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1.马镫的含义:马镫是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一般成对垂于马鞍两侧之下。
2.马镫的功能(作用)
骑者脚踏一侧马镫跨上马背,双脚穿过马镫,这样,马镫能起到在奔跑中稳定身体的作用。行进时,骑者以马镫为主要支撑点,可以解放双手,在马背上做各种动作。
3.马镫的历史
(1)马镫的使用:发明马镫的最初想法可能来自偶尔用来帮助上马的皮绳套。最先使用这种皮绳套的大概是中国的中原人、印度人或与中国接壤的中亚游牧民族。
(2)马镫的铸造:大约3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已在铸造金属马镫了。
(3)马镫的形状及制作原料
马镫通常近似于半椭圆环状,上方由皮革、铁等具有较高强度的材料制成镫环,下边缘可以用木或藤条为芯,外面包裹上铁片或皮革,或者直接用金属做成踏板。
(4)马镫使用的意义
①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从此进入新时期。
②骑兵可以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练变得容易了。骑兵不但可以穿上沉重的铠甲,还能够更好地运用马的力量,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1.向东:传入高句丽地区
金属马镫发明后很快传播到东北亚的高句丽地区,并通过突厥等草原游牧民族向西传播。
2.向西:传入中世纪欧洲
(1)时间:6世纪末至7世纪初,萨珊波斯人从突厥人那里引入了马镫,并于7世纪初将这一技术传给阿拉伯人。在7世纪早期,马镫传向东欧和东罗马帝国,并继续向北欧、西欧等地传播。(具体传播示意图如下)
    
(2)影响:马镫的传入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非同小可。马镫将骑手与马融为一体,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长枪,越来越普遍地披挂金属盔甲,他们就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
000年的封建骑士。对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
影响
体现道理
马镫、胸戴挽具
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吸收与整合能促进、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火药
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摧毁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造纸术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印刷术
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指南针、船尾舵
指南针、船尾舵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不同文明的接触,以往常常成为人类进步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
——罗素《中国问题》
文明传播
史实
体现道理
希腊学习埃及
在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遗迹中可以看到,希腊的建筑深受古代埃及影响,如侧面人像壁画、石造建筑、最早的柱头形式等
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吸收与整合能促进、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罗马学习希腊
继承发扬了希腊哲学,继承吸收了希腊的建筑成果,广泛采用柱廊式建筑,并饰以各种雕刻绘画
阿拉伯学习罗马
阿拉伯文化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部分欧洲学者认为,罗马法是伊斯兰教法的源泉之一,伊斯兰教的若干律例取自罗马法
中世纪的欧洲学习阿拉伯
阿拉伯“代数学之父”花拉子米,编撰的代数学著作传入欧洲后,直到16世纪仍为各大学的通用教科书。通过这本书,阿拉伯数字被传到了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习东罗马帝国
14世纪,欧洲以复兴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科学,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一、选择题
1.马镫是………………………………………………………………………………(
 )
A.喂马的厨具
B.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
C.马休息的地方
D.马的装饰物,起美观作用
2.发明马镫的最初想法可能来自偶尔用来帮助上马的皮绳套。最先使用这种皮绳套的最有可能是…………………………………………………………………………………( 
)
①中国的中原人 ②印度人 ③与中国接壤的中亚游牧民族 ④古希腊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右图为江苏南京象山墓出土的东晋早期的陶马,它的两侧各悬挂了一件三角形的马镫。据此可以推测……………………………………(
 )
A.马镫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B.马镫是我国东晋时期才出现和使用的
C.东晋时我国已经有了成熟的双马镫
D.马镫对中世纪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
4.成熟的马镫的使用,使骑兵的发展从此进入新时期。这是因为………………( 
)
①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
②马能够比原来跑得更快了
③骑兵借此能够更好地运用马的力量,为重甲骑兵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④骑兵因此可以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练变得容易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无须赘述骑士们的装备对于中世纪军事贵族封建主义制度具有何等意义。……中国的火药在这一时期后期有助于摧毁这一社会形式,而中国的马镫最初曾促成这一社会形式的形成。”李约瑟的观点表明……………………………………(
 )
①古代中华文明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②火药和马镫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
④马镫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如果开展一次以“古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可纳入该主题的有……………………………………………………………………………………………( 
)
①柱廊式建筑
②罗马法
③马镫
④胸戴挽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马镫的传入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影响非同小可。骑手们手持长矛或长枪,越来越普遍地披挂盔甲,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
000年的封建骑士。这些骑士建立的国家有(
 )
①查理曼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英吉利王国
④亚历山大帝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右图)
(1)为材料一的图1写一段解说词。从图2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5分)
材料二:(如右图)
(2)为拍摄上述主题相关的影视剧,某导演为了想使剧情更符合真实历史,要求后勤部门在准备的马中都准备好金属马镫。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说明理由。(3分)
(3)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是相互影响的,请举出一项史实印证此观点。(2分)
参考答案
综合探究二 从马镫看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
一、选择题
1.B 2.A 3.C 4.D 5.C 6.D 7.B
二、非选择题
 (1)解说词可从含义、结构、功能等角度加以介绍。如马镫是骑马时的踏脚和支撑装置(含义),一般成对垂于马鞍两侧之下。骑者脚踏一侧马镫跨上马背,双脚穿过马镫。马镫通常近似于半椭圆环状,上方由皮革、铁等具有较高强度的材料制成镫环,下边缘可以用木或藤条为芯,外面包裹上铁片或皮革,或者直接用金属做成踏板(结构)。马镫能起到在奔跑中稳定身体的作用。行进时,骑者以马镫为主要支撑点,可以解放双手,在马背上做各种动作(功能)。(4分,每个角度1分) 结论:东晋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成熟的双马镫。(1分)
(2)不完全赞同。(1分)拍摄《大秦帝国》之类的影视剧中的马不能装备金属马镫,而中世纪骑士的马可以装备金属马镫。因为中国铸造金属马镫大约在3世纪的时候出现的,秦朝在3世纪前,不可能出现金属马镫。(2分)
(3)示例一:阿拉伯学者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示例二:中国发明的船尾舵、马镫等传遍整个欧洲大陆。(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