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二)
教材分析: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第二课。本课内容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用好法律维护权利”,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习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未成年人的特别权利,尝试在权利的边界内寻求法律的支持。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守法不违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拒绝欺凌、暴力、性侵害等不良行为。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依法维权有途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依法维权的方法,了解有效的维权途径,学习维权的技巧。三个板块之间有逻辑关系,也能够相互补充和印证,先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观念,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的方法。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接触了许多生活情境,对于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在权利受到侵害,或是遇到纠纷时,学生很难运用法律维护权利。本课设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引导学生遇事时要想到用法律维护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应法律的救济。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应的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2.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3.掌握维权途径,懂得自我保护,学习收集证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知晓法律、学好法律,依法维权,不能用违法方式维权,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难点:掌握维权途径,懂得自我保护,学习收集证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窦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的第二课时。
二、守法不违法
(一)预防校园欺凌行为
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愉快时光。但是,偶尔也会迸发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出现孤立自己不喜欢的同学、恃强凌弱、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等行为,其实这些都是校园欺凌的行为。
1.(出示87页图)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行为有哪些。
骂——辱骂,中伤,讽刺,贬抑受害者。
传——网上传播谣言,进行人身攻击。
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打——打架,斗殴;为达成目的使用暴力手段造成他人人身伤害
思考:怎么看待这些校园欺凌行为?
生1:这些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生2:这些行为太可恶了,把安全的校园生活变得好像处处都是危险。
生3:我想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了解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那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方法,拒绝欺凌、抵制欺凌呢?
2.王然的故事
打开课本87页,读一读“活动园”中的故事。
想一想:故事中的王然遭遇到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爸爸给了王然怎样的建议?
生1:王然同学在新学校遭到三名同学的威胁,被逼迫给他们背书包。
生2:他当时感到很害怕,很无助,也很委屈。
生3:他的爸爸告诉王然,让他要勇敢,不要害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王然,就让他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不管用,就让王然告诉老师或者自己,由王然父亲出面找对方的家长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当你看到鲁某和另外两个男生拦住王然,欺凌王然的时候,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合适呢?请你选出认为恰当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生1:我觉得“寻求老师帮助”最稳妥安全。因为他们做的是见不得人的事,所以害怕老师知道,惩戒他们。其余的办法都不太合适,其中的“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这是懦弱的表现,也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今天受欺负是王然,如果不去制止这种行为,将来就可能是我们自己受害。另外一种“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很可能遭到鲁某和两位男生的殴打,所以也不妥当。
4.除此之外,你们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1:放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多人和王然结伴回家,多找几个身体壮的同学。
生2:让王然的父亲放学后来接他回家,鲁某看到他的父亲这么高大威猛,估计以后没胆量招惹王然了。
【设计意图:借助王然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在遭遇欺凌时恰当的应对方法。同时,正确引导作为旁观者的同学不能冷眼旁观,要选择恰当、安全的方式帮助被欺凌的同学。】
5.远离欺凌有方法
在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牢记“NOT”原则。N代表No,一定不要沉默,要敢于面对;O代表Off,尽快离开,避免受伤;T代表Talk,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家长和老师,向他们寻求帮助。
6.关于欺凌他人的原因,某机构发布过这样一份调查报告(出示88页的饼状分析图),你认为这些说法合理吗?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里不舒服等原因,就去欺负其他同学。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将校园欺凌行为合理合法化,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还可能触犯刑法,成立犯罪。
7.通过88页的表格来了解一下校园严重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
(寻衅滋事罪、侮辱罪、敲诈勒索罪、聚众斗殴罪、抢劫罪、诽谤罪)
8.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也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指导意见》;
2019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增加了校园欺凌防控措施、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等内容。
对于校园欺凌行为,应该勇敢地说“不”,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9.你觉得如何做,才能让校园生活更和谐、更美好呢?
生1: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宽容待人,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如果遇到了不可调和的问题可以寻求老师和家长的介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生2: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一定要尽早告诉老师、家长或警察,不要害怕,但是也要机智应对,尽量不要让自己受伤。
生3:当发现其他同学遭遇校园欺凌时,我们要告诉他不要害怕,帮助他寻求帮助,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还有同学、老师、家长、国家。
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会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破坏校园秩序,同时也是侵害他人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所以我们不可对其他同学实施欺凌行为,当自己遇到欺凌时,也要坚决抵制,智慧面对。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严重校园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以及国家针对校园欺凌行为出台的相应措施,知道校园欺凌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提高学生预防犯罪的意识;同时,作为被欺凌者要敢于运用法律的问题保护自己,面对欺凌时要勇敢。】
(二)预防性侵害
1.人类习惯用身体接触表达爱意,犯罪分子也会假借身体接触实施犯罪,将魔爪伸向无力保护自己的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行为。所以当我们在和他人接触的时候,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
2.(出示课本89页“活动园”)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哪一幅表现的是正常的身体接触?哪一幅表现的是不当的身体接触?
图一中,何某用拥抱向朋友表示思念和欢迎,是正常的身体接触,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拥抱、礼貌性地握手、互相帮助时发生的必要碰触,都是正常的身体接触,我们不必过分紧张。
图二中,张某某撕扯朱某的衣服,对其进行强行拥抱,已经对朱某构成了猥亵。
3.(出示课本89页的《知识窗》)性侵害未成年人是非常严重的犯罪。刑法规定,奸淫幼女的,构成强奸罪,从重处罚;猥亵儿童的,构成猥亵儿童罪,从重处罚。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远离侵害,学会自卫。在出现性侵害事件后,应当立即向父母、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依法维权有途径
(一)维权有途径
1.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维权:
(出示课本90页的“未成年人维权途径示意图”)首先,我们可以向身边的成年人告知情况:告诉家人;向老师、学校报告。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咨询寻求帮助,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最后,我们还可以寻求法律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办;向检察院提起控告、申诉;向法院起诉。
2.(出示课本90页“活动园”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文字内容,看看陈某某遇到了什么事情?你认为他应该怎样做?在书上选一选,并打上“∨”。
生:陈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了。我们可以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向老师、学校报告,或者找律师咨询,也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法院提出请求,要求维权,惩治坏人。
当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不能忍气吞声,这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也不能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解决问题,那样会触犯法律,一定要机智面对,选择合法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3.案例分析:2008年11月26日下午5时,女孩佳佳从超市购物通道走出时安检门响起警报。佳佳被保安拦住,翻找口袋物品,脱下外衣,再试仍引起警报。几分钟后,一名女员工带佳佳进入女卫生间,最终剪下其牛仔裤内侧一条布质商标。佳佳再次通过安检门,警报未响起。佳佳以超市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
2009年12月底,河西区法院一审认定超市侵害佳佳人格尊严,判决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10171.40元,同时在卖场大厅张贴道歉公告。
如果你是佳佳,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认为店内保安无权对佳佳进行搜身,如果我是佳佳会拒绝店内保安的要求,选择报警。
生2:如果我是佳佳,在证明我的清白后,我会要求超市工作人员向我公开道歉,如果超市拒绝,我会用法律来维权。
佳佳依法维权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未成年人身心均未发展成熟,掌握的维权知识和途径有限,所以,当我们遇到权利侵害行为时,稳妥有效的方式是寻求成年人,尤其是专业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帮助。
【设计意图:先出示陈某案例,再由佳佳案例进行补充,帮助学生认识依法维权可以采取的具体途径,如:寻求成人帮助、向法院提出诉讼等。】
(二)自身安全最重要
1.听:《机智自救的梁小惠》这个故事,看一看遇到危险时,梁小惠是怎样做的(播放音频)。
2.在讨论梁小惠的故事时,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两位同学是这样说的,你认为他们谁说的更有道理呢?
生1:梁小惠沉着机智,巧妙周旋,保全自己,值得学习。
生2:梁小惠胆子太小了,她一开始就应该与歹徒作斗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因为凭我们自己的力量,与歹徒作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不能保全自己,还容易激怒歹徒,陷自己于危险之中。我们要时刻谨记:生命安全第一位!在保证安全后再维权。
【设计意图:通过梁小惠案例提醒学生,在维权的同时要注意先保证自身安全,生命安全第一位。】
(三)依法维权靠证据
1.了解证据概念
依法维权,并不是靠着口头上说说,而是需要依靠证据。什么是证据呢?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出示课本92页的三幅插图)请大家看一看,当这三种情况需要维权的时候,权利人可以收集的证据是什么?请把你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邵勇可以收集发票作为书证。
张佳丽可以拍小偷留下的脚印作为物证。
黄茜可以将十字路口监控摄像头拍下的视频作为视听资料。
法官判案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所谓“事实”,就是指合法证据,有理但没有证据就会导致输掉官司。因此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多留心,凡事留意一下,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同时我们要向校园欺凌生活和侵害我们权利的行为说“不”,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收集证据,以便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