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十课浏览网上信息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和利用网络教学过程1激情引入2探究新知3拓展巩固4评价小结第一部分激情引入互联网信息有什么特点?观看网页“广东文化网”,思考问题: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一)WWW(互联网信息)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它使得阅读文本不再是线性的,它可以在一页上同时显示图形、音频、视频和文本信息。同时,WWW可以从一个链接跳到另一个链接,使得网络信息的导航变得非常容易和方便,我们可以在各网页和各站点之间自由地浏览信息。WWW信息服务包括网页、网站、网址等几个常用的概念。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二)一、网页在网页菜单栏点“查看”,点“查看网页源代码”你会发现什么?二部分探究新知(二)网页(WebPage)是用一种名为“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特殊语言编写的文件。它由文字、图象、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组成。每个网页都是一个文件,它的扩展名一般为.htm或.html。对网页的管理,与对其他文件的管理一样,都可以进行复制、移动和改名等操作。从外观上看,网页显示为图文并茂的一页信息,如图10-1所示。实质上,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菜单里的“源文件”打开网页中的源文件,就会发现,这一页的信息就是由如图10-2所示的字符编译而成的。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三)二、网站在百度网页菜单栏点“文件”,点“网页另存为”你会发现什么?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三)二、网站网站,也称Web站点,通常由一个主页和若干个附加网页组成。网站是存放网页的地方,实质就是一个普通的文件夹,在服务器上点据着一块空间。主页是网站入口的网页,访问网站首先会浏览主页,再由主页访问其他的网页,网页与网页之间由超链接实现互相跳转。现在,许多政府、机构、企业甚至个人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供人们随时查看。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三)三、网址网址(缩写URL)又叫做统一资源定位器,是标志某一特定的网页所用的一个短的字符串,是一种访问网络资源的方法。网址通常由通信协议、服务器名称、端口通信编号等部分组成,如图10-3所示。http://www.abc.com:/mm/index.asp文件夹服务器名称端口通信编号文件通信协议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三)学习任务任务一:合作探究:打开几个常用网站,辨别网站名称、网址URL和网站类别,填写到教材中10-1表格中。参考资料:如下图片所示: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三)四、浏览器我们打开网页需要什么软件工具?什么是浏览器?常用浏览器有哪些?浏览网站及其中的网页,需要有一个访问客户端程序,这一程序能够解释HTML文件,并显示其中内容,正确实现链接指向文件的跳转。这个程序就叫浏览器。常用浏览器有InternelExplorer(简写为IE)、火狐浏览器(FireFox)、360浏览器。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三)四、浏览器学习任务任务二:使用IE浏览器查看网页内容,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到教材中10-2表格中。第二部分探究新知(三)五、网页的超链接超链接由网页上的文字、图像、动画等元素赋予了可以链接到其他网页的URL地址而形成,让网页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关联的关系。学习任务任务三:自主探究:在浏览器寻找并进入“岭南文化官方网站”的主页面,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文本或图像内容,观察网页发生了什么变化?完成p73页记录表①输入网址鼠标指向感兴趣的文本见容,并单击第三部分拓展巩固六、课堂思考题和练习题阅读课本p74有关地址、协议和域名的含义,完成下面的思考题。选择题1、因特网起源于(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2、下列不属于因特网服务的是( )A、WWW服务 B、E-Mail服务 C、FTP服务 D、汇款服务3、计算机联网的主要目的是( )A、资源共享 B、聊天 C、玩游戏 D、网上购物4、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需要用到通信媒介,下列不属于通信媒介的是(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电线5、因特网最核心、最基本的协议是( )A、TCP/IP协议 B、WWW协议 C、ftp协议 D、smtp协议6、下面表示范围最大的网络是( )A、局域网 B、广域网 C、互联网 D、城域网7、LAN指的是( )A、局域网 B、广域网 C、互联网 D、城域网8、Internet指的是( )A、局域网 B、广域网 C、互联网 D、城域网9、现在大冶地区家庭上网最主要的接入方式是( )A、PSTN拨号接放 B、DDN专线接放 C、ISDN一线通 D、ADSL10、下面不是万维网的简称的是( )A、3W B、W3 C、WAN D、WEB第三部分拓展巩固11、下面不是浏览器软件是( )A、IE B、FireFox C、Opera D、windowsmediaplayer12、IP地址的编号范围是从( )开始的。A、0.0.0 B、0.0.1 C、1.1.1 D、1.0.013、IP地址的编号范围是从( )结束的。A、100.100.100.100 B、200.200.200.200C、255.255.255.255 D、300.300.300.30014、以下网络接入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 )A、PSTN B、DDN C、ISDN D、ADSL15、“www..cn”是新浪网的( )A、网址 B、IP地址 C、网站名 D、以上都不是16、下面表示的是政府类网站的是( )A、net B、com C、edu D、gov17、计算机的IP地址是( )A、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地址编号 B、Internet中网络资源的地理位置C、Internet中的子网地址 D、接入Internet的局域网编号18、在IE浏览器的( )输入“www.”,就可以进入到中央电视台网站。A、标题栏 B、地址栏 C、状态栏 D、工具栏19、用鼠标直接打开网页上的超链接,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左键单击 B、左键双击 C、右键单击 D、右键双击20、下面四个网站中,哪个网站是教育类网站。( )A、www.e21. B、www. C、www. D、www.di.gov第三部分拓展巩固判断题1、windowsXP上自带的浏览器是InterExplorer。()2、连入因特网的计算机都会被分配一个IP地址。()3、IP地址是由五组数字组成的。()4、在网络上IP地址是惟一的。()5、在域名中,CN代表中国。()6、ADSL是通过普通电话线来传输信号的。()7、万维网的英文全称是WorldWideWeb。()8、我们可以向计算机中安装其它的浏览器软件。()9、IE的启动首页是无法更改的。()10、域名解析是由互联网上专门的服务器进行的。()11、URL指的是“统一资源定位器”。()12、我们可以通过IE浏览器工具栏上的“前进”和“后退”按钮来浏览刚才已经浏览的网页。()第三部分拓展巩固参考答案:1、( C )2、( D )3、( A )4、( D )5、( A )6、(C )7、( A )8、( C )9、( D )10、( C )11、( D )12、( A )13、(C)14、(D )15、(A )16、(D)17、(A)18、(B)19、(A)20、(A)判断题1、(√)2、(×)3、(×)4、(√)5、(√)6、(√)7、(√)8、(√)9、(×)10、(√)11、(√)12、(√)第四部分评价小结完成P76页表10-5学习评价表。thankyou!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年级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章节名称第三单元第十课浏览网上信息学科信息技术授课班级七年级()班授课时数1课时设计者所属学校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www信息服务中网页、网站、网址等常用概念。2、熟悉网页超链接的使用。3、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内容。过程和方法:1、通过辨析网页、网站、网址概念的区别及联系,体会WWW应用广泛的原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丰富多样的小组探究活动,形成良好的小组协作意识。。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互联网中的信息是以何种方式组织、存储的,人们又是通过何种手段获取到其中的信息。本节课详细介绍了WWW作为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是如何组织和呈现信息的,WWW中的网页、网站和网址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三者之间的联系,浏览器在这中间发挥的作用,网页中的超链接对网页的意义如何等。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多,且学生对概念易产生混淆、理解不全面等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对比分析、概念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厘清各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掌握www信息服务中网页、网站、网址等常用概念;理解网页超链接的应用。通过创设课件、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www信息服务中网页、网站、网址之间的区别及联系。通过创设课件、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结合信息过程在生活实际中的呈现,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4、教学对象分析:1、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看,他们爱问好动,想象力丰富,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归纳,体验学习;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学习环境。5、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6、教学策略: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为此我把课本知识分解成四个活动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7、教学媒体: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软件准备:PPT课件微视频 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1、播放图片,导入前言(有相关万维网的内容)学生观看图片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深刻认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互联网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1)课件展示网页、网站、网址的概念任务一:合作探究:打开几个常用网站,辨别网站名称、网址URL和网站类别,填写到教材中10-1表格中PPT通过创设课件和图片,让学生合作探究分析交流,掌握WWW信息服务中网页、网站、网址等常用概念。(2)课件展示浏览器的概念任务二:使用IE浏览器查看网页内容,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到教材中10-2表格中PPT通过多媒体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会使用浏览器查阅浏览网页内容。(3)课件展示网页超链接的概念任务三:自主探究:在浏览器寻找并进入“岭南文化官方网站”的主页面,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文本或图像内容,观察网页发生了什么变化?PPT通过多媒体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分析交流,明晰超链接在网页中的重要作用。(2)课件展示网页超链接的概念任务三:自主探究:在浏览器寻找并进入“岭南文化官方网站”的主页面,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文本或图像内容,观察网页发生了什么变化?PPT通过老师,让学生分析交流,明晰超链接在网页中的重要作用。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8分)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内容,设计好课堂思考题和练习题学生完成课堂思考题和练习题。PPT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8分)1、展示P76页表10-5,要求学生完成学习评价表2、让学生小结学生本节课内容,有不全面的,老师进行补充小结。学生完成学习评价表2、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效果五、板书设计略六、教学反思1.主要体现整体到局部设计理念。如小到教材的名称信息技术,大到信息社会的互联网时代,从而引出大量的信息是通过网页呈现出来的,焦点转移到网页。2.细化知识点,使学生能逐步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收获成功。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案章节名称: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三单元认识和利用网络 第十课浏览网上信息 【学习目标】:1、掌握www信息服务中网页、网站、网址等常用概念。2、熟悉网页超链接的使用。3、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内容。【学习重、难点】:1、掌握www信息服务中网页、网站、网址等常用概念;理解网页超链接的应用。2、www信息服务中网页、网站、网址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学习环节导学内容师生笔记学法指导1、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同学。2、同学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图片或其他资源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3、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然后完成活动任务。4、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课堂导学自主探究任务一:了解网页的概念,它由什么组成。[学习提示]课本P70任务二:了解什么是网站?什么是网址,网址的构成?[学习提示]课本P71 任务三:根据了解的网站,完成课本P72表10-1网站调查表[学习提示] 任务四:点击网页的超链接,网页会发生哪些变化?[学习提示]1、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岭南文化”;2、用鼠标指向感兴趣的文本内容,并单击。拓展提升阅读课本P74,了解地址、协议和域名的含义。、评价小结填写本节课学习评价。(在线学习评价调查链接)表11-3学习评价表序号学习内容能否掌握1掌握WWW信息服务中网页、网站、网址等常用概念和区别。能?不能?2使用浏览器查阅网络信息资源。能?不能?3利用超链接查阅不同类别的信息。能?不能?4知道网络地址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能?不能?其他收获:总结自己完成本节课活动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学习提示]单击在线学习评价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写入其它收获项中课后导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0课 浏览网上信息 教案.doc 第10课 浏览网上信息 课件.pptx 第10课浏览网上信息导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