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知道社会规则既约束自由,又保障自由。2.结合具体事例说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更要自律,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严于律己,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为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建言献策。【教学重点】自觉遵守规则。【教学难点】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教学过程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必须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悠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把他开除出校。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也许有人会说:这位校长太过分了,既然别人已经道了歉,归还了书,干嘛还要开除人家?这就是校规!没有了规则,还会有今天的哈佛吗?就如同江河一样,如果没有堤岸的约束,便不成其为江河;有了堤岸,江河才能自由地奔腾。脱离了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让规则看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同学们,阅读了上述故事后,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你生活中见过的大家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学生回答。师:遵守规则,人人受益;破坏规则,害人害己。我们要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5.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活动(一) 自由受社会规则约束材料一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相望。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材料二 列车即将发车,一扇车门却被两位乘客堵住,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整个过程持续约五分钟,导致列车晚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阅读上述两则材料,探究:(1)材料一中,当男士打电话的“自由”与孩子睡觉的自由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2)材料二中,两位乘客是行使自由和权利吗?请说明理由。小结: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探究二 自觉遵守规则活动(二)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学生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探讨:(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小结: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活动(三)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敬畏规则你是如何看待下列观点的?(1)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2)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3)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小结: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探究三 维护与改进规则活动(四) 坚定维护规则学生看教材P29下面的图片,探讨下列问题:(1)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2)面对这些行为,作为旁观者,你会怎么做?小结: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活动(五) 积极改进规则学生阅读教材P31拓展空间,探讨下列问题:(1)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2)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你怎样的启发?小结: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交流展示 提升能力1.分组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并予以补充完善。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选优胜小组。板书遵守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