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抽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1八下·奉化期末)明代的某部药物学著作中有一条关于预防疫病的记载:“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艾叶、硫磺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该书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C.《四库全书》 D.《本草纲目》【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B项《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不符合题意;C项《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2.(2021八下·奉化期末)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主要功绩是( )A.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B.在东南沿海进行了十几年的抗清斗争C.屯田垦荒,开设学校D.将大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高山族人民【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A项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是郑成功的主要功绩,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郑成功的主要功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识记能力。识记郑成功的主要历史贡献。3.(2021八下·奉化期末)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搭配,正确的是( )A.但丁——启蒙运动 B.哥白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布鲁诺——文艺复兴运动 D.拿破仑——法国大革命【答案】D【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A项但丁——启蒙运动搭配错误,不符合题意,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B项哥白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搭配错误,不符合题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启了“科学革命的开端”;玻利瓦尔、圣马丁等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项布鲁诺——文艺复兴运动,不符合题意,布鲁诺不属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物,他处于西欧封建时代,159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因宣传哥自尼的太阳中心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D项拿破仑——法国大革命搭配正确,1799——1814年的法国是拿破仑时代,拿破仑采取措施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搭配。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4.(2021八下·奉化期末)“600多年前,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这里的“他”指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迪亚士 D.哥伦布【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A项郑和是题干里的“他”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郑和下西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到达国家和地区、意义等相关史实。5.(2021八下·奉化期末)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在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现象是( )A.出现了早市和夜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答案】D【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明清商业兴盛,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其中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ABC三项都出现在宋代,不符合题意;D项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是明清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现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清时期出现的大的商帮及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出现的大商帮的相关史实。6.(2021八下·奉化期末)“《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路径,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这段话论述的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 )A.意义 B.条件 C.原因 D.过程【答案】A【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路径,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论述的是《共产党宣言》的意义。A项意义是题干材料论述的内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产党宣言》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7.(2021八下·奉化期末)学者白海军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使世界初步联成整体的事件是( )A.工业革命的发生 B.新航路的开辟C.法国大革命爆发 D.德国统一【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ACD三项都不是使世界初步联成整体的事件,不符合题意;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初步联成整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8.(2021八下·奉化期末)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A.金田起义 B.痛击洋枪队C.“扶清灭洋 ” D.《天朝田亩制度》【答案】C【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后,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近代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是义和团运动。ABD三项都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C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史实。9.(2021八下·奉化期末)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难黄海 D.林则徐虎门销烟【答案】B【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掠珍宝和文物。ACD三项的时间均与“1860年10月9日”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圆明园惨遭洗劫应为后半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0.(2021八下·奉化期末)魏源与容闳、郭嵩焘等人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促进了中国民主化发展C.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答案】D【知识点】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1871-1875年,容闳带领120名幼童从上海出发赴美,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1876年,年近六旬的郭嵩焘冲破重重阻力,出任驻英公使,成为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到达伦敦后,郭嵩焘将他在途中的日记寄回国内,送呈总理衙门,并以《使西纪程》为名刊行;《使西纪程》客观记述了所见所闻,有分析西方长处的言论。由此可见魏源与容闳、郭嵩焘等人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是魏源与容闳、郭嵩焘等人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魏源与容闳、郭嵩焘等人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睁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2021八下·奉化期末)有人说“纵观历史发展,清朝前期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盛世之下隐藏着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世余晖]1 康熙——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2 雍正——1727年在西藏设立3 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材料二:[盛世阴影]1 清朝增设军机处,其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只供专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2 1757年清廷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材料三:[盛世不再]1 赔偿白银4.5亿两2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各国派兵驻守3 拆毁大沽炮台4 外国军队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5 严禁——《辛丑条约》内容(1)在材料一“ ”中填入恰当内容。材料一体现了清朝哪一方面的盛世表现? (2)请在材料三 填写合适的内容。说说《辛丑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分析清朝后期“盛世不再”的原因。【答案】(1)驻藏大臣;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或写边疆治理)(2)中国人民反抗;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因为清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同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国力衰落而遭到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1)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康熙帝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雍正设置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南、西北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此材料一体现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辛丑条约》使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结合材料二,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国力衰落而遭到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故答案为:(1)驻藏大臣 ;盛世表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或边疆治理)。(2)中国人民反抗。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因为清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同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国力衰落而遭到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辛丑条约》,清朝后期“盛世不再”的原因。要求结合所学解析材料回答问题。12.(2021八下·奉化期末)材料一: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材料二:工业革命前后80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倍;19 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世界的51%,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材料三:学会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启蒙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1)请在材料一年代尺①②③处填写合适的的内容。(2)结合材料二说说工业革命对欧美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3)请你选择材料一年代史中的任意两个历史事件,仿写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的特点。【答案】(1)①君主立宪制②美 ③明治维新(2)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只要把两者之间的联系解释合理即可。(4)特点:从思想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经济领域,先后实现近代化。【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1787年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起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2)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前后80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倍;19 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世界的51%,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4)西方的近代化是首先发生在思想领域,后又扩展到政治领域,最后再到经济领域。故答案为:(1)①君主立宪制;②美;③明治维新。(2)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只要把两者之间的联系解释合理即可。(4)特点:从思想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经济领域,先后实现近代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日本明治维新,工业革命,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的特点及学生识记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日本明治维新,工业革命,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的特点的相关史实。13.(2021八下·奉化期末)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与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 割地:香港岛 2 赔款:2100万银元 3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4 协定关税 1 割地:清政府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2 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3 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 万匹。材料三:“欲张国是, 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维新人士)(1)材料一中两个条约分别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场运动?结合材料说说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3)由材料三可见,维新派提出了与洋务派不同的哪一进步主张?【答案】(1)影响: 《南京条约》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或者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3)进步: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或写得民心通下情设议院,完全抄写材料不给分)【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的两个条约分别是《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联系所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2)根据材料二中的“19世纪60年代”“ 湖北官办织布局”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答案为:(1)影响:《南京条约》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或者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3)进步: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或得民心,通下情,设议院)。【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1 / 1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抽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1八下·奉化期末)明代的某部药物学著作中有一条关于预防疫病的记载:“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艾叶、硫磺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该书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C.《四库全书》 D.《本草纲目》2.(2021八下·奉化期末)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主要功绩是( )A.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B.在东南沿海进行了十几年的抗清斗争C.屯田垦荒,开设学校D.将大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高山族人民3.(2021八下·奉化期末)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搭配,正确的是( )A.但丁——启蒙运动 B.哥白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布鲁诺——文艺复兴运动 D.拿破仑——法国大革命4.(2021八下·奉化期末)“600多年前,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这里的“他”指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迪亚士 D.哥伦布5.(2021八下·奉化期末)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在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现象是( )A.出现了早市和夜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6.(2021八下·奉化期末)“《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路径,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这段话论述的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 )A.意义 B.条件 C.原因 D.过程7.(2021八下·奉化期末)学者白海军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使世界初步联成整体的事件是( )A.工业革命的发生 B.新航路的开辟C.法国大革命爆发 D.德国统一8.(2021八下·奉化期末)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A.金田起义 B.痛击洋枪队C.“扶清灭洋 ” D.《天朝田亩制度》9.(2021八下·奉化期末)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难黄海 D.林则徐虎门销烟10.(2021八下·奉化期末)魏源与容闳、郭嵩焘等人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促进了中国民主化发展C.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2021八下·奉化期末)有人说“纵观历史发展,清朝前期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盛世之下隐藏着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世余晖]1 康熙——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2 雍正——1727年在西藏设立3 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材料二:[盛世阴影]1 清朝增设军机处,其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只供专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2 1757年清廷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材料三:[盛世不再]1 赔偿白银4.5亿两2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各国派兵驻守3 拆毁大沽炮台4 外国军队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5 严禁——《辛丑条约》内容(1)在材料一“ ”中填入恰当内容。材料一体现了清朝哪一方面的盛世表现? (2)请在材料三 填写合适的内容。说说《辛丑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分析清朝后期“盛世不再”的原因。12.(2021八下·奉化期末)材料一: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材料二:工业革命前后80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倍;19 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世界的51%,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材料三:学会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启蒙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1)请在材料一年代尺①②③处填写合适的的内容。(2)结合材料二说说工业革命对欧美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3)请你选择材料一年代史中的任意两个历史事件,仿写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的特点。13.(2021八下·奉化期末)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与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 割地:香港岛 2 赔款:2100万银元 3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4 协定关税 1 割地:清政府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2 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3 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 万匹。材料三:“欲张国是, 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维新人士)(1)材料一中两个条约分别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场运动?结合材料说说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3)由材料三可见,维新派提出了与洋务派不同的哪一进步主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B项《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不符合题意;C项《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2.【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A项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是郑成功的主要功绩,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郑成功的主要功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识记能力。识记郑成功的主要历史贡献。3.【答案】D【知识点】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A项但丁——启蒙运动搭配错误,不符合题意,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B项哥白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搭配错误,不符合题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启了“科学革命的开端”;玻利瓦尔、圣马丁等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项布鲁诺——文艺复兴运动,不符合题意,布鲁诺不属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物,他处于西欧封建时代,159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因宣传哥自尼的太阳中心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D项拿破仑——法国大革命搭配正确,1799——1814年的法国是拿破仑时代,拿破仑采取措施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搭配。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4.【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A项郑和是题干里的“他”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郑和下西洋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到达国家和地区、意义等相关史实。5.【答案】D【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明清商业兴盛,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其中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ABC三项都出现在宋代,不符合题意;D项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是明清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出现的新现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清时期出现的大的商帮及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出现的大商帮的相关史实。6.【答案】A【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路径,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论述的是《共产党宣言》的意义。A项意义是题干材料论述的内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共产党宣言》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7.【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ACD三项都不是使世界初步联成整体的事件,不符合题意;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初步联成整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重点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内容与影响。8.【答案】C【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后,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近代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是义和团运动。ABD三项都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C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史实。9.【答案】B【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掠珍宝和文物。ACD三项的时间均与“1860年10月9日”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圆明园惨遭洗劫应为后半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0.【答案】D【知识点】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1871-1875年,容闳带领120名幼童从上海出发赴美,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1876年,年近六旬的郭嵩焘冲破重重阻力,出任驻英公使,成为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到达伦敦后,郭嵩焘将他在途中的日记寄回国内,送呈总理衙门,并以《使西纪程》为名刊行;《使西纪程》客观记述了所见所闻,有分析西方长处的言论。由此可见魏源与容闳、郭嵩焘等人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让国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是魏源与容闳、郭嵩焘等人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魏源与容闳、郭嵩焘等人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睁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11.【答案】(1)驻藏大臣;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或写边疆治理)(2)中国人民反抗;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因为清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同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国力衰落而遭到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1)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康熙帝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雍正设置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南、西北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此材料一体现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辛丑条约》使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结合材料二,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国力衰落而遭到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故答案为:(1)驻藏大臣 ;盛世表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或边疆治理)。(2)中国人民反抗。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因为清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同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闭塞,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国力衰落而遭到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辛丑条约》,清朝后期“盛世不再”的原因。要求结合所学解析材料回答问题。12.【答案】(1)①君主立宪制②美 ③明治维新(2)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只要把两者之间的联系解释合理即可。(4)特点:从思想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经济领域,先后实现近代化。【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1787年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起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2)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前后80年,英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倍;19 世纪中叶,英国工业产值占整世界的51%,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4)西方的近代化是首先发生在思想领域,后又扩展到政治领域,最后再到经济领域。故答案为:(1)①君主立宪制;②美;③明治维新。(2)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3)只要把两者之间的联系解释合理即可。(4)特点:从思想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经济领域,先后实现近代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日本明治维新,工业革命,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的特点及学生识记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日本明治维新,工业革命,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的特点的相关史实。13.【答案】(1)影响: 《南京条约》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或者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3)进步: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或写得民心通下情设议院,完全抄写材料不给分)【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的两个条约分别是《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联系所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2)根据材料二中的“19世纪60年代”“ 湖北官办织布局”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答案为:(1)影响:《南京条约》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或者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3)进步: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或得民心,通下情,设议院)。【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抽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抽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