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 关爱他人(一)课标分析《关爱他人》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第三单元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提升。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过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等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树立了责任意识,从而为本课“关爱他人”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下一框题“服务社会”做铺垫。所以此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材分析本框题主要涉及的问题为如何关爱他人,具体包括两大问题: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是一种艺术。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握策略。(三)学生分析1.学生心理现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众多亲人的宠爱,往往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对周围生命的关爱。2.学生认知能力:作为独生子女,又是未成年人,初中生在理解他人的关爱和关爱他人方面,面临着一些矛盾。一方面,他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得到他人关爱;另一方面,认为父母等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本课对此做出正确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四)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2)能力目标: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2)教学难点:如何关爱他人。(五)教学策略新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营造和谐、平等、互动的课堂气氛,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1)案例分析法(2)活动教学法(3)情景创设法。(4)启发式(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学校捐款视频)教师讲述:参加捐款的有学校领导、老师、各年级学生和家长,在爱心帮助下,冯同学顺利的做了手术,在9月1日回到学校上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奉献社会。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1课时:关爱他人。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1.你得到过哪些关爱?这些关爱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2.(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关爱他人的图片)教师总结: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二)理解关爱1.自读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2.人物评价:分别对情境中的司机、售票员、乘客的行为进行评价。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3.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提示: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三)关爱他人也是善待自己1.阅读教材P76—77“探究与分享”2.结合材料和教材,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目标导学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活动:小品扶不扶(节选)1.看完小品(节选),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分享?(学生讨论回答)提示:关爱他人时受人的素质、客观情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误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关爱他人的行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一基本素质,始终心怀善意。2.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提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4.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提示:耐心、诚恳地向自行车的主人说明情况,让她相信我说的话或者寻求证人以证实自己的说法。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关怀。(二)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1.小调查:捐款时你捐了多少钱。2.捐款多少和爱心大小有关系吗?提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三)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1.教师讲述本班“小暖男”的言行,得出: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2.列举:有人问路、落水,应该怎么办?教师总结: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关爱,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懂得了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还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教材中的事例通俗易懂,蕴意明显,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可就地取材,通过讨论、辨别明确事理。为了激发学生尽己所能地关心他人的情感,应该选取学生身边事例加以佐证关心他人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