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冰和水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根据实验方法进行水结冰、冰融化成水的实验。 2.能用表格进行实验记录。 3.能分析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 1.能对冰和水互相转化的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2.和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 了解身边物体的存在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到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寒冬来临时,经常看到水结冰的现象。(出示冰的图片) 2.提问:水在什么温度下能结冰? (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 1.研究水结冰的现象。 (1)掌握方法。 ①播放课件,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指定学生汇报,然后出示实验方法。 A.将铁架台、试管、纯净水、碎冰等器材,按照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安装。 B.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纯净水(不要过多),用记号笔在管壁上标记好水面高度。 C.将温度计吊起,插入试管里的水中。 D.在烧杯中装满碎冰,把试管放入碎冰中。 E.当温度变化缓慢或者不变时在碎冰里加些食盐,继续观察温度计数值的变化。 (该实验向碎冰中加入适量的食盐,会加快水结冰,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 教师画出关键词,让学生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 ②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 ③出示注意事项。 A.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包括观察、记录、收拾等)。 B.小组成员轮流观察。 C.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 (2)实验并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3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要求学生认真、准确、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记求,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描述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按照“我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的方式进行汇报,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和评价。) (4)分析并得出结论 提问: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水结冰后体积会怎样?总结:在0℃时水会结成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体积会变大。 2.观察冰的融化。 (1)提出问题。 提问:当水温降到0℃时水会结成冰,冰受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导:你有哪些方法能够加快冰的融化? (2)掌握方法。 ①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提示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主要方法。之后提出问题并指定学生回答。 ②出示实验方法 A.从冰箱中取出一些碎冰,放入烧杯。 B.用温度计测量碎冰的温度。 C.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和冰的状态。 (教师引导学生匀画关键词,并进行复述、记忆。) ③出示注意事项。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 (3)实验并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3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实验中为了加快冰的融化,可以使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冰加热。) (4)得出结论。 提问:冰在什么温度下会融化成水?冰融化成水时质量有什么变化吗?总结:冰在0℃时可以融化成水,质量不变。 (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 思考: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 小结:水在0℃时可以结成冰,冰在0℃C时可以融化成水。水和冰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实现运用,拓展延伸 1.引导: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人们利用水的流动性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创意冰品 学生观看制作冰品的课件图片。 2.引导:请同学们课后设计并制作模具,用来制作漂亮的冰品。比一比,谁制作的冰品造型独特,色泽鲜艳。 学生课后设计制作创意冰品,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