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在前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课时学习的内容,是为后面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认识权力的行使是需要受到制约与监督,打下基础,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法治意识。
学情分析:
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观察,与六年级老师的交流,了解到,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思辨能力,但能否理清层次脉络还有一定的困难。此时的六年级学生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初步时期。教学时,须紧扣社会热点,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的困惑点搭建思辨平台,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层层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炼为理性总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构建并丰富学习经验,真正实现知、情、行的统一。
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初步认识主要国家机构,让学生养成基本公民义务观。学会了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形成正确的维护权力的观念和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事例结合,体会人民是国家主人。
2.初步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过程;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产生;知道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来面对生活。
2.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形成法治意识,养成基本公民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初步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初步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内容;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国家机关,那这些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国家机关”的产生。
二、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
1.同学们,我们每学期学校都会召开少代会,你了解它吗?
(出示少代会视频)
下面就请参加过少代会的同学来给我们讲讲他们的感受吧。
(音频)
生: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少代会,全校五百多名同学,只有12名少先队员参加那次的少代会。我能成为其中一员,感觉无比的幸运和开心。
生:我也参加过少代会,少代会上,代表们报告了上一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少先队活动的意见。代表们讨论并决定了少先队内部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将少先队员们的意见和提案,分别转交学校各部门答复处理。
小结:少代会的代表是我们推选出来的少先队员,他们参加少代会,把我们的想法、建议和意见带到会议上,代表我们,行使每一名少先队员的权力。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身边熟知的事务说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因为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所以就需要专门的机构来代表我们行使权力。这样的机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四项职权吗?
(出示四幅图片)
3.在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同学们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到会议的相关情况,也围绕会议提出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解答吧。
(出示微课)
女:冯子谦,你知道全国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吗?
男:我知道呀。我读过《选举法》,(出示《选举法》图片)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也都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3000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女:你真厉害,知道这么多。那你知道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吗?
男:让我告诉你吧,人大代表虽然是代表人民意愿行使国家权力,但并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通过依法履行职责所享有的特定的行为权来实现。
女:我不明白。你具体说说。
男: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人大代表主要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名权,选举权,提出议案权,质询权,提出罢免案权,提出建议、批评、意见权,提议权,人身特别保护权,执行代表职务保障权等权力。代表们就是通过依法履职来行使他们的权力的。
女:哦——我知道了,代表们就是通过依法履行自己的这些职责,从而来行使自己的权力的。
男:没错。
乔依然,你问了我这么多问题,那你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么时候召开吗?
女:这你也难不倒我,我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中旬左右召开。我还读过《宪法》,(出示《宪法》第61条)《宪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男:那大会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女:你们跟我一起来看《宪法》第六十二条吧,相信看过之后,你们就知道了。(出示《宪法》第62条)
男:听你说完这些,我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了解更多了。
同学们,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设计意图】对于人大代表做什么,学生们不一定了解,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有了一定的了解。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认识人大代表,对于本课时知识点的掌握有帮助。
4.接下来,姜老师想考考大家,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你知道会议上为什么要设置这一程序吗?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书中49页图)
政府工作报告如同成绩单和计划书,中央政府用这种方式向人民报告并接受监督。政府工作报告通常自上一年年底开始起草,汇集各方智慧,听取各方意见。
5.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行使国家权力、决定重大事项和履行监督职能的基本形式。
这正是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三、认识“一府一委两院”: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一委两院”也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2.同学们,听说过“一府一委两院”吗?你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视频,了解一下吧。
(插入视频)
请你再仔细阅读一下书中50页的“知识窗”。
(出示框架图,师解说)
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在中央,“府”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委”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地方,“府”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是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窗中资料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一府一委两院”有初步认识与了解。
3.你的身边有“一府一委两院”吗?
(出示图片和音频)
生:我家住在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附近,离天津市人民政府很近。听爷爷说,1949年1月,平津战役之天津战役取得胜利,天津解放。1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依据1954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天津市人民委员会成立。1979年7月1日,更名为天津市人民政府。
生:爸爸告诉我,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成立于1949年1月17日,前身是天津市人民法院,法院坐落于南开区。作为天津市的最高审判机关,主要任务是对本辖区内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审理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不服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对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生:我知道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向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领导全市各级人民检察院,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领导全市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署全市检察工作任务。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谈,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四、活动园里明知识:
1.同学们,在学习了以上的知识后,姜老师这里有几个词(出示: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一委两院”)你能用图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请你拿出纸,画一画吧。
(出示50页框架图)
从图中我们知道了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一委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一府一委两院”是为人民服务的。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帮助学生厘清各个机关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五、认识身边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51页图)
有些工作岗位比较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时必须穿制服。
例如交通警察在执勤时,要穿制服;
法官审理案件,检察官提起公诉时也要穿制服。
2.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穿制服?
(音频配图片)
生:我还知道工商局、税务局、城管、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时都要穿制服。
3.为什么他们要在履职时穿制服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中51页,沈心怡的爸爸和他的警服之间的故事。
(书51页阅读角)
是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的时候是必须穿制服的。统一制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工作人员的敬业、专业、亲切、信赖,多一份尊重和理解。也有利于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时油然而生神圣感、庄严感、使命感,从而更尊重和珍惜这份职业,更明白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和责任,更大程度发挥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对工作的一种尊重,也是制度的要求,更是身份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标志,并且彰显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威严。
【设计意图】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特殊性,树立崇敬之情。
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国家机关的产生,请你课下把学到的内容讲给身边的朋友听听吧。
六、板书设计
5.国家机构 ——国家机关的产生
选举 组成
120586517081500253047513906500131127512763500354965019621500人民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13125451270000 代表
产生 监督
118808513398500 “一府一委两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