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21七下·嵊州期末)小王寒假到下图所示某区域进行研学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1.小王沿着图中甲--乙铁路线前进,沿途最有可能看到(  )
A.马赛人传统村庄 B.现代化的大牧场
C.可爱羊驼和骆马 D.精彩水上木偶戏
2.回国后,小王在研学体会中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有如下思考。可行的是(  )
①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大
②充分发挥大牧场的优势发展现代畜牧业
③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④利用大象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B
2.A
【知识点】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
【解析】【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根据题意,小王所在的区域是澳大利亚,小王沿着图中甲--乙铁路线前进,沿途最有可能看到现代化的大牧场。其他不在这个国家。马赛人传统村庄,应该在肯尼亚,可爱羊驼和骆马,应该在秘鲁。精彩水上木偶戏,在越南。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题意,针对澳大利亚发展经济,可行的是:①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大,②充分发挥大牧场的优势发展现代畜牧业,①②,正确。③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大力发展绿洲农业,这个在以色列。④利用大象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不可行,没有大象。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2021七下·嵊州期末)城市是人类的文明中心。下列对各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蔚山:汽车工业发达,韩国政治的心脏
B.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
C.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卢浮宫是其标志性建筑
D.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答案】D
【知识点】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韩国蔚山;莫斯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蔚山:汽车工业发达,韩国政治的心脏,错误,韩国的首都是首尔。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错误,城市规划的典范是巴西利亚。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卢浮宫是其标志性建筑,错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是艾菲尔铁塔。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塞纳河南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于1889年建成,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全部由施耐德铁器(现施耐德电气)建造。埃菲尔铁塔是巴黎最“离经叛道”的典型建筑之一 。
4.(2021七下·嵊州期末)唐代把以前宰相的职权正式从制度上分配给三省,也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新交还政府。从而使得既保证了政治机制的正常运转,又保证了专制皇权的权威。这一措施意味着(  )
A.废除了丞相 B.创设了“三司”
C.完善了科举制 D.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答案】D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唐代把以前宰相的职权正式从制度上分配给三省,也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新交还政府”说明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AB两项是宋太祖实行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完善了科举制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5.(2021七下·嵊州期末)下图A、B朝代的共同点有(  )
A.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
B.都有改革选官制度,用八股取士
C.都是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D.都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朝代
【答案】C
【知识点】隋的兴亡;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题干图片,A、B分别指的是隋朝、元朝,联系所学,隋朝结束了北朝的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的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A项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不是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隋朝是汉族政权,不符合题意;
B项都有改革选官制度,用八股取士不是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八股取士是在明清时期,不符合题意;
C项都是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是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D项都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朝代不是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隋朝和元朝都是统一政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1七下·嵊州期末)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下列能为该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①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医学等
②西夏仿效唐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③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并提倡儒学
④澶渊之盟有力维护辽宋长久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可知,反映的是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结果被先进民族文明所征服。②西夏仿效唐宋官制、军制和法律和③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并提倡儒学能为题干观点提供佐证。
C项②③能为题干观点提供佐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及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领会马克思阐述理论的内涵,结合选项现象及其影响分析。
7.(2021七下·嵊州期末)“宋代的基本政治设计,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这一“政治设计”是指(  )
A.重文轻武 B.设置通判 C.设转运使 D.文化专制
【答案】A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宋代的基本政治设计,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这一“政治设计”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A项重文轻武是题干中“政治设计”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8.(2021七下·嵊州期末)万历三十六年,他从福建莆田引来甘薯种在上海载种,取得成功,此后根据自己的经验推广,并在自己撰写的纯农业书中加入此类独特研究成果。该书最有可能是(  )
A.《本草纲目》 B.《几何原本》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
A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不符合题意;
B项《几何原本》是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C项《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是一部反映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状况的科技著作,不符合题意;
D项《农政全书》最有可能是题干描述的著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徐光启的主要成就。结合基础知识作答即可。
9.(2021七下·嵊州期末)某作者认为,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该作者旨在说明活字印刷术(  )
A.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 B.未能推动中国社会根本转型
C.经蒙古人的西征传播 D.有助于世界文化发展和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从“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中可以看出,活字印刷术对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影响不大,未带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变革。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未能推动中国社会根本转型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理解。
10.(2021七下·嵊州期末)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部分),它反映的学习主题最合理的是(  )
创设内阁 设立军机处 戚继光抗倭 雅克萨之战
A.繁荣与开放的大时代 B.民族关系和社会变化
C.皇权加强和抵御外侵 D.专制加强和民族融合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创设内阁”“ 设立军机处” 体现了皇权加强。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1685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戚继光抗倭”“ 雅克萨之战”体现了反对外来侵略。
ABD三项和题干学习笔记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皇权加强和抵御外侵最合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皇权加强和抵御外侵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二、综合题
11.(2021七下·嵊州期末)美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为   山脉,据图中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流向,判断美国本土的地势特征是   、    高   低。
(2)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位于图中的    地区(填字母),据图分析该地区成为这些农产品主产区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答案】(1)落基山脉;东;西(西、东);中间
(2)C;平原面积广,耕地多;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其特点是用机械种庄稼。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根据给出的美国本土简图分析,图中甲为落基山山脉,据图中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流向,判断美国本土的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间低。
(2)、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位于图中的 C地区(填字母),该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多;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用机械种庄稼。
【点评】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人少地多,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卖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
12.(2021七下·嵊州期末)对外交流史在中国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统治者都把市舶贸易作为增加国家收入的重大问题,而采用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甚至派官员直接去海外招商。……作为中国传统外销商品的丝绸,其生产重心在唐代中后期已转移至南方江浙一带,唐末以后发展为新兴外销商品的陶瓷,其主要生产也特别集中在东南地区。……南宋《梦粱录》载:“自入海门,便是海,芒洋无畔……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 ……代中国的瓷器生产达到鼎盛阶段,并且大量外销,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都曾发现大量的宋代瓷器。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史》
材料二:
摘记一:1759年底清廷制定的《防范外夷规条》,形成一整套保守的外贸管理体制。《规条》包括:永行禁止夷商住广东省越冬,夷人到粵需居行商对其管束稽查,查禁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禁止外夷雇人传递信息,派营员对夷船进泊处进行弹压稽查。
——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史》
摘记二:中国上等人之受有教育者若任其居住本国,不与外界接触,其开化之程度已足称完备;若令其与世界民族相见则知识殊形缺乏。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摘记三:英国使团中的孩童对中国人用手工而不用机器采煤感到惊讶。英国人为他们的轨道和铁皮运煤小车而自豪。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1)指出材料一中宋代海外贸易状况,并简析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明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并综合材料一、二,谈谈在对外交流方面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1)状况:宋代海外贸易繁荣; 原因:政府支持海外贸易;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2)政策:闭关锁国。影响: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的教育、科技落后于西方(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启示:坚持对外开放。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的海外贸易,要求具备根据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国的瓷器生产达到鼎盛阶段,并且大量外销,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都曾发现大量的宋代瓷器。“可见,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材料一”宋代统治者都把市舶贸易作为增加国家收入的重大问题,而采用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甚至派官员直接去海外招商。“表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原因是;材料一” 作为中国传统外销商品的丝绸,其生产重心在唐代中后期已转移至南方江浙一带,唐末以后发展为新兴外销商品的陶瓷,其主要生产也特别集中在东南地区。“表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材料一”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表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原因是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2)本题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要求具备识记史实的能力。根据材料二“摘记一“”摘记二“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对外来侵略起到了一定的防卫作用,但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第三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状况:宋代海外贸易繁荣; 原因:政府支持海外贸易;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2)政策:闭关锁国。影响: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的教育、科技落后于西方(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启示:坚持对外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海外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宋代海外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
13.(2021七下·嵊州期末)从变革创新中观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革新]
[制度革新]
元世祖将全国分十个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六部掌管。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这是我国政治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乾隆年间,该制做法是把呈报的“灵童”选择数名,将其姓名、生年月日,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上,诵经7日后,放入特制的金瓶内,由驻藏大臣亲临监视在众僧前抽签,然后呈请中央批准,方为有效。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1)请分别指出上图所示的生产工具。
(2)顺应时代的革新,促进国家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1)图①:曲辕犁;图②:筒车;图③:秧马
(2)曲辕犁、筒车、秧马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元朝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清朝的金瓶掣签制,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综上所述,顺应时代的革新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知识点】开元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农业工具的名称。唐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创制了新型的农业生产工具,图①是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的曲辕犁;图②是唐朝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图③是宋代用于插秧的秧马。
(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即可。如:曲辕犁、筒车、秧马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元朝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清朝的金瓶掣签制,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综上所述,顺应时代的革新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故答案为:(1)图①:曲辕犁;图②:筒车;图③:秧马。
(2)曲辕犁、筒车、秧马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元朝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清朝的金瓶掣签制,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综上所述,顺应时代的革新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演进情况及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识记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1 / 1浙江省嵊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21七下·嵊州期末)小王寒假到下图所示某区域进行研学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1.小王沿着图中甲--乙铁路线前进,沿途最有可能看到(  )
A.马赛人传统村庄 B.现代化的大牧场
C.可爱羊驼和骆马 D.精彩水上木偶戏
2.回国后,小王在研学体会中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有如下思考。可行的是(  )
①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大
②充分发挥大牧场的优势发展现代畜牧业
③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④利用大象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1七下·嵊州期末)城市是人类的文明中心。下列对各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蔚山:汽车工业发达,韩国政治的心脏
B.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
C.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卢浮宫是其标志性建筑
D.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4.(2021七下·嵊州期末)唐代把以前宰相的职权正式从制度上分配给三省,也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新交还政府。从而使得既保证了政治机制的正常运转,又保证了专制皇权的权威。这一措施意味着(  )
A.废除了丞相 B.创设了“三司”
C.完善了科举制 D.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5.(2021七下·嵊州期末)下图A、B朝代的共同点有(  )
A.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
B.都有改革选官制度,用八股取士
C.都是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D.都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朝代
6.(2021七下·嵊州期末)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下列能为该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①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医学等
②西夏仿效唐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③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并提倡儒学
④澶渊之盟有力维护辽宋长久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1七下·嵊州期末)“宋代的基本政治设计,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这一“政治设计”是指(  )
A.重文轻武 B.设置通判 C.设转运使 D.文化专制
8.(2021七下·嵊州期末)万历三十六年,他从福建莆田引来甘薯种在上海载种,取得成功,此后根据自己的经验推广,并在自己撰写的纯农业书中加入此类独特研究成果。该书最有可能是(  )
A.《本草纲目》 B.《几何原本》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9.(2021七下·嵊州期末)某作者认为,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该作者旨在说明活字印刷术(  )
A.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 B.未能推动中国社会根本转型
C.经蒙古人的西征传播 D.有助于世界文化发展和传播
10.(2021七下·嵊州期末)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部分),它反映的学习主题最合理的是(  )
创设内阁 设立军机处 戚继光抗倭 雅克萨之战
A.繁荣与开放的大时代 B.民族关系和社会变化
C.皇权加强和抵御外侵 D.专制加强和民族融合
二、综合题
11.(2021七下·嵊州期末)美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为   山脉,据图中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流向,判断美国本土的地势特征是   、    高   低。
(2)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位于图中的    地区(填字母),据图分析该地区成为这些农产品主产区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12.(2021七下·嵊州期末)对外交流史在中国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统治者都把市舶贸易作为增加国家收入的重大问题,而采用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甚至派官员直接去海外招商。……作为中国传统外销商品的丝绸,其生产重心在唐代中后期已转移至南方江浙一带,唐末以后发展为新兴外销商品的陶瓷,其主要生产也特别集中在东南地区。……南宋《梦粱录》载:“自入海门,便是海,芒洋无畔……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 ……代中国的瓷器生产达到鼎盛阶段,并且大量外销,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都曾发现大量的宋代瓷器。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史》
材料二:
摘记一:1759年底清廷制定的《防范外夷规条》,形成一整套保守的外贸管理体制。《规条》包括:永行禁止夷商住广东省越冬,夷人到粵需居行商对其管束稽查,查禁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禁止外夷雇人传递信息,派营员对夷船进泊处进行弹压稽查。
——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史》
摘记二:中国上等人之受有教育者若任其居住本国,不与外界接触,其开化之程度已足称完备;若令其与世界民族相见则知识殊形缺乏。
——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摘记三:英国使团中的孩童对中国人用手工而不用机器采煤感到惊讶。英国人为他们的轨道和铁皮运煤小车而自豪。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1)指出材料一中宋代海外贸易状况,并简析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明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并综合材料一、二,谈谈在对外交流方面对我们的启示。
13.(2021七下·嵊州期末)从变革创新中观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革新]
[制度革新]
元世祖将全国分十个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六部掌管。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这是我国政治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乾隆年间,该制做法是把呈报的“灵童”选择数名,将其姓名、生年月日,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上,诵经7日后,放入特制的金瓶内,由驻藏大臣亲临监视在众僧前抽签,然后呈请中央批准,方为有效。
——朱绍候《中国古代史》
(1)请分别指出上图所示的生产工具。
(2)顺应时代的革新,促进国家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
【解析】【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根据题意,小王所在的区域是澳大利亚,小王沿着图中甲--乙铁路线前进,沿途最有可能看到现代化的大牧场。其他不在这个国家。马赛人传统村庄,应该在肯尼亚,可爱羊驼和骆马,应该在秘鲁。精彩水上木偶戏,在越南。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题意,针对澳大利亚发展经济,可行的是:①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大,②充分发挥大牧场的优势发展现代畜牧业,①②,正确。③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大力发展绿洲农业,这个在以色列。④利用大象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不可行,没有大象。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韩国蔚山;莫斯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蔚山:汽车工业发达,韩国政治的心脏,错误,韩国的首都是首尔。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错误,城市规划的典范是巴西利亚。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卢浮宫是其标志性建筑,错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是艾菲尔铁塔。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塞纳河南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于1889年建成,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全部由施耐德铁器(现施耐德电气)建造。埃菲尔铁塔是巴黎最“离经叛道”的典型建筑之一 。
4.【答案】D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唐代把以前宰相的职权正式从制度上分配给三省,也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新交还政府”说明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AB两项是宋太祖实行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C项完善了科举制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5.【答案】C
【知识点】隋的兴亡;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题干图片,A、B分别指的是隋朝、元朝,联系所学,隋朝结束了北朝的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的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A项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不是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隋朝是汉族政权,不符合题意;
B项都有改革选官制度,用八股取士不是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八股取士是在明清时期,不符合题意;
C项都是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是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D项都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朝代不是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隋朝和元朝都是统一政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可知,反映的是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的民族,结果被先进民族文明所征服。②西夏仿效唐宋官制、军制和法律和③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并提倡儒学能为题干观点提供佐证。
C项②③能为题干观点提供佐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及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领会马克思阐述理论的内涵,结合选项现象及其影响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宋代的基本政治设计,大幅度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这一“政治设计”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A项重文轻武是题干中“政治设计”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8.【答案】D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
A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不符合题意;
B项《几何原本》是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C项《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是一部反映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状况的科技著作,不符合题意;
D项《农政全书》最有可能是题干描述的著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徐光启的主要成就。结合基础知识作答即可。
9.【答案】B
【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解析】【分析】从“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中可以看出,活字印刷术对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影响不大,未带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变革。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未能推动中国社会根本转型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理解。
10.【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创设内阁”“ 设立军机处” 体现了皇权加强。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1685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戚继光抗倭”“ 雅克萨之战”体现了反对外来侵略。
ABD三项和题干学习笔记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皇权加强和抵御外侵最合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皇权加强和抵御外侵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11.【答案】(1)落基山脉;东;西(西、东);中间
(2)C;平原面积广,耕地多;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其特点是用机械种庄稼。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根据给出的美国本土简图分析,图中甲为落基山山脉,据图中密西西比河的支流流向,判断美国本土的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间低。
(2)、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位于图中的 C地区(填字母),该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多;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用机械种庄稼。
【点评】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人少地多,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卖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
12.【答案】(1)状况:宋代海外贸易繁荣; 原因:政府支持海外贸易;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2)政策:闭关锁国。影响: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的教育、科技落后于西方(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启示:坚持对外开放。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的海外贸易,要求具备根据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国的瓷器生产达到鼎盛阶段,并且大量外销,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都曾发现大量的宋代瓷器。“可见,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材料一”宋代统治者都把市舶贸易作为增加国家收入的重大问题,而采用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甚至派官员直接去海外招商。“表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原因是;材料一” 作为中国传统外销商品的丝绸,其生产重心在唐代中后期已转移至南方江浙一带,唐末以后发展为新兴外销商品的陶瓷,其主要生产也特别集中在东南地区。“表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材料一”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表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原因是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2)本题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要求具备识记史实的能力。根据材料二“摘记一“”摘记二“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对外来侵略起到了一定的防卫作用,但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第三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状况:宋代海外贸易繁荣; 原因:政府支持海外贸易;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已应用于航海。
(2)政策:闭关锁国。影响: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的教育、科技落后于西方(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启示:坚持对外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代海外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宋代海外贸易,清朝的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
13.【答案】(1)图①:曲辕犁;图②:筒车;图③:秧马
(2)曲辕犁、筒车、秧马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元朝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清朝的金瓶掣签制,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综上所述,顺应时代的革新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知识点】开元盛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农业工具的名称。唐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创制了新型的农业生产工具,图①是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的曲辕犁;图②是唐朝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图③是宋代用于插秧的秧马。
(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即可。如:曲辕犁、筒车、秧马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元朝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清朝的金瓶掣签制,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综上所述,顺应时代的革新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故答案为:(1)图①:曲辕犁;图②:筒车;图③:秧马。
(2)曲辕犁、筒车、秧马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元朝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清朝的金瓶掣签制,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综上所述,顺应时代的革新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演进情况及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识记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