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教学设计
3.公民意味着什么
一、教材分析
《公民意味着什么》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第一课。本课内容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内容“公民身份从何而来”,引出国籍和公民身份的联系: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无论本人出生在境内或境外,都具有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外籍人士符合法定条件的,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但前提是放弃外国国籍。第二个板块的内容“认识居民身份证”,引导学生关注身份证正反两面所记载的信息,介绍身份证的用处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第三个板块内容“我是中国公民”,介绍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大多不懂得公民和国籍的双向连接关系,不知道不同国籍的人在公民权利和义务方面存在的差异。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让学生知道公民和国籍的关系,初步了解不同国籍的人在母国所享有的不同的法律地位。提升学生保护个人身份信息意识,树立公民意识,增强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公民身份,掌握公民的内涵,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学会区分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理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
3.树立公民意识,承担公民责任,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公民身份,掌握公民的内涵,理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和声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请大家跟随吕老师一起学习第三课,让我们先来看以下场景中,我们分别是什么身份?
家庭(儿子或是女儿)学校(学生)超市(顾客)游乐场(游客)。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增强师生的亲切感,通过提问引出教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那我们来看一下英国人彼得,他的身份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学校(老师)家庭(儿子)超市(顾客)游乐场(游客),但他确是英国公民。在机场的边检处要走“外国人”的通关通道。
什么是公民呢?
公民是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那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我们年纪这么小也是公民吗?
是的,公民的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凡具有中国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你们可能还会问,国籍是怎样取得的呢?老师来告诉大家有两种取得的方式: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下面这几个人能不能取得中国国籍?接(加教材中三幅图)
小结:是的,他们都可以取得中国国籍,凡是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虽然出生在国外,选择了中国国籍也是中国公民。外国人放弃原来的国籍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外国人或无国籍的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我们看这位阿姨,她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她现在定居德国,申请加入德国国籍,放弃了中国国籍。
同学们,你们知道“公民”这一词的来源吗?
请大家阅读教材24页活动园,想一想,在古希腊是所有人都拥有公民资格吗?
学生回答:妇女和奴隶都没有公民资格。作为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不仅享有中国国籍,还要依法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所以我们要珍惜公民身份。
活动二:认识居民身份证
过渡语:有了公民的身份,什么才能够证明我们公民的身份呢?(停两秒,对就是居民身份证)
2.观察与发现:我们先来自己观察观察,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2)这些数字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我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我们一起观看一个视频,一起探究一下身份证里的秘密吧
【设计意图:观察身份证,并发现和了解身份证上的信息。】
3.再想一想,说一说,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
出示活动园: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4.新闻:警察查验身份证视频
5.重要提示: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6.出示知识窗: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设计意图:懂得要配合警察查验身份证。】
7.观察这张图片(火车站扔车票),说一说这种做法合适吗?原因是什么?
提示大家: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不能随意丢弃车票。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妥善保管身份信息。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
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设计意图:学会妥善保管身份信息。】
三、课堂小结
我们是中国公民,拥有证明自己身份的身份证,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公民身份,养成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总结提升】
四、板书设计
公民意味着什么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认识居民身份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