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教案

资源简介

课堂研讨会《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能力目标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
活动规则:
1.五位同学,每人手中一张纸条,其中四个人是一样的,有一个人和其他人不一样。
2.每人说出有关这个词语的解释,但是不能则说出这个词语。
3.一轮过后猜测谁是卧底,两轮猜测后,如果没有猜出。则卧底获胜。
思考:谁是卧底?其他人拿的牌子是什么?
教师明确:每个人都对礼有自己的解释,那么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
(一)礼的含义
活动一:阅读教材——识礼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礼是什么?
教师明确: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活动二:情境表演——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
(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1.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三: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和谐
(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思考: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活动四:情境感受——文明有礼扬国威
(展示材料)
情境一:欣赏志愿者图片
1.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情境二:泰国皇宫洗手间有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巴黎圣母院有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2.读完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分组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情境一:我们感受到了我的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情境二:我们感受到国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所以,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过渡:《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家则不宁。”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
做到文明有礼
活动五:连词成线
教师讲述:学生抢答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活动六:自主学习——知礼懂礼
学生阅读教材P39—40。
1.思考: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说说你所知道的文明有礼的相关要求。
教师总结:(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四)教师评判学生讲述的礼的做法。
活动七:观看视频《文明中国礼》
活动八:课堂实练
老师准备六个礼物,选出课堂表现最好的一个组,赠送礼物,看学生是否说出谢谢,以此来看学生本堂课收获了多少,能否在生活中践行文明有礼。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3板书设计
以礼待人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本课活动较多,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亮点在最后送礼物学生都能在接受礼物的时候说谢谢,做到了文明有礼不是简单的说说,能在生活实际中落实,不足在于老师讲的略微有点多,没有全方位的把课堂给学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努力。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人, 一、初识礼:文明有礼的含义和表现 二、尊崇礼: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三、践行礼:文明有礼的要求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本课时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上课时要多准备资料,如开学第一课中关于礼仪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近期出现的不文明现象等,加深学生的印象。本节课在整理的教学思路方面,秉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符合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初识礼”、“尊崇礼”、“践行礼”的教学环节,明晰文明有礼的表现、重要性和要求。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用身边的资源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