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氧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室收集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依据。 【重难点知识】1.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室收集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依据。 【学生活动】 活动一:自主学习教材87页到88页(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回答下列问题。 你知道有哪些制得氧气的方法? 二.药品的选择 1.下列哪些药品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 氯化钠(NaCl) 水(H2O) 甲烷(CH4) 在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药品时,要从原料易得、反应环保、实验操作安全等方面考虑, 那么下面这些药品哪个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依据是什么? (1)高锰酸钾(KMnO4):受热分解而放出氧气(O2)。 (2)氯酸钾(KClO3):400℃时分解放出氧气。 (3)氧化汞(HgO):加热到500℃时分解为汞蒸气和氧气。(汞蒸气有毒) (4)水(H20):通电条件下产生氧气,消耗大量电能,反应速度慢 (5)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较浓的溶液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若与二 氧化锰(MnO2)混合,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迅速放出氧气。(每 100ml 大约1.80元) 三.反应原理 1.实验室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是什么?(即符号表达式) 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什么不发生改变? 装置的选择(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下面这些装置,哪些可以作为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氧气的收集装置 提示: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进入集气瓶内,下沉,把空气往上排出,这种收集气体的方 法叫做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装置 适用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收集氧气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气体的方法是由什么决定的?(提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大,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怎样检验氧气? 七.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八.假设现在要你去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这个题有点难,学生只能答道从药品环保等方面考虑) 活动二:讨论: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装置漏气与否,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那么收集一瓶气体的时间会很长并且也浪费了药品) (提示:根据物理上讲过的热涨冷缩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