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图年代中,①朝代的建立者是(  )
A.朱元璋 B.李世民 C.朱棣 D.李自成
2.(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列表述符合明清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有(  )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建立
②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封建皇权高度强化
④近代科技发展,位居世界前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21八下·余姚期末)“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4.(2021八下·余姚期末)“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的是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反映清朝这一政策特点的是(  )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册封达赖和班禅
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④与少数民族上层联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列图示是我国历代政府管辖某边疆地区的行政或军事机构,这一地区是(  )
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伊犁将军
A.西藏 B.蒙古 C.新疆 D.台湾
6.(2021八下·余姚期末)右图山西票号——日异昌的出现,不能说明(  )
A.城市经济繁荣 B.工商业市镇兴盛
C.已经出现资本雄厚的商帮 D.重农抑商观念消失
7.(2019八下·嘉兴期中)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这股思潮的有(  )
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9.(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图材料描述的著作是(  )
全书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了药方11000多个。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丰富经验的总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0.(2021八下·余姚期末)“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曲(唱脸谱》所描述的剧种是(  )
A.京剧 B.昆曲 C.越剧 D.黄梅戏
11.(2021八下·余姚期末)14-16世纪,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被称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  )
A.科学革命 B.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D.新航路开辟
(2021八下·余姚期末)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带有时代的烙印。据此,回答问题。
12.上述文学艺术作品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宗教主义 B.封建主义 C.禁欲主义 D.人文主义
13.上述作品,属于达·芬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2021八下·余姚期末)以下关于18世纪开始的欧洲启蒙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B.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
C.开始于法国,发展顶峰在英国
D.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为代表思想家
15.(2021八下·余姚期末)被誉为“科学革命开端”的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C.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 D.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16.(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图是某大洲的示意图。最早踏上这块大陆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7.(2021八下·余姚期末)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右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  )
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
C.殖民制度和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D.世界各地的物种得到交流传播
18.(2021八下·余姚期末)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的历史功绩是(  )
①宣告美国的诞生
②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③废除了奴隶制度
④成为了资本主义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列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或文献,按颁布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权宣言》
②《拿破仑法典》
③《权利法案》
④《独立宣言》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20.(2021八下·余姚期末)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21.(2021八下·余姚期末)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革。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21八下·余姚期末)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  )
A.里昂工人起义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新和谐公社成立 D.巴黎公社建立
23.(2021八下·余姚期末)2021年4月,亚洲国家印度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而引起全球关注。在19世纪,印度曾经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24.(2021八下·余姚期末)对下表《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的解读、正确的有(  )
  1800 1897 1880 1900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①城市人口逐步上升
②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③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革命
④表中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2021八下·余姚期末)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抵起了独立运动。其中,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海地独立 B.巴西独立
C.玻利维亚独立 D.阿根廷独立
26.(2021八下·余姚期末)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所列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俄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 “三角贸易” 促进了非洲的工商业
C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太平天国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一定程度保护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A.A B.B C.C D.D
27.(2021八下·余姚期末)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②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③对清政府抱有一定幻想
④阻止了列强的侵略步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2021八下·余姚期末)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B.西学的广泛传播
C.民族危机的进步 加重 D.民资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愿望
29.(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A.1898年,“戊戌六君子”在北京惨遭杀害
B.1906年,某学子积极准备乡试
C.1872年,上海人读《申报》
D.1898年,某学子到京师大学堂读书
30.(2021八下·余姚期末)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下列抵抗列强入侵的人物或团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关天培
②义和团
③邓世昌
④左宗棠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
31.(2021八下·余姚期末)外交关于国家的尊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2021年3月18日-19日,中美在阿拉斯加举行高层对话会。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在对话中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希望这次对话是真诚的、坦率的。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
(1)给图1、图3填上恰当的名称,概括说明图1反映事件的历史意义。
(2)什么战争导致图2《南京条约》的签订?简述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图3事件发生后,有人说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请用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4)材料二与图3同是辛丑年的中国外交活动你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感悟?
32.(2021八下·余姚期末)革命或改革是推动大国师起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领航]
材料一: 18 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获治电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美国革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日本变革]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蒸汽机的改良者是谁?
从此人为进入了什么时代?为什么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2)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者是谁?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南北战争对美国崛起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33.(2021八下·余姚期末)15世纪以来,中国与西方都经历了重大转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外历史发展年代尺(局部)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三:康有为说:“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1)请完善材料一年代尺中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2)结合年代尺和所学,分析这一历史时期中外历史发展有何不同?(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角度回答)
(3)李鸿章和康有为分别代表什么政治派别?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两个派别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在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两个派别分别掀起了什么运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1368年初,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当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A项朱元璋是①朝代的建立者,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明朝的建立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2.【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但皇权高度强化,国家日渐闭关自守,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
B项②③符合明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历史上朝代的阶段特征。
3.【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荷兰殖民者1624年侵占了我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先后攻取赤嵌楼和台湾城,收复台湾,由此可知“一代英雄”是指郑成功。
ACD三项和题干对联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郑成功是题干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分裂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还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不是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是镇压少数民族叛乱,体现了其“威”的一面。排除含①的选项。
C项②③④能反映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民族政策的相关史实。重点把握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体现的民族政策。
侧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清朝民族政策。
5.【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地区的事务。唐太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分别管理今新疆地区。清朝乾隆帝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ABD三项和题干图示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新疆和题干图示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我国历代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掌握我国历代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6.【答案】D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从清代中期开始,山西的票号发展非常迅速。
ABC三项根据日异昌的出现都能够说明,不符合题意;
D项重农抑商观念消失日异昌的出现不能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清朝时期在经济领域不断出现冲击“重农抑商”传统的新形式,但重农抑商观念并未消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出自明朝李贽的《焚书·答耿中丞》,李贽是明清进步思潮的代表人物, ①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② 错误;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最早是在《尚书》里提出的, ③错误;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出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④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
【点评】本题稍有难度,要求学生对题支中的句子的出处有清晰的认识。
8.【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据题干关键信息“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红楼梦》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楼梦》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9.【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药物”“ 医药学”等信息,联系所学,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宝典”。
AB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本草纲目》是题干图片材料描述的著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本草纲目》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掌握《本草纲目》的医学成就及地位。
10.【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脸谱是京剧表演中的重要形式;在京剧中,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梗直,关公、曹操、张飞等都是京剧中的经典形象。
A项京剧是歌曲(唱脸谱》所描述的剧种,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京剧,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1.【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新航路开辟是题干里“世界被发现"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需要灵活运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答案】12.D
13.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2)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达 芬奇的代表作。准确识记达 芬奇的两部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12.题干图①《神曲》、图②《蒙娜丽莎》、图③《大卫》、图④《哈姆雷特》等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的时代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ABC三项都不是题干文学艺术作品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不符合题意;
D项人文主义是题干文学艺术作品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 达 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他在艺术上的杰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两幅绘画作品。图②即是达 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
A项①《神曲》是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
B项②《蒙娜丽莎》属于达·芬奇的代表作,符合题意;
C项③《大卫》是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
D项④《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AB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开始于法国,发展顶峰在英国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启蒙运动的史实。
15.【答案】A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A项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开端”,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16.【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图中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都属于美洲,联系所学,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哥伦布最早踏上美洲新大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物种交流频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BC三项从图中我们不能直接看出,不符合题意;
D项世界各地的物种得到交流传播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具备基础知识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
18.【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中1776年大陆会议颁布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功绩。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③④不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功绩。
A项①②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功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功绩。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①《人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②《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804年;③《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④《独立宣言》颁布于1776年;按颁布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①②。
C项③④①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或文献的时间。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0.【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施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树立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规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三人的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A项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是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符合题意;
BD两项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存在民族独立问题;
C项推翻了封建统治不符合题意,美国不存在封建统治问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21.【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作为船的动力机,发明了汽船,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图①的蒸汽机车和图②的汽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③的汽车和图④的飞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项③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要求具备准确识记重要史实。
22.【答案】B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3.【答案】C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历史上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在19世纪,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在19世纪,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24.【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由表格中可以看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③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革命解读错误,排除。
D项①②④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表格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5.【答案】A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1804年海地宣告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A项海地独立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符合题意;
BCD三项所述均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
26.【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A项A对应正确,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符合题意;
B项B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三角贸易持续了三百多年,对美洲来说,一方面,殖民贸易带来了破坏、灾难;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了北美经济的发展。对非洲来说,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过程中,掳获大量非洲黑人卖到美洲,给非洲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当地的贫困和落后;
C项C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宣布废除一切土地私有权,实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遵照“无处不均匀”平均主义原则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建立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在土地和产品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是一种不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空想;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军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做纲领的;
D项D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推论的对应关系。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7.【答案】C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待洋人、洋教和轮船铁路等通通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他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C项②③评价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8.【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9世纪90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98年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A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
29.【答案】B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废止科举考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ACD三项在当时的中国都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
B项1906年,某学子积极准备乡试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30.【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①关天培战死炮台是在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期间;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③邓世昌殉国黄海是在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④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在1876—1878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③②。
D项①④③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1.【答案】(1)图1:郑和下西洋 ;图3:《辛丑条约》的签订 ;
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事件:1840年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以失败告终,签订《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在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慈禧太后保证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不同:主权独立(是平等的外交)
感悟:弱国无外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等。
【知识点】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1)根据图1中的“明”和郑和像可知,图1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根据图3中的“1901辛丑年”可知,反映的是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看到帝国主义并没有把她当成祸首惩办,电告李鸿章对条约全部接受,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实质反映了清政府的媚外,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材料二体现了中国的屈辱外交,图3体现了平等的外交,同是辛丑年的中国外交活动,最大的不同是主权独立。对此,文明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等。
故答案为:(1)图1:郑和下西洋 ;图3:《辛丑条约》的签订 ;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事件:1840年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以失败告终,签订《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在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慈禧太后保证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不同:主权独立(是平等的外交)。感悟:弱国无外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 ,《辛丑条约》,鸦片战争,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答案】(1)瓦特;蒸汽时代;
原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林肯;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治维新;废除全国的藩国,设置府、县。(或废藩置县)
(4)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主要是因为: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是主要的领导者。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三中的“日本”“ 明治政府”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故答案为:(1)瓦特;蒸汽时代;原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林肯;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明治维新;废除全国的藩国,设置府、县(或废藩置县)。
(4)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南北战争,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实行分析材料信息。
33.【答案】(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丞相;军机处
(2)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外(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逐步建立。(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也对)
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发展。
思想文化:中国推行文化专制,外(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得到传播。
外交:中国闭关锁国;外(欧洲):积极对外扩张,寻找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原料和市场。
(3)李鸿章代表地主阶级洋务派;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三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制度)。
分别掀起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也对)。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了丞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到顶峰。
(2)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上看,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逐步建立。从经济上看,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发展。从思想文化上看,中国推行文化专制,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得到传播。从外交上看,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欧洲积极对外扩张,寻找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原料和市场。
(3)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为此,他们掀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国存亡”为己任,主张维新变法,希望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掀起了戊戌变法。
故答案为:(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丞相;军机处。
(2)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外(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逐步建立。(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也对)
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发展。
思想文化:中国推行文化专制,外(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得到传播。
外交:中国闭关锁国;外(欧洲):积极对外扩张,寻找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原料和市场。
(3)李鸿章代表地主阶级洋务派;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三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制度)。
分别掀起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也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中西方的差异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1 / 1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图年代中,①朝代的建立者是(  )
A.朱元璋 B.李世民 C.朱棣 D.李自成
【答案】A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1368年初,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当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A项朱元璋是①朝代的建立者,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明朝的建立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2.(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列表述符合明清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有(  )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建立
②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封建皇权高度强化
④近代科技发展,位居世界前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但皇权高度强化,国家日渐闭关自守,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
B项②③符合明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历史上朝代的阶段特征。
3.(2021八下·余姚期末)“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荷兰殖民者1624年侵占了我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先后攻取赤嵌楼和台湾城,收复台湾,由此可知“一代英雄”是指郑成功。
ACD三项和题干对联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郑成功是题干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2021八下·余姚期末)“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的是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反映清朝这一政策特点的是(  )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册封达赖和班禅
③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④与少数民族上层联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分裂活动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还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领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不是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是镇压少数民族叛乱,体现了其“威”的一面。排除含①的选项。
C项②③④能反映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民族政策的相关史实。重点把握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体现的民族政策。
侧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清朝民族政策。
5.(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列图示是我国历代政府管辖某边疆地区的行政或军事机构,这一地区是(  )
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伊犁将军
A.西藏 B.蒙古 C.新疆 D.台湾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地区的事务。唐太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分别管理今新疆地区。清朝乾隆帝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ABD三项和题干图示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新疆和题干图示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我国历代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掌握我国历代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6.(2021八下·余姚期末)右图山西票号——日异昌的出现,不能说明(  )
A.城市经济繁荣 B.工商业市镇兴盛
C.已经出现资本雄厚的商帮 D.重农抑商观念消失
【答案】D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从清代中期开始,山西的票号发展非常迅速。
ABC三项根据日异昌的出现都能够说明,不符合题意;
D项重农抑商观念消失日异昌的出现不能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清朝时期在经济领域不断出现冲击“重农抑商”传统的新形式,但重农抑商观念并未消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7.(2019八下·嘉兴期中)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这股思潮的有(  )
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出自明朝李贽的《焚书·答耿中丞》,李贽是明清进步思潮的代表人物, ①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② 错误;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最早是在《尚书》里提出的, ③错误;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出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④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
【点评】本题稍有难度,要求学生对题支中的句子的出处有清晰的认识。
8.(2021八下·杭州期中)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据题干关键信息“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ABC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红楼梦》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红楼梦》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9.(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图材料描述的著作是(  )
全书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了药方11000多个。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丰富经验的总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药物”“ 医药学”等信息,联系所学,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宝典”。
ABD三项和题干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本草纲目》是题干图片材料描述的著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本草纲目》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掌握《本草纲目》的医学成就及地位。
10.(2021八下·余姚期末)“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曲(唱脸谱》所描述的剧种是(  )
A.京剧 B.昆曲 C.越剧 D.黄梅戏
【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脸谱是京剧表演中的重要形式;在京剧中,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梗直,关公、曹操、张飞等都是京剧中的经典形象。
A项京剧是歌曲(唱脸谱》所描述的剧种,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京剧,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1.(2021八下·余姚期末)14-16世纪,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被称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  )
A.科学革命 B.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D.新航路开辟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新航路开辟是题干里“世界被发现"所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需要灵活运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21八下·余姚期末)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带有时代的烙印。据此,回答问题。
12.上述文学艺术作品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宗教主义 B.封建主义 C.禁欲主义 D.人文主义
13.上述作品,属于达·芬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2.D
13.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2)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达 芬奇的代表作。准确识记达 芬奇的两部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12.题干图①《神曲》、图②《蒙娜丽莎》、图③《大卫》、图④《哈姆雷特》等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的时代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ABC三项都不是题干文学艺术作品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不符合题意;
D项人文主义是题干文学艺术作品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 达 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他在艺术上的杰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两幅绘画作品。图②即是达 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
A项①《神曲》是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
B项②《蒙娜丽莎》属于达·芬奇的代表作,符合题意;
C项③《大卫》是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
D项④《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1八下·余姚期末)以下关于18世纪开始的欧洲启蒙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B.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
C.开始于法国,发展顶峰在英国
D.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为代表思想家
【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宣扬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ABD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开始于法国,发展顶峰在英国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启蒙运动的史实。
15.(2021八下·余姚期末)被誉为“科学革命开端”的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C.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 D.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A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A项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开端”,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16.(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图是某大洲的示意图。最早踏上这块大陆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图中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都属于美洲,联系所学,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ABD三项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哥伦布最早踏上美洲新大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7.(2021八下·余姚期末)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右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  )
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
C.殖民制度和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D.世界各地的物种得到交流传播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物种交流频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BC三项从图中我们不能直接看出,不符合题意;
D项世界各地的物种得到交流传播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具备基础知识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
18.(2021八下·余姚期末)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的历史功绩是(  )
①宣告美国的诞生
②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③废除了奴隶制度
④成为了资本主义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中1776年大陆会议颁布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功绩。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③④不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功绩。
A项①②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功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功绩。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列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或文献,按颁布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权宣言》
②《拿破仑法典》
③《权利法案》
④《独立宣言》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①《人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②《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804年;③《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④《独立宣言》颁布于1776年;按颁布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①②。
C项③④①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或文献的时间。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0.(2021八下·余姚期末)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施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树立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规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三人的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A项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是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符合题意;
BD两项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存在民族独立问题;
C项推翻了封建统治不符合题意,美国不存在封建统治问题;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21.(2021八下·余姚期末)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革。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作为船的动力机,发明了汽船,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图①的蒸汽机车和图②的汽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③的汽车和图④的飞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项③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要求具备准确识记重要史实。
22.(2021八下·余姚期末)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  )
A.里昂工人起义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新和谐公社成立 D.巴黎公社建立
【答案】B
【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3.(2021八下·余姚期末)2021年4月,亚洲国家印度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而引起全球关注。在19世纪,印度曾经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C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历史上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
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在19世纪,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在19世纪,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24.(2021八下·余姚期末)对下表《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的解读、正确的有(  )
  1800 1897 1880 1900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①城市人口逐步上升
②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③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革命
④表中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由表格中可以看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③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革命解读错误,排除。
D项①②④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表格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5.(2021八下·余姚期末)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抵起了独立运动。其中,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海地独立 B.巴西独立
C.玻利维亚独立 D.阿根廷独立
【答案】A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1804年海地宣告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A项海地独立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符合题意;
BCD三项所述均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要求识记掌握重要史实。
26.(2021八下·余姚期末)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所列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俄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 “三角贸易” 促进了非洲的工商业
C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太平天国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一定程度保护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分析】A项A对应正确,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符合题意;
B项B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三角贸易持续了三百多年,对美洲来说,一方面,殖民贸易带来了破坏、灾难;另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了北美经济的发展。对非洲来说,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过程中,掳获大量非洲黑人卖到美洲,给非洲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当地的贫困和落后;
C项C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它宣布废除一切土地私有权,实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遵照“无处不均匀”平均主义原则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建立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在土地和产品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是一种不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空想;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军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做纲领的;
D项D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史实与推论的对应关系。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7.(2021八下·余姚期末)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②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③对清政府抱有一定幻想
④阻止了列强的侵略步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待洋人、洋教和轮船铁路等通通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他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C项②③评价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8.(2021八下·余姚期末)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B.西学的广泛传播
C.民族危机的进步 加重 D.民资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愿望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9世纪90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98年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A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
29.(2021八下·余姚期末)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A.1898年,“戊戌六君子”在北京惨遭杀害
B.1906年,某学子积极准备乡试
C.1872年,上海人读《申报》
D.1898年,某学子到京师大学堂读书
【答案】B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废止科举考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ACD三项在当时的中国都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
B项1906年,某学子积极准备乡试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30.(2021八下·余姚期末)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下列抵抗列强入侵的人物或团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关天培
②义和团
③邓世昌
④左宗棠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答案】D
【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①关天培战死炮台是在1840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期间;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③邓世昌殉国黄海是在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④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在1876—1878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③②。
D项①④③②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
31.(2021八下·余姚期末)外交关于国家的尊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2021年3月18日-19日,中美在阿拉斯加举行高层对话会。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在对话中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希望这次对话是真诚的、坦率的。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
(1)给图1、图3填上恰当的名称,概括说明图1反映事件的历史意义。
(2)什么战争导致图2《南京条约》的签订?简述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图3事件发生后,有人说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请用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4)材料二与图3同是辛丑年的中国外交活动你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感悟?
【答案】(1)图1:郑和下西洋 ;图3:《辛丑条约》的签订 ;
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事件:1840年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以失败告终,签订《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在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慈禧太后保证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不同:主权独立(是平等的外交)
感悟:弱国无外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等。
【知识点】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分析】(1)根据图1中的“明”和郑和像可知,图1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根据图3中的“1901辛丑年”可知,反映的是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看到帝国主义并没有把她当成祸首惩办,电告李鸿章对条约全部接受,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实质反映了清政府的媚外,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材料二体现了中国的屈辱外交,图3体现了平等的外交,同是辛丑年的中国外交活动,最大的不同是主权独立。对此,文明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等。
故答案为:(1)图1:郑和下西洋 ;图3:《辛丑条约》的签订 ;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事件:1840年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以失败告终,签订《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受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在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行为;慈禧太后保证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不同:主权独立(是平等的外交)。感悟:弱国无外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 ,《辛丑条约》,鸦片战争,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2021八下·余姚期末)革命或改革是推动大国师起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领航]
材料一: 18 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获治电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美国革命]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日本变革]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蒸汽机的改良者是谁?
从此人为进入了什么时代?为什么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2)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者是谁?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南北战争对美国崛起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1)瓦特;蒸汽时代;
原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林肯;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治维新;废除全国的藩国,设置府、县。(或废藩置县)
(4)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
【解析】【分析】(1)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主要是因为: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是主要的领导者。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三中的“日本”“ 明治政府”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故答案为:(1)瓦特;蒸汽时代;原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
(2)林肯;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明治维新;废除全国的藩国,设置府、县(或废藩置县)。
(4)启示: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要不断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创新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工业革命,南北战争,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实行分析材料信息。
33.(2021八下·余姚期末)15世纪以来,中国与西方都经历了重大转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外历史发展年代尺(局部)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三:康有为说:“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1)请完善材料一年代尺中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2)结合年代尺和所学,分析这一历史时期中外历史发展有何不同?(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角度回答)
(3)李鸿章和康有为分别代表什么政治派别?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两个派别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在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两个派别分别掀起了什么运动?
【答案】(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丞相;军机处
(2)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外(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逐步建立。(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也对)
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发展。
思想文化:中国推行文化专制,外(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得到传播。
外交:中国闭关锁国;外(欧洲):积极对外扩张,寻找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原料和市场。
(3)李鸿章代表地主阶级洋务派;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三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制度)。
分别掀起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也对)。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了丞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到顶峰。
(2)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上看,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逐步建立。从经济上看,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发展。从思想文化上看,中国推行文化专制,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得到传播。从外交上看,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欧洲积极对外扩张,寻找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原料和市场。
(3)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为此,他们掀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救国存亡”为己任,主张维新变法,希望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掀起了戊戌变法。
故答案为:(1)资产阶级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丞相;军机处。
(2)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外(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逐步建立。(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也对)
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发展。
思想文化:中国推行文化专制,外(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得到传播。
外交:中国闭关锁国;外(欧洲):积极对外扩张,寻找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原料和市场。
(3)李鸿章代表地主阶级洋务派;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三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制度)。
分别掀起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也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中西方的差异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