中,……势如破竹,1926年9月攻下武汉,11月拿下南昌,12月占领福州,1927年3月进驻上海和南京。九个月内,占中国半个部分的南方被攻占了。”这一情形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C.?国共对峙???????????????????D.?九一八事变
12、1935年,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北)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
D.?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
13、下图是1927年到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图。下列对图中A,B两时期党员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A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办为我党输送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
②B时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我党带来重大人员伤亡
③A时期党员人数激增主要得益于找到了一条特色革命道路
④B时期党员人数骤减主要是因“围剿”和长征带来的损耗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了反抗西方列强、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下列历史事件与材料相符合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中国抗美援朝战争
③埃及华夫脱运动
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4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说明改革开放是(

①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实现同等富裕的最佳选择
③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随着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渐拓宽,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民主决策。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
A.某市民打电话给电视台,反映交通部门乱收费问题
B.某县消费者代表在价格听证会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C.某高三适龄学生参与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D.某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政府工作完成情况
17、近几年来,中国网民人数增长了10倍左右,微博发展得更加迅速,从原来的只知道打“省市长热线”到现在的积极参与时政的讨论、由事不关己到自觉监督,这些变化反映了(??
?)
A.?我国公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
???
B.?网络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唯一渠道
C.?我国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意识不断提高???????????D.?我国公民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
18.近几年,华为公司在全球设立了15个研究所(院)、36个联合创新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创新合作。仅2019年,华为公司投入研发经费约1317亿元,重点研究5G、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这体现了
(  )
A.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B.提高创新能力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C.加大资金投入定能掌握核心技术
D.企业创新的直接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42659303937019.如图漫画《基本路径》表明(???

①政府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
②要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并接受监督
④政府必须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经过长期努力,现阶段我国的发展到达的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是

 )
A.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B.全面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3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示意图
材料二
西柏坡村有八十五户,耕地六百六十六亩,盛产小麦、玉米、水稻以及其他各种杂粮,夏收麦,秋收稻,一年收两季,平均每年收27万粮食。
——《中共中央选址西柏坡的原因综述》
材料三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期间召开的重要会议
时间
会议名称
主要内容
1947年7—9月
全国土地会议
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军事上准备打若干次决定性的大会战
1949年3月
七届二中全会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写出图中A、B两地的地名,并指出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4分)
依据材料一、二,简析选址西柏坡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原因。(4分)
(3)材料三,例举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重大决策,并选取其中一例说明与新中国成立之间的关系。(5分)
22.阅读摘录记录学习印记。阅读摘录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本题11分)
15875124460中国坚持抗战14年,抗击日本法西斯兵力最多,军民伤亡3500多万,经济损失达6000多亿美元。
根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时期军民伤亡9000多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4万亿美元。
主题:

中国坚持抗战14年,抗击日本法西斯兵力最多,军民伤亡3500多万,经济损失达6000多亿美元。
根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时期军民伤亡9000多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4万亿美元。
主题:

[]
根据思维导图规律填写读书摘录中A、B的内容,并推测此次阅读主题。(3分)
简述这幅海报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海报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
(3)有人说:“没有广大人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请结合中国抗战史实来印证该观点。(2分)
(4)根据摘录中的数据,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警示。(2分)
23.(16分)某校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看图说史
(1)从上述图片中任选其中的两个事件阐述其重要意义。(4分)
活动二: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6分)
活动三:史论结合
(3)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有理有据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革命期间战胜危机做出正确的道路抉择的。(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4.(8分)材料一:“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天眼望远镜……中国科技创新正迎来历史性跨越,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正挺进“无人区”。但是,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所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
(1)我国科技发展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得益于我国实施了哪些战略?(2分)
(2)请从我国科技国情角度谈谈我们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的理由。(2分)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科技创新需要秉持的价值取向。
(3)请运用“共享发展成果”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4分)
25、(12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X村由有名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5年,镇办工艺品厂落户X村,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收入增加;
1993年,在镇办企业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办起配件加工厂,其中广达工艺品公司员工近百人。这样,该村形成了共同发展的产业链。
X村的发展得益于哪一经济制度?(1分)
材料二:1998年,X村开始实行村民自治制度。该村的村干部都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务一律公开,凡涉及公共利益、村民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均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协商决定,最终形成统一意见并付诸实施,保障了村民的整体利益。
(2)结合材料,该村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民主的真谛”的。(5分)
材料三:从1978年到2019年,X村的产值增长了105倍,村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17倍;该村村民从幼儿园到高中,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村里的老人有高龄补贴,村民农保报销外自费部分由村里支付。
(3)材料三揭示了“富强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6分)
九年级社会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B
B
C
B
A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D
B
B
C
A
C
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A武汉——召开八七会议(汉口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历史性转折;B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4分)
(2)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面向华北平原,地形西高东低,易守难攻。耕地面积多,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有较发达的农业经济。(4分)
(3)1947年10月,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1948年秋,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实现工作重心转移。(3分)
以上内容任选其一并论述与新中国成立的关系,给2分

示例:中央决定实行战略决战后,于1948年9月—1949年1月,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或答“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军事基础)。(2分)
22.(1)A:细菌战、毒气战、三光政策等(1分)B:平型关大捷或百团大战。(1分)例: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背景: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2分)。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2分)
(3)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开展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日本倾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2分)
(4)不忘历史,珍惜和平,谋求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等。(2分)
(1)意义: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②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分)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2分)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2分)
(3)分层评价。观点: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
论据:大革命失败后,面临国民党血腥屠杀,中共选择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937年,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共实现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国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断奋斗。(6分)
24.(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三选一,2分)
(2)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总整体上看,我国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分)
(3)重要性: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的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任选一点2分)
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体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加持续;有利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任选一点2分)
25.(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
(2)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民主的真谛(1分);X村的村干部都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选举民主;决策事项协商决定,形成统一意见体现了协商民主。(4分)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还要看经济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点,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