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知识点1: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4、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典例精讲】1.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B.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答案】B【解析】A.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露是液化现象,霜是凝华现象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是因为分子运动缘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属于熔化过程,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B.沾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C.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D.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排斥【答案】A【解析】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A选项符合题意;B.附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说明引力非常小,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排斥,是因为同名磁极相互靠近,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3.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B4.下列对表中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BCD实验现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A.AB.BC.CD.D【答案】C【详解】A、苯分子的图象要用隧道显微镜才能获得,说明了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故解释正确;B、品红加入水中会使整杯水都变红,是因为品红的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之中,故解释正确;C、任何物质的微粒都是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只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微粒的运动速度会加快,故解释不正确;D、两种物质混合以后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这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混合后微粒之间相互穿插渗透的原因,故解释正确。故选C。5.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A.?②③???????B.?①③???C.?②④??D.?以上都是【答案】B【解析】【分析】(1)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只要是用肉眼能够观察到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解答】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是因为盐扩散到鸡蛋中去了,故①正确;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由于尘土已经是肉眼看得到的宏观物体,这肯定不是分子运动,故②错误;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是因为糖分子和水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故③正确;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这也是宏观物体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故④错误。因此属于扩散现象的是①③。故选B。6.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答案】C【解析】【分析】当扩散现象发生时,两种物质的分子都在做运动,都在不停的进入对方分子的空隙,最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据此分析即可。【解答】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上面的空气分子向下运动,下面的二氧化氮分子向上运动,二者同时发生扩散现象;即使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也在不停的运动,不会静止下来,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7.“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B.?黄豆和芝麻混合C.?气体扩散实验??D.?铅柱粘合实验【答案】B【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建立物理模型,并模仿实验中的某些条件来研究问题。【解答】酒精和水混合、气体扩散实验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铅柱粘合实验研究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黄豆和芝麻混合研究分子有间隔实验为模型实验。故答案为:B。知识点2:质量的测量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质量的含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物体质量的主要单位(标准单位)是千克,符号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3、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克=1000毫克感受质量的大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4、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5、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左盘、右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分度盘、指针、横梁标尺、砝码及砝码盒、镊子。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摇摆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使用天平注意事项:1注意称量值不能超过量程(最大称量值);2玛法不能用手直接取,应用镊子取,称后及时放回砝码盒,以免生锈;3防止天平与潮湿、有腐蚀性的物体接触;4加砝码时要轻放轻拿。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再称量)。托盘天平使用方法: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游码归零),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归纳为“螺母反指针法”,也就是当指针向右偏,应将横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向左偏,应将横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右调。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质量后,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退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嫌小,这时应退出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左物右码”)读数:被测物体质量=所有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收好:测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0”。注:1.砝码的规格:100g,50g,20g,10g,5g,2g,1g(每种砝码最多两个);2.游码的量程=砝码中最小的砝码;3.称量时,指针偏右,则减少砝码或游码向左移;指针偏左,则增加砝码或游码向右移;4.称量时绝对不可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平衡;5.砝码变重(如生锈),则测量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偏小;6.砝码变轻(如磨损),则测量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偏大;7.若物体错放在了右盘,则物体质量=左盘所放砝码总质量—游码所示刻度值。【典例精讲】1.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于乙B.乙的质量小于丙C.乙的质量大于丙D.甲的质量小于乙【答案】D【解析】AB.晶体熔化图象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非晶体图象随时间增加温度不断上升;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都是晶体;熔点相同可能是一种物质,甲乙熔点相同,可能是同种物质;因为乙熔化的时间比甲长,所以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故A错误.B正确。CD.乙丙熔点不同,物质种类不同,所以无法从图象中比较二则的质量关系,故CD错误。故选B.2.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A.一个苹果B.一名中学生C.一头牛D.一辆家用轿车【答案】C【解析】卧室的长宽高分别为4m、3m、3m,卧室中空气的体积为V=4m×3m×3m=36m3,卧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为m=ρV=1.29kg/m3×36m3=46.44kg.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0.2kg,不符合题意;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所以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与卧室中空气质量最接近;C.一头牛的质量在几百千克,不符合题意;D.一辆家用轿车在1000kg以上,不符合题意。3.托盘天平上都有游码,当向右移动游码时,相当于(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在右盘中添加小砝码D.在左盘中添加小砝码【答案】C【解析】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调节横梁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AB错误。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根据天平的读数规则可知,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故向右移动游码时,相当于向右盘中添加小砝码。故C正确D错误。4.在实验课上,小米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观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码为5克,接下来小米未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即开始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平衡后,在右盘加上20克砝码,正好使天平达到平衡。此时小米的同桌小李刚从教室外回来,小李主动要求读数,于是小李根据正常的方法读得天平的示数为22克,则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A.?20克????????????B.?18克?C.?22克?D.?25【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归零,所以它的质量已经被平衡螺母平衡掉,据此分析即可。【解答】由于游码在测量前已经离开零刻度,所以它的质量已经被平衡掉。当放上物体测量质量时,如果游码没有移动位置,那么它的质量就不能再计算在内,因此这个物体的实际质量就是砝码的质量20g。故选A。5.小红要测量一个铁块的质量。她向右盘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码各一个,再向右盘中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一个10克的砝码将一个20克的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70~80克之间???????B.?80~90克之间????C.?90~100克之间??????D.?100~110克之间【答案】B【解析】【分析】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质量小于右盘;指针偏左,说明左盘质量大于右盘质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她向右盘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码各一个,再向右盘中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时,指针偏右,那么说明左盘物体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50g+20g+20g=90g;然后用一个10克的砝码将一个20克的砝码替换下来,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左盘物体的质量大于右盘砝码的质量:10g+20g+50g=80g。因此铁块的质量在80~90g之间。故选B。6.小科在帮妈妈剥蚕豆时,脑海中冒出有个想法——测量一粒蚕豆种子的质量。经过一番考虑,小科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图甲为将蚕豆种子放入清水中,蚕豆种子下沉到容器底部。图乙为将清水中加入适量食盐,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蚕豆会悬浮于食盐水中。(1)在使用天平测量食盐水前,小科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发现刻度盘上的指针没有指在中央刻度线上,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2)小科调好的天平后,称食盐水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某个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答案】(1)将游码拨回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2)砝码取下来,拨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解析】【分析】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指向红色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刻度盘上的指针没有指在中央刻度线上应将游码拨回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2)称食盐水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某个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右,说明砝码放多,应将砝码取下来,拨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答案为:(1)游码拨回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2)砝码取下来,拨动游码,使天平平衡。7.小明同学购置了一辆折叠自行车用于上下学骑行,如图所示。通过产品说明,他获取到这辆折叠自行车部分技术指标,如表所示。于是他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解答:(已知铝=2.7×103千克/米3、铁=7.8×103千克/米3)(1)这辆折叠白行车车架所用铝材的体积是多少米3?(2)如果该车车架用同体积的铁材制成,则整车的质量变为多少千克?【答案】(1)解:由表格数据可知,铝制车架的质量m铝=10.8kg,由ρ=可得,车架所用铝材的体积:V铝==10.8kg/2.7×103kg/m3=4×10-3m3答:车架所用铝材的体积为4×10-3m3(2)解:V铁=V铝=4×10-3m3m铁=ρ铁V铁=7.8×103kg/m3×4×10-3m3=31.2kg车架换为铁材增加的质量:△m=m铁-m铝=31.2kg-10.8kg=20.4kg此时整车的质量变为:m总′=12.8kg+△m=12.8kg+20.4kg=33.2kg。答:如果该车车架用铁材制成,整车质量为33.2kg【解析】【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分析,即可求解。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知识点1: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4、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典例精讲】1.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B.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B.沾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C.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D.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排斥3.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对表中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BCD实验现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A.AB.BC.CD.D5.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A.?②③???????B.?①③???C.?②④??D.?以上都是6.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7.“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B.?黄豆和芝麻混合C.?气体扩散实验??D.?铅柱粘合实验知识点2:质量的测量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质量的含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物体质量的主要单位(标准单位)是千克,符号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3、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克=1000毫克感受质量的大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4、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5、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左盘、右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分度盘、指针、横梁标尺、砝码及砝码盒、镊子。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摇摆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使用天平注意事项:1注意称量值不能超过量程(最大称量值);2玛法不能用手直接取,应用镊子取,称后及时放回砝码盒,以免生锈;3防止天平与潮湿、有腐蚀性的物体接触;4加砝码时要轻放轻拿。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再称量)。托盘天平使用方法: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游码归零),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归纳为“螺母反指针法”,也就是当指针向右偏,应将横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向左偏,应将横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右调。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质量后,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退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嫌小,这时应退出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左物右码”)读数:被测物体质量=所有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收好:测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0”。注:1.砝码的规格:100g,50g,20g,10g,5g,2g,1g(每种砝码最多两个);2.游码的量程=砝码中最小的砝码;3.称量时,指针偏右,则减少砝码或游码向左移;指针偏左,则增加砝码或游码向右移;4.称量时绝对不可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平衡;5.砝码变重(如生锈),则测量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偏小;6.砝码变轻(如磨损),则测量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偏大;7.若物体错放在了右盘,则物体质量=左盘所放砝码总质量—游码所示刻度值。【典例精讲】1.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于乙B.乙的质量小于丙C.乙的质量大于丙D.甲的质量小于乙2.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A.一个苹果B.一名中学生C.一头牛D.一辆家用轿车3.托盘天平上都有游码,当向右移动游码时,相当于(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在右盘中添加小砝码D.在左盘中添加小砝码4.在实验课上,小米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观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码为5克,接下来小米未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即开始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平衡后,在右盘加上20克砝码,正好使天平达到平衡。此时小米的同桌小李刚从教室外回来,小李主动要求读数,于是小李根据正常的方法读得天平的示数为22克,则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A.?20克????????????B.?18克?C.?22克?D.?255.小红要测量一个铁块的质量。她向右盘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码各一个,再向右盘中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一个10克的砝码将一个20克的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70~80克之间???????B.?80~90克之间????C.?90~100克之间??????D.?100~110克之间6.小科在帮妈妈剥蚕豆时,脑海中冒出有个想法——测量一粒蚕豆种子的质量。经过一番考虑,小科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图甲为将蚕豆种子放入清水中,蚕豆种子下沉到容器底部。图乙为将清水中加入适量食盐,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蚕豆会悬浮于食盐水中。(1)在使用天平测量食盐水前,小科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发现刻度盘上的指针没有指在中央刻度线上,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2)小科调好的天平后,称食盐水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某个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7.小明同学购置了一辆折叠自行车用于上下学骑行,如图所示。通过产品说明,他获取到这辆折叠自行车部分技术指标,如表所示。于是他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解答:(已知铝=2.7×103千克/米3、铁=7.8×103千克/米3)(1)这辆折叠白行车车架所用铝材的体积是多少米3?(2)如果该车车架用同体积的铁材制成,则整车的质量变为多少千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物质的构成与质量的测量--知识点讲解+习题(学生).doc 第四章--物质的构成与质量的测量--知识点讲解+习题(教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