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七课《积板奉献社会》的第一框,在这框里从对他人、对社会、对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关爱他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尺度和策略。 二、对应的课程标难 本课所依据的课糧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三、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关爱的力量,怎强关爱他人的意识;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的精神。 2、能力目标: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意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通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要尽已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关爱的意义;懂得如何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五、教学方法 情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等 六、教学手段 互动课堂、教学助手。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社会主义心价值观公益广告》 提问:你看后有何感受?你能给这个视频起个题目吗?教师在启发学生回答之后,播放视频最后一个画面。 点明并板书课题,引出关他人的含义。 探究新知 1、点点滴滴忆关爱 师分享来到学校后所受到的关爱,进而启发学生: 你关爱过别人吗?你被别人关爱过吗?你还知道些体现关爱的客情或做法?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抓住体现意义的字眼进行强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师出示热点人物——荐永坤 荐永坤,他背负的是同班同学郭文暄,一个因先天性肌无力导致双腿残疾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荐永坤一直是郭文暄的“腿”,这种坚持已经成为了习惯,一背便是4年。 播放视频《我是90后,我在宁夏》,突出荐永坤关爱同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提问:“我希望能替他分担,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我迈一步,他便接近梦想一步,我走出一扇门,他便看到一片新的天空。”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师点拨:荐永坤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着快乐和幸福,得到了他人的赞许和认可。同时也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了身边的人。 2、意犹未尽品关爱 提问:关爱他人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升: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3、身体力行送关爱 屏显五种情,学生分小组抽题,讨论交流。 问提:关爱他人前,人们通常会有哪些顾虑?你怎样看待这些顾?你又会如何去做呢? 情境一:天色已晚,你独自回家,在昏暗的小区路灯下,有位老奶奶忽然倒,你看到她很难受,身边什么都没有带,痛苦地躺在路边.同边没有一个人,没有人发现你,她也没有见到你,你可去可不去。 情境二:放学了,你在公交车上站了两站后,终于有个座可以坐下了,这时你发现离你不远处站着一位抱小孩儿的阿姨,她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紧紧地抓着面前的栏杆,以防摔倒,上了一天的课,你的头很疼,身体也很疲惫,到底要不要给这位阿姨让座呢? 情境三:里的王新同学家中很贫困,你知道他的情况后,想写一份倡议书,在班里大张旗鼓地宣传,号召同学们都来帮助他,为他捐款。这种方式合适吗? 情境四:公交车上一个人正在从一位女士的包里抽出手机,递到另一位乘客的手里,你恰巧看到了这一幕,并意识到这是一个团伙,你这时会怎么办呢? 情境五:今天的作业太多了,你正在奋笔疾书之际,你的同学明明来找你了,想让你帮他讲几道数学题,你很为难,要不要解答呢? 计时五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讨论完情景二后,播放泰国公益广告《尽己所能》并齐读美国内尔·诺丁斯的名言,进一步感受关爱要尽己所能。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由十九大、石嘴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话题引用,带领学生进入拓展空间。 课堂练习 学生仿照老师给的模板,写下自己的关爱宣,全班交流。 关爱是一次搀扶,当盲人独自过马路时,我要为他充当指引。 关爱是…,,当……,我要……(放背景音乐) 教师寄语: 关爱是一种美德,关爱是一种责任; 关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关爱是关爱自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国家,关爱大自然; 关爱总是解人于迷茫之时、助人于困境之际。 同学们,我们就要像公益广告中那对夫妻一样,随时随地为他人点上一盏关爱之灯!让关爱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